新国学网:关于“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的全面思考_无问西东-国家博物馆-中国-单元-影响

编辑:陈峰 来源:弘博网
 

近年来,国内博物馆频频引进国外交流展。为分担昂贵的借展费用,外展多采取多家博物馆联合引进的方式。因此,观众可以在不同省市看到同一个外展。今年,以这种形式举办的外展有穆夏展、阿富汗珍宝展、文艺复兴主题展,在不同地区的博物馆均引起了巨大反响。国家博物馆于6月9日开幕的“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即为湖南省博物馆“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的下一站。仅从展名来看,可知展览不只是展出地的变化,主题和内容也有相应变动。笔者不曾观看湘博“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展,仅针对国博“无问西东”展分享自己不成熟的观展拙见,敬请指正。

展览名称: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展的展名取得很有意思,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那部大热的电影。其实,展名和影名都出自清华大学校歌歌词“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指在治学方面,要打破局限和偏见,超越传统,兼容并包。“无问西东”四个字通俗易懂地表达了展览的主旨:还原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国艺术中受到的西方影响,凸显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和不同文明相互影响的伟大成就与深远意义。也许有观众会认为国博在“追赶潮流”,但在笔者看来,只要名称符合主题、吸引观众,是否运用热词,都无伤大雅。

展览现场

展览结构:六大单元

”展分为六个单元,详见上表。“大漠之舟”与“跨越七海”分别展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东西文化交流;“帝国剪影”展示西方人眼中的蒙元帝国;“凤凰西行”与“丝绸之梦”展示中国文化对西方艺术乃至文艺复兴的影响;“世界交融”展示西方的文化艺术对中国的影响。梳理展览结构,可知“无问西东”展是以元代为分界,前两个单元讲述副标题中的丝绸之路,由蒙元帝国引出后三个单元,讲述副标题中的文艺复兴。

从单元分布看,展览结构紧扣展览主题,然而笔者认为其中存在一些小问题。先说单元结构,“凤凰西行”与“丝绸之梦”都是展示中国文化艺术对西方的影响,是否有独立成章的必要呢?

再说单元下设的组结构,“王朝面孔”有部分展示西方艺术作品中的蒙古人形象,“马可·波罗的行囊”有部分展示西方旅行者带回国的中国文物,这两组可否做适当筛选并移到中国影响西方的单元?“天马的足迹”展示西方传入中国的马的各种艺术形象,可否移到西方影响中国的单元?

如此一来,“无问西东”展即可分为五个单元,重新删减排布后,展览结构更加合理,详见下表。

展览内容:文化交流

展览通过合理组合展品表达相应内容,彰显展览主题,所以展品的选择、说明的内容都要相互契合,为主题服务。笔者认为“无问西东”展的内容也存在一些小问题。

首先是部分展品的选择不是特别合适,使展览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中意两国的文物对比展,而非文化交流展:即同一时代下的同一种文物,中国是怎样的,意大利又是怎样的,两者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体现得并不到位,仅仅因为是同一材质而摆放在一起罢了。比如“别样的青铜”把三个孤零零的青铜器组成一组,各有各的发展源头,彼此不存在交流与影响;“帝国剪影”用较大篇幅展出了蒙元的文化艺术成就,虽然有很多重量级展品,但完全与东西文化交流无关,例如任仁发的画作及墓志拓片、泰不华篆书《陋室铭》卷、倪瓒《水竹居图》。笔者认为,既然这是一个文化交流展,展览中出现的所有文字和展品都要紧密围绕着文化交流的主题。只有那些确实是文化交流产物的展品才能被选择展出,否则,无论文物如何出名,都不应该出现。

其次是部分展览内容在逻辑上有些牵强,这一问题较突出地体现在“凤凰西行”与“丝绸之梦”单元。这两个单元并非单纯展示中国的文化艺术对西方的影响,而是试图探究中国文化与艺术的传播是否影响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从展品上看,来自东方的图案、工艺、服饰等确实在西方的相关文物上有所体现。但是,至于中国文化如何影响文艺复兴、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文艺复兴,却是缺乏有力证据。展品说明牌中也多次出现“可能影响”之类的字眼,更是加剧了不确定性。诸如此类的展览内容还有一些,都给人一种牵强之感。然而这也留下了一个新课题: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否能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一个动因,等到有足够的研究成果再举办相应展览,相信一定会比这一次让人信服。

