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没有水,不通电,两间旧房子,他为石窟坚守了25年_热合曼·阿木提-克孜尔尕哈烽燧-看护-文物-烽燧

编辑:陈峰 来源:国家文物局
 

克孜尔尕哈石窟

克孜尔尕哈石窟位于新疆库车县依西哈拉乡夏玛尔巴格村西北部盐水沟旁确尔塔格山脉的丘陵地带,距库车约12公里。空气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多风沙,降水稀少,地表植被极其稀疏,多为荒漠戈壁,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茫茫戈壁上,夹杂着黄沙的风可劲地吹着,吹着克孜尔尕哈石窟,吹着热合曼·阿木提的脸。25年来,这风已经把热合曼·阿木提从当初面带羞涩的维吾尔族英俊小伙子,磨练成了一个维吾尔族汉子。

1993年12月,热合曼·阿木提开始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龟兹研究院克孜尔尕哈石窟文物看护员,负责看护克孜尔尕哈石窟和克孜尔尕哈烽燧。

克孜尔尕哈烽燧

热合曼·阿木提

 

“我的工作不能有任何马虎”

每天清晨,热合曼·阿木提都要沿着山坡,逐一检查每把门锁是否锁好,再沿着石窟外围陡峭的崖壁巡查一圈,查看是否有陌生的脚印,远眺是否有人、车的踪影。里外圈走下来,需要3个小时。

克孜尔尕哈石窟一年四季风沙很大,时常还会刮起沙尘暴。热合曼·阿木提每天的工作除了看护好洞窟外,还要清扫石窟、烽燧周围的道路,清理堆积在石窟门前和栈道上的流沙,定期给洞窟门锁上油。

近几年,由于气候原因,雨水逐渐增多,经常会出现山洪,再加上克孜尔尕哈石窟周围的地形复杂,沟壑交错,时而会有险情发生。热合曼·阿木提会在险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向新疆龟兹研究院有关负责人报告具体情况。然后冒着大雨,不顾个人安危,拿起砍头曼和铁锹,冲向危险区,及时有效地缓解有可能再次出现的更大险情。

每次山洪暴发也会将外界唯一一条通往石窟、烽燧的简易道路多处冲毁。山洪过后,热合曼·阿木提总会检修被冲毁的道路,断了修,修了断,他从未放弃过。“如果按照土方量计算,修这条道路累计所挖填的土方量,几乎已经能够再修一条这样的道路了。”

“我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什么豪言壮志,但我知道自己的工作不能有任何马虎。”热合曼·阿木提说。

热合曼·阿木提的辛勤努力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让克孜尔尕哈石窟和克孜尔尕哈烽燧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

“坚守不易,但我愿意”

 

“我刚参加工作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能够得到那份可以换两只羊的每月220元的固定工资,对于这份工作的认识几乎是零。”热合曼·阿木提说。

热合曼·阿木提还记得上班的第一个晚上,当所有的洞窟、雅丹、沟壑,连同高高的烽燧都被浓浓的夜色吞没时,当风的怪叫和风吹门锁发出的声音交织而起,他感到十分恐惧。他只能栓上门,点上煤油灯,坐在紧靠墙角一边的床上,用毯子把自己包起来,瞪着眼睛,紧盯着门窗,直到天亮。

随着时间的流逝,热合曼·阿木提对石窟渐渐熟悉起来,知道了他所看护的石窟是国家文物,“我的工作很重要,是一个很有面子的工作,因此我开始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克孜尔尕哈石窟没有水,不通电,仅有两间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文物看护房和几颗因缺水而长不大的小榆树,还有一口没有出过水的枯井,方圆十几公里内荒无人烟。热合曼·阿木提的家就是那两间年久失修的看护房,每天陪伴他的就是那几棵小榆树和一盏小油灯,还有几本颜色已经泛黄,而且快被翻烂了的维文杂志和《汉语会话》。一个破旧的“半导体”收音机是他了解外界的唯一渠道。偶尔,在戈壁上出现几只出来觅食的蜥蜴,也成为热合曼·阿木提的伙伴。

热合曼·阿木提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见到有游客来这里参观。每天工作之余,他一定会登上高处的山崖,沿着那条通往外界的道路向最远的地方张望,看看是不是有游人进来。

“长期经历孤独和寂寞煎熬的我,也许是怕自己会慢慢地失去语言功能,我太想和别人说话了,太需要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了,但那些翘首企盼,大部分会以失望而告终。但是,我从没有被这些困难吓退,自从我知道了所看护的石窟是国家文物的那一天起,便用一颗赤诚的心,履行着一名文物安全工作者捍卫文物安全的神圣职责。坚守不易,但我愿意。”热合曼·阿木提说。

