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不夸张,11月初的上海举世瞩目。全球政商界领袖汇集首届进口国际博览会,而几十场当代艺术大展,也将沪上的艺术氛围推向本年度的最高潮。
10天多里,上海双年展、四场艺博会(西岸艺博会、ART 021、上海艺博会以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接踵而至;路易斯·布尔乔亚、卡塔琳娜·格罗斯和弗朗西斯·埃利斯、辛迪·舍曼、村上隆、草间弥生、前川强等国际大咖的个展令人挪不开眼;丁乙、谭勋、刘野、刘建华等重量级中国艺术家的个展亦纷至踏来;除此之外,围绕单色画展开的“金焕基与单色画”,以梳理四十年来中国艺术的大展“40x40”等主题群展,定能让你了解某一时期的艺术脉络。
10天,30多场展览,如何看?别着急,艺术网为您制定了最全看展时间表。是嘛~ 谁叫我们一直最贴心!
下面,这份最全攻略,可拿稳了~
【一大双年展】
第十二届上海双年展
时间:2018.11.10-2019.03.10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主场馆)
本届双年展以“禹步”为主题,呈现近70位/组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或崭露头角的当代艺术家们的最新力作。目前公布的艺术家有:弗朗西斯·埃利斯、卡德尔·阿提亚、张嘉莉及郑怡敏组成的C&G、博路斯帕·哈尔帕、小泉明郎、阿玛莉亚·皮卡、唐纳天、杨福东、米田知子等。夸特莫克·梅迪纳任主策展人,玛丽亚·贝伦·赛斯·德伊瓦拉、神谷幸江和王慰慰任分策展人。
除主展区,今年“上双”还将携手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上海油罐艺术中心、补时、上生·新所、思南公馆、《澎湃·市政厅》等合作伙伴,在城市各处设立展览馆、影院、实验室、发声场,为公众提供别样的观察生活视角,再次挖掘上海的人文魅力。
【四大艺博会】
第五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2018.11.08-11.11
西岸艺术中心(主场馆)
第五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首次以“双馆”亮相,在20,000多平米的空间内,汇聚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43个城市超过110家国际重要画廊。其中,主画廊单元占87家,其中有39家首次参展。
ArtReview Asia Xiàn Chǎng单元展示了近20件来自国际重要艺术家的作品,上述作品不仅展示于西岸艺术中心的内、外区域,也延伸至城市公共空间。
此外,本届艺博会还全新推出DREAM Video 100影像单元。届时,上海梦中心的LED屏上将放映90多位艺术家的100多部影像作品,它们将以每天12小时不间断播放频次集中展现。据悉,这些作品由50多家参展画廊和艺术机构倾力提供。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2018.11.08-11.11
上海展览中心(主场馆)
第六届ART021吸引来自18个国家及地区、30个城市,共计103家专业画廊参与。博览会以五大单元呈现:主画廊单元主要展示当代艺术作品,78家画廊参展;APPROACH单元以策展的形式出发,带来艺术家个展、或不多于三位艺术家的群展,18家画廊参展;BEYOND公共项目展示大型绘画、雕塑和装置作品;最新推出的BEYOND-EXTENDS是公共项目单元的衍生,致力于将展品蔓延至上海各个角落;全新策展单元DETOUR将成为ART 021的常设单元,每年邀请一位策展人参与策划。
2018(第二十二届)上海艺术博览会
2018.11.8日-11.11
上海世博展览馆
作为沪上历史最悠久的艺博会,展会将要呈现120家画廊5000多件艺术品,覆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新媒体等各种艺术门类。展会不仅网罗诸如赵无极、陈佩秋、陈钧德、黄来铎、何多苓、庞茂琨、叶永青、刘庆和等20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家,也带来伦勃朗、鲁本斯、毕加索等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的作品。此外,在“荣耀亚洲”展区,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近40家画廊将各自闪现亚洲最新的艺术生态。
