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杜小同:我理解的中国画一定要“远”_当代水墨-中国美术馆--作品-中国-烟台

编辑:段维佳 来源:雅昌网
 
  “从传统中取其精华,太难。你认可的传统,别人不一定是认可的。而你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鲜活

  “从传统中取其精华,太难。你认可的传统,别人不一定是认可的。而你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鲜活的,最可靠的,不能骗人。”

  艺术家杜小同

  在这次中国美术馆的个展开幕前,杜小同重新剖析了一条水墨方法论。方法论的中心围绕着他常说的一个词:感受。之所以从北京“逃离”到烟台,就是想去除中心地带的“压迫感”,去追求自由、散漫、野生。当面对大海的时候,海的辽阔苍茫和无穷变幻,直击心灵,给他带来一种快感,还有一种莫名生发出的不安。“因为被触动了,所以才有感受,才让我拿起笔去画。”

  中国美术馆展览现场

  而这种感受的基础则来源于杜小同独特的观察方式:远观。不要走近,远远的,就看到一个桥、几个人影、一片海天之间的轮廓,所以杜小同的画自然带有一种“朦胧”。他说:“我理解的中国画一定要‘远’,现实的东西是要有一定距离感的。在传统山水亦近亦远的手法上,从意境本身看,这种距离感会让‘境’放大。”

《崆崆岛》 纸本水墨  198×400cm  2016年

《天池竹石之一》 纸本水墨  248×122cm  2017年

  记得在2016年底的对话上,杜小同谈到自己正在一个阶段性的转变上,那时他也刚开始进行“竹·石”系列创作。说是转变,不如说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跨越。经过正统的美院训练和多年实践,技术不再是局限,要到了掌控画面自由的时候。之前要考虑想要的景如何去实现,想到语言形式的问题,但现在就“通”了许多。即使偶尔遇到“画空”的时候,也不再过多的纠结,静静等待有新的感受让自己拿起画笔。

  中国美术馆展览现场

  艺术网:这次个展的筹备过程和作品体量是怎样的?

  杜小同:展览是在中国美术馆的4号厅,包含一个主厅和一个附厅。作品分为两个部分,海·滩和竹·石。在布局安排上,美术馆走廊外就是一片竹子,我们在展厅的通道也放置了一些竹子,引导观众走到附厅,附厅主要以竹·石为主。再走进大厅,这里放置的是海·滩题材的作品,因为尺寸比较大,数量并不多。因为对展览的空间和画面本身的考量,这次一共挑选了20多件作品展出,是我从2016年到2018年一次整理汇总。

《岸三》 纸本水墨  104×138cm  2018年

  艺术网:展览标题的“廖”,吴洪亮老师把作品解读成一种空寂和独立感,其中是否有您的一些个人解读?

  杜小同:吴洪亮这次作为展览的策展人和学术支持,他再看完我的作品之后,很快给了“寥”这样一个主题。实际上还是互相的感觉,他提了这个字,我一下子好像被点通了,说到了自己内心的一个状态和价值判断。

  人自身是很小的,当放在更大的一个境域里面,使自己能跟天地、周围人所有的进行沟通,就需要内心的强大,好多东西能丢下,好多东西又能抓的很实,我认为这是一个游刃有余的状态,我特别喜欢进入这样的一种状态里。所以他说“寥”,这个寥是“寂寥”,有孤独感,也是独立的存在。

《故乡》 纸本水墨  198×400cm  2016年

  艺术网:到烟台之后每天都可以面对海的时候,是什么触动了您?

  杜小同:1999年到烟台我还是延续画了很多之前的题材,真正画海已经到了我研究生毕业,2009年以后才真正有了对海的体会,之前遇到的问题突然在海这个题材上就化解了,所以一直在创作持续到现在。这个题材是比竹·石成熟的,因为我在感悟上更加深刻。

《潮汐》 纸本水墨  245×248cm  2018年

  海这个意象是综合的,你没有办法去掌控它,它是对本身语言一个特别大的挑战。因为海的元素太少了,有时候就是一个海平面和天际线,人物特别小,没有太多可以描绘的内容,传统绘画里面也很少有面对海的描绘。它需要在画面上构建一个巨大的场域,而且是用极简的元素。你如何去吸收,怎么把体会表达出来,我一点点在反复调整,语言也是这样被提炼出来的。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杜小同,当代水墨,中国美术馆,,作品,中国,烟台杜小同 当代水墨 中国美术馆 作品 中国 烟台
下一篇:湖北群体1976-1985:从中国画创新走向美术创新_湖北群体-中国画--中国画-国画||上一篇:王培东:绘画追求的境界__似与不似之间的“天人合一”_北京画院-技与道-王培东--画家-绘画-笔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