常有参观的人夸奖热合曼·阿木提“了不起”。一位来过克孜尔尕哈石窟30多次的日本游客对热合曼·阿木提说,“在茫茫戈壁中守护着国家文物,你的工作很光荣。”

但在热合曼·阿木提的亲人眼里,他却显得有些不近人情。自从热合曼·阿木提担任石窟看护员那一天起,身为长子的他几乎没有帮助家里做过农活,也没为父母买过任何物品。

一年365天,热合曼·阿木提除了有时候回家取点急需的生活日用品、食物和饮用水之外,基本上每天24小时都值守在文物点上,即使偶尔出去也会把他的父亲或者弟弟叫来替他值班。

热合曼·阿木提永远都忘不了,2008年6月22日,68岁的老父亲走了,弥留之际,他紧紧抓着热合曼·阿木提的手,说了最后一句话:“看好石窟,那是国家的文物。”

克孜尔尕哈石窟壁画(局部)

“朋友们都叫我热合曼·尕哈”

 

1997年盛夏的一天,是热合曼·阿木提的大喜日子,他结婚了。然而因为生活条件太过艰苦,四年后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了。

“克孜尔尕哈”是维吾尔语,意思是“姑娘留下来”。

这个“姑娘留下来”的地方却没能把姑娘留下来。

2007年5月的一个深夜,热合曼·阿木提隐隐听到洞窟风吹门锁的声音,以为有情况,赶紧上洞窟巡查。漆黑的夜色下,由于看不清道路,他一脚踩空,重重摔在台阶上,膝盖受了重伤,在医院躺了整整三个月,年迈的父亲替热合曼·阿木提在石窟值守了整整三个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热合曼·阿木提认识了一位叫艾比拜木的姑娘,她是一名小学教师,在2008年成为了他的新娘。克孜尔尕哈终于有姑娘留下来了。

目前,热合曼·阿木提的妻子已经辞去了小学教师的工作,全身心地陪伴在热合曼·阿木提身边,共同守护着克孜尔尕哈石窟。

热合曼·阿木提的同事和朋友们都亲切地叫他热合曼·尕哈。

热合曼·阿木提和他的妻子

 

25年后的热合曼·阿木提和克孜尔尕哈石窟

 

刚参加工作时,热合曼·阿木提基本上一句汉语都听不懂,一句汉语都不会说。通过多年的自学,他的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当遇到文物保护专家和从事石窟壁画保护的同事进行洞窟壁画病害调查时,他都会跟在后面学习。

现在热合曼·阿木提已经学会了许多壁画病害专业术语和对应的症状,如:壁画起甲、空鼓、酥碱等常见病害,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而且对每个洞窟的壁画病害现状也了如指掌。

近几年,国家和自治区加大了对丝绸之路(新疆段)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克孜尔尕哈石窟得到维修,热合曼·阿木提的工作环境也有了一定的改善。这里已经通路、通电,并重新修建了文物管理用房,安装了电子安防设备,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看护人员。

记者手记

 

初次见到热合曼·阿木提,是在全国田野文物安全现场调研会上,他为大家作报告。因为汉语不是很流利,他用维语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的小伙子作翻译。报告全程热合曼·阿木提都是低着头的,能感觉到他的羞涩,但他的事迹却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热合曼·阿木提曾多次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的嘉奖,并于2007年荣获“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2009年荣获首届“中华文化人物”奖;2011年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荣获“中华文化玄奘奖之传承大奖”。荣誉并没有改变热合曼·阿木提,他每天依然坚守在克孜尔尕哈石窟。

热合曼·阿木提总说自己是“小人物”。是的,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里热合曼·阿木提的确是个“小人物”,所从事的工作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能够忍受着孤独和寂寞,“一个人”“一盏小煤油灯”“一摞干馕”“几棵小榆树”“一口没出过水的枯井”“一条很少有人走进来的路”,在那样的环境下,努力辛勤地工作了25年。热合曼·阿木提对文物保护工作这份坚持,也是所有基层的文物保护员的一个缩影。他,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文物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来源: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原文标题:“坚守不易,但我愿意”——记新疆克孜尔尕哈石窟看护员热合曼·阿木提

原文略有改动


关键字: 内容标签:看护,文物,烽燧,克孜尔尕哈石窟,热合曼·阿木提,克孜尔尕哈烽燧,看护 文物 烽燧 克孜尔尕哈石窟 热合曼·阿木提 克孜尔尕哈烽燧
下一篇:中国海关博物馆“移动博物馆·拉萨行”巡展活动举行_拉萨海关-移动博物馆-海关总署-中国海关-展览||上一篇:中国画家吕维超_自己的-动物-作品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