主展区之外,本届艺博会将与第十二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合作,60余位国内最重要的美术批评家将阐释最新观点。而由批评家年会组委会的8位重要批评家推介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也将在艺博会中同期举办。
“新生万象”: 第四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2018.11.15-11.19
上海世贸商场展览馆
2018年第四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青艺博)将集结四大艺术板块和7个独立的艺术项目,展出逾2000件艺术作品。博览会围绕“青艺·态度”、“青艺·起点”、“青艺·视界”、“青艺·无界”展开,以不同艺术家的创作特点和主题为维度,划分不同的主题。力图从多维度、多方位呈现当下青年艺术家的独特艺术视角。
青艺博创立于2015年,始终致力于培育青年艺术家成长和发展,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专门针对青年艺术家作品展示的艺术博览会。2017年,青艺博共收到来自国内外3014位艺术家的有效投稿15786件,最终有320位艺术家共1420件作品参展,迎来了超4万2千人次的参观,今年在参展作品的体量上、品质上进一步提升。
【下面,拿好开幕时间表,我们要加速了】
开幕时间:2018年11月2号
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
2018.11.03—2019.02.24
龙美术馆(西岸馆)
由菲利普·拉瑞特-史密斯策展,法裔美国籍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中国首个大型回顾展,将展示艺术家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系列作品,包括1940年代末期的“人物”系列雕塑,90年代的“细胞”系列装置艺术,还有她生命最后十年的以纺织物为创作核心的作品,以及最为宏伟的、纪念碑式的巨型雕塑——蜘蛛“母亲”系列。
开幕式:2018年11月3日
“古往今来”李真个展
2018.11.03-2019.01.27
震旦博物馆
震旦博物馆携手艺术家李真,与亚洲艺术中心合作举办“古往今来—李真个展”,这是李真在上海举办的首次大型个展,也是第一次尝试与古代佛教造像对话,回溯李真一路以来,从早期传统佛像到最新雕塑作品的创作历程,开启一项跨越时空的展览。
倪志琪个展:“真空、干地、与房间”
2018.11.03-2018.12.30
艺术门画廊上海空间
艺术家倪志琪在上海的首次个展“真空、干地,与房间”。展览带来艺术家近几年创作的综合媒介绘画,以及过去二十多年间的精选作品。通过对几何世界的观察,以及对物质材料的感触,倪志琪将不同的材质剪拼成同一的二维画面。他善于将具体而实在的物体进行简化和提炼。任何宏大的形象,都能通过他的艺术语言精炼为细微的物体,犹如碎片的记忆印象。
郑路个展:“局现”
2018.11.03-2018.12.16
外滩三号沪申画廊
本次展览的名称“局现”亦指“局部现象”。通过结合化学与物理学的基础原理,郑路切割和再组装一些基本的工业原料,以此探寻、回答什么是实在、什么是实体。
谭军个展:“秋猕”
2018.11.03-2018.12.02
亦安画廊
谭军的个展“秋猕”将要以作品呈现艺术家对于“生”的思考。谭军以综合媒材纸本为创作材料,借古时帝王在秋收之季去通过狩猎以求民安为创作灵感,为观众带来一系列许多各异的动物形象,如猿、鹿、鹰等。
米娅·芳夏格里芙·索洛个展:“闪亮异形”
2018.11.03-2018.12.02
杜梦堂(上海)
这是米娅·芳夏格里芙·索洛在上海的首展。此次展览将展出索洛最新创作的一系列雕塑作品,其图腾式风格的灵感来源于早期现代主义、西方神话、部落文化以及未来主义肖像。这些雕塑的原型通常由艺术家搜集的回收物件组装而成,包括塑料瓶罐、报纸简报、纸板和绳索等。那些具有男性、女性以及动物特征的机器人由铜、铝铸造而成,经高度抛光,共同呈现出一个属于混合物种的奇妙世界。
“Light, Heat, Power!”