展览细节:观展体验

展览的成功不仅要靠宏观的主题、格局、内容,也要靠微观的细节,小到每一块展板的设计、每一件展品的摆放、每一处灯光的角度,都要格外注意。处理得当的细节能为展览增色,提高观众的观展体验,反之则会让展览倍显粗糙。“无问西东”展的一些细节我很喜欢,比如“记忆的重现”中一组出水瓷器的灯光很好地展示了瓷器的温润剔透。但也有一些细节没有处理到位,留下了一些瑕疵。

首先是展品与说明牌的摆放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是展品摆放位置错误,破坏了信息组团,比如“玻璃的流传”中,中西方蜻蜓眼玻璃珠中间夹着两件中国仿玉玻璃器,而它们本应与另一个展柜中的意大利玻璃器摆放在一起。

“玻璃的流传”展品摆放

有些则是全然不知摆放于此的目的,比如“马可·波罗的行囊”中展出的一件印金罗夹衫,既没有说明它是否属于马可·波罗,也不知道它是否在马可·波罗的行囊里,所以不太适合出现在这一组。还有置于平柜内的展品,如《加泰罗尼亚地图集》(复制品)的说明牌放在了展柜的同一侧,如果头尾各一,则可以更加方便两侧的观众观看。

《加泰罗尼亚地图集》(复制品)

其次是形式设计应该注重审美情趣和艺术氛围,在细节处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比如展柜里的小组说明,仅是一块白底蓝字的展板,显得太过平庸,最好根据展览主题和主色调做相应设计。展板上的说明文字也要反复斟酌,不应出现诸如“公元13-公元16世纪”之类的文字错误。

观展思考:普遍存在的问题

结束三个小时的观展,笔者产生了几点思考。这不仅是针对“无问西东”展、针对国博,也是目前国内博物馆展览普遍存在的几点问题。

展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学术研究成果,是国家重大事件,还是社会热点话题?无论展览的来源、主题是什么,都应该由扎实的理论研究做支撑,否则观众会轻易地感受到逻辑的混乱、内容的牵强。例如这次的“无问西东”展,虽然集合了近年来关于丝绸之路研究的大量文物与史料,但对于这些文物史料的研究还不透彻。只有对展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展览主题拥有成熟完整的学术研究成果,展览的结构、内容、展品选择等才能有理有据,水到渠成。

近年来,国内博物馆热衷于举办大型展览,动辄汇聚多家博物馆、展出数百件文物,“无问西东”展也不例外——它打出了汇集38家中意博物馆、200余件(套)文物精品的旗号。展厅过大、展线过长、展品过多、耗时过长,观众极易产生“博物馆疲劳”。哪怕只是粗略观看,“无问西东”展也需要参观1-2小时。而通常情况下,观众在参观1.5小时后就会产生疲劳感。小而精的展览固然很有优势,但是大展的存在还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博物馆应该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大展中的疲劳问题。比如在展线中适当放置休闲座椅,穿插多媒体设施,开通某个安全通道以便去往卫生间。

“有时候远方唤起的渴望并非是引向陌生之地,而是一种回家的召唤。”借《驼背小人》中的话作结,以期待文化交流展越办越好。

展览尾声

展览: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

地点:国家博物馆南7、南8展厅

展期:2018/6/9——2018/8/19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单元,影响,湖南省博物馆,无问西东,国家博物馆,中国 单元 影响 湖南省博物馆 无问西东 国家博物馆
下一篇:“文化传承、匠心独运”武汉博物馆暑期青少年系列活动_暑期青少年活动-博物馆课程-博物馆-育才-课堂||上一篇:从“十大考古新发现”到“礼出东方”,国博考古系列展之二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开幕_山东焦家遗址-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墓葬-山东-随葬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