2018.11.03-2019.5.31
上海留下空间
参展艺术家:陈抱阳、崔洁、葛宇路、胡为一、刘任、茅昊楠、王智一、王拓
这是第二届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微征集”项目的冠军方案,由青年策展人及研究者王子云策划的展览“Light,Heat,Power!”。作为留下空间的在地项目,艺术家们借助作家茅盾在经典文本《子夜》中对上海的描述,围绕“光”、“热”和“力”,构建艺术与多重现实的关系。
前川强个展:当今、依然与时俱进的“具体派”艺术家
2018.11.04-2018.12.4
华氏画廊(西岸)
具体画派代表艺术家前川强的首次中国个展。展览共展出33件作品,创作时间跨越50余年。观众不仅能看到艺术家五十和六十年代的作品,也能一睹艺术家专为中国上海展创作的一幅大作。
前川强师承具体画派之父吉原治良,是1954年成立的日本战后最重要的先锋艺术团体“具体艺术协会”的成员。艺术家通过在缝织而成、纹理分明的麻布表面上泼洒、倾注或涂绘油彩或彩色瓷漆,创出丰富生动的构图。看似即兴偶然的创作,不仅忠实反映着材质经历创作各种历程,更进一步探掘物质本体的原始之美。其不断的创作使前川强成为具体派里当今、依然与时俱进的艺术家。
开幕式:2018年11月4日
施勇个展:“一切皆有可能”
2018.11.4-12.6
要空间
在“一切皆有可能”中,施勇以作品传达了某种强制性和干扰性。在展厅的两个空间的对角点,他设置了一堵高度约50cm的墙,这面墙将空间整体切割为两个物理空间。对此,施勇解释:“从A点到B点,划一条线,砌一堵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然而,当它被置于某一个维度与语境时,它却使我们焦虑不安了:因为突然发觉一切都变得不再确定。”
开幕式:2018年11月4日
卡塔琳娜·格罗斯个展“呢喃的泥土”
2018.11.10-2019.02.24
Chi K11美术馆
卡塔琳娜·格罗斯的中国首展。格罗斯的创作以绘画为主,但是很明显,她的“绘画”不同于正常的架上作品。她不仅停留在工作室内的布面图像,同时还将她的行动扩展到建筑及户外的各种空间中。格罗斯的创作方式有点像涂鸦艺术家,她会通过(色彩)形式标注工作范围,在特定的空间中实施特定的方案。艺术家往往使用喷罐和高压枪来制造绚丽和迷幻的色彩,以此取代传统的笔刷绘画。喷枪绘法,能完全突出她对于色彩痕迹的控制力,以及在三维空间中,色彩对于环境的二次塑造
“退火”项目:“物镜——刘建华个展”与“塞上——孙逊个展”
2018.11.05-2019.5.31
上海玻璃博物馆
参展艺术家:刘建华、孙逊
上海玻璃博物馆新建成的当代艺术空间一楼将展出“塞上——孙逊个展”,展览分为两个部分,展览上篇展出孙逊系列手稿、绘画、动画影像;明年三月将展示艺术家以玻璃为材料完成的大型装置。
当代艺术空间二楼,三件/组来自刘建华的作品悉数展示。展厅地面铺满重达2.5吨的碎玻璃。观众行走时,玻璃的踩踏声和人们从巨型装置感受,都将成为展览场域的一部分,引发参观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到心理层面的共通和思考。
开幕式:2018年11月6日
库伯美术馆开馆展:“极中”2018京沪当代艺术家邀请展
2018.11.6-2019.02.06
库伯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刘国松、谭平、王华祥、吴松、刘刚、张方白、吴震寰、马轲、王劼音、周长江、申凡、王春杰、陈九、余启平、吴刚、宋克西、黄渊清、何为民、薛松、柴一茗、邬一名、丁设
借库伯美术馆开馆之际,展览邀请22位长期活跃在京沪艺坛的当代艺术家,共同诠释当代艺术如何从线性历史和极端追求中解放出来,给予了艺术以新的自由。参展艺术家以不同风格样式的创作方式,带来一系列个性化的作品。
阿玛莉亚·皮卡个展:“无声”
2018.11.06-2019.2.28
Cc 基金会 & 艺术中心
阿玛莉亚·皮卡的首次中国个展。皮卡的作品影指了阿根廷70年代黑暗时期的记忆。那时候,群众集会是被严格监控的,而学校课程中,关于数学表达方式里的集合论和用来说明集合之间关系的维恩图都被取消了。值得一提的是,皮卡作品里的几何形状也呼应了历“史上即物”和“新即物”运动时期(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前卫抽象主义和其中隐含的乌托邦理想。
“他山之石”苗颖个展
2018.11.6-2018.12.30
没顶画廊
这是苗颖继2016年的个展“内容觉醒”之后与画廊合作的第二次展览。本次展览围绕着艺术家的概念品牌“HDD(Hardcore Digital Detox)”展开,呈现为宣传其最新创作的品牌概念策略网站而衍生的油画、雕塑、影像与VR装置等形态的作品。
开幕式:2018年11月7日
辛迪.舍曼中国首展
2018.11.07—2019.01.13
复星艺术中心
本次展览将以时间为线索,以128组作品、相关影像和资料,全景回顾舍曼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展览既囊括了早期《无题》和《封面女郎》等系列自拍、《谋杀之谜》和最负盛名的《无题电影照片》等,也首次为中国观众带来9件全新创作的作品。同时,艺术家还在复星艺术中心二楼展厅特别定制了两幅作品墙纸。
丁乙个展“立交”
2018.11.07—2019.01.06
香格纳(上海西岸)
此次展览将展出艺术家最新创作的“十示”系列绘画,以及一件雕塑作品《阁架》。据悉,展览中的十余幅椴木板上绘画,是艺术家自2015年以来开启的转变。他尝试选用相较画布更为厚重坚实的椴木为媒介,覆盖以厚重的丙烯颜料基底,进而雕刻出硬朗锋利的线条或深浅不一的切面,其笔触与色彩层次,和椴木肌理碰撞产生共振。
“喧哗”
昊美术馆
2018.11.07—2019.02.17
参展艺术家:曹斐、何子彦、陆垒、彭弘智、唐·吉安、菲奥纳·谭、杨嘉辉、阳江组合、萧昱、王庆松。
此次展览邀请了包括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新加坡以及荷兰在内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活跃在当代艺术前沿的艺术家。参展的作品主要由装置和影像组成,同时也有表演及多媒体影像装置。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艺术家们对当前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勇敢发问,并试图对重大事件,以作品作出积极回应。
吕振光个展:“伏脉千里”
2018.11.07-2018.12.16
艾可画廊
此次展览呈现吕振光在二十余年间创作了一系列以《山水》命名的画作。这些画作在纵向上由无数条贯穿画面紧密排列的垂直线条构成,每条直线都在艺术家自上而下俯仰之间一气呵成;横向上则通过不同线条之间颜色层次与疏密程度的起伏变化,最终形成一种静谧而和谐的画面质感,这些画面或能让人联想到艺术家手制家具上面的木纹肌理。
马修·戴·杰克逊个展:“新风景画”
2018.11.07-2019.1.21
乔空间
美国艺术家马修·戴·杰克逊的中国首展,带来杰克逊的11幅作品。它们反应了杰克逊广泛的创作兴趣: 从神话到历史,从新发现的风景到熙熙攘攘的城市景观。艺术家提出了关于过去和现在的政治、伦理和社会问题,并通过描绘《圣经旧约》中巴别塔城、迪士尼乐园、月球表面、加州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以及北京的北海公园等风景,思考了发展与毁灭的对立概念。
绘画界面
2018.11.07-2019.1.5
狮語画廊上海空间
参展艺术家:董大为、刘正勇、吕松、马轲、钱佳华
五位艺术家风格各异,妙趣横生。马轲的作品用极具鲜明的符号语言,和微妙又难以捕捉的潜在能量,吸引着众多观者的猜想和注意;吕松的绘画虽回避着可视与可述之间的必要关联,却给予视觉与知觉一种共时性的复合倾向;董大为的作品擅长运用明艳的色彩、简单的造型,让时间与空间融合与生长互相交融,营造出无限与有限、超越绘画内在与外在的妙趣;钱佳华的作品源自对外部世界碎片化的感知,和外界予以自身回应的想象,她的作品很大程度来自真切的生活体验。
开幕式:2018年11月8日
弗朗西斯·埃利斯个展:“消耗”
2018.11.09—2019.02.24
上海外滩美术馆
比利时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展览将呈现近1300件作品,包括影像、油画、素描、手稿和装置等。其中,艺术家为为人熟知的《龙卷风》《大批离开3.14》和《睡眠时间》等都将展示在中国观众面前。展览由长谷川祐子策划。
谭勋个展:“未知的数”
2018.11.08-2019.05.10
OCAT浦江华侨城
2007年启动的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已历时10年。该计划由黄专策划、OCAT深圳馆主办、天祥华侨城公司承办,华侨城集团支持。
2017年启动的新一轮十年公共艺术计划,在前期已奠定的学术传统中持续生长,继续不断推动中国公共艺术的学术发展和实践创新。新计划以“生长力”为方法,包含“公共时间艺术创作计划”、“公共艺术家系列个案研究”、“生长力跨领域学术合作研究”、“生长力学术出版计划”等项目展开。11月8日,最新个人项目为谭勋的个展“未知的数”,展览由卢征远和张末策划。
韩国抽象艺术:金焕基与单色画
2018.11.08-2019.03.02
宝龙美术馆一层5/6展厅
参展艺术家:郑相和、丁昌燮、河钟贤、金焕基、权宁禹、李禹焕、朴栖甫
这场展览中,七位韩国“单色画”的艺术家将带来百余件作品。不同阶段的不同作品,不仅展现出艺术家对“单色画”创作的不断突破和梳理,同时也承载下艺术家所处时代的“美学轨迹”。艺术家创作载体和表现方式的不断打破与创新,见证着艺术家的经历及其所延续的东方美学价值的“自身样貌”的递进。
迟宝绿个展:“我不是你的粉”
2018.11.08-2018.12.15
B ARTS艺术中心
此次展览将带来迟宝绿近两年完成的50件作品。那些油画和装置,将在白厅与黑厅同时展示。值得一提的是,展览首次带来迟宝绿的大型装置作品《概念人偶》:看似粉红色的塑料包裹著人形,但艺术家只留下寥寥的包装残骸,在展厅内各处散落著使用过以及不曾使用过的痕迹。这也暗示着人们都曾包装过自己,受了外在环境的影响而给了武装自己的保护色。
刘野个展:“寓言叙事”
2018.11.10—2019.1.20
Prada荣宅
在Prada基金会的支持下,由乌多·蒂特曼策展的刘野个展“寓言叙事”,将呈现艺术家自1992年至今的三十幅精选画作。一直以来,刘野的画作以细腻的形象著称,作品内涵的信息,漂浮与西方和亚洲文化之间。艺术家的作品往往展现出辩证的思想,不仅通过多种方式与中国的多元文化发展交织在一起,也见证其对欧洲文化和绘画历史的深刻理解。
开幕式:2018年11月9日
艺术创想峰会
2018年11月9日
上海展览中心东馆花园
艺术创想峰会将于2018年11月9号拉开帷幕。此次峰会是由中国领先艺术传媒机构云图创意媒体(YT Media)与艺术商业论坛品牌The Art Business Conference共同主办。这是云图继2018年3月推出“艺术创想峰会”(春季版)之后的重磅升级,同时也是The Art Business Conference继英国伦敦、美国纽约之后,首次来到亚洲。此次峰会聚焦“创造的价值“,峰会将邀请十余位全球顶级艺术机构及商业领袖,围绕“艺术价值”、“艺术创新”、“艺术商业”三大议题形成讨论,建构“艺术生态与商业机遇”的国际化分享平台。
艺术史:40×40——从四十位艺术家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
2018.11.09-2019.03.03
宝龙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罗中立、尚扬、陈丹青、何多苓、黄锐、毛旭辉、夏小万、傅中望、谷文达、黄永砯、张培力、朱新建、刘小东、方力钧、岳敏君、刘炜、王广义、张晓刚、马六明、丁乙、洪磊、隋建国、展望、徐冰、余友涵、尹朝阳、杨福东、李松松、宋冬、邱志杰、尹秀珍、汪建伟、毛同强、姜杰、向京、毛焰、叶永青、曾梵志、周春芽、李山、蔡国强
此次展览通过对40位参展艺术家和他们作品的研究及呈现,勾划从1978年至2018年这四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史。
开幕式:2018年11月10日
无题(局部),2018布面丙烯,内制铝框300 × 1500 cm | 1181/8 × 590 9/16 in (15 屏)2018 Takashi Murakami/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图片提供:贝浩登
村上隆在奇幻仙境
2018.11.10-2019.01.05
贝浩登(上海)画廊
这是村上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首场个展。展览将呈现艺术家最新近的创作:从单板绘画到长达15米、裱于铝框之上的大尺幅丙烯画,再到诸如《激发想象之上宇宙的活力》等2米高的雕塑作品等都得以呈现。此外,展览还将呈现数幅美术馆级别的作品,包括画面艺术处理上极其繁复、后末世主题的布面作品。并且,画廊为了展览特别设计了相关限定衍生品。
屠宏涛个展:“时间的旅行者”
2018.11.10—2018.12.02
龙美术馆(西岸馆)第六展厅
本次展览由芭芭拉·波洛克策展,共展出艺术家近20幅作品。
屠宏涛作品以山水画为主。他结合中西方画风,通过自然奇观传达他的旅途所感。从早期新波普绘画,到现今的近似抽象绘画,屠宏涛可谓亲自踏上了一段穿越真实和想象风景的旅程。通过在同一画作中汇入多个视角的方式,艺术家创作出诸多不仅展现自然景象,且能够感受到时间流逝的作品。
【结语】能看到这儿的,都是艺术的真爱粉。不要问11月下半月的艺术地图在哪,我们只能偷偷说:别急,这才开始呐~
关键字: 内容标签:BARTS艺术中心,贝浩登(上海),西岸艺术中心,宝龙美术馆,昊美术馆,开幕式,华氏画廊,没顶画廊,龙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双年展,艺博会BARTS艺术中心 贝浩登(上海) 西岸艺术中心 宝龙美术馆 昊美术馆 开幕式 华氏画廊 没顶画廊 龙美术馆 上海外滩美术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双年展 艺博会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