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崔振宽先生
导语:王羲之曾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2018年8月初的一天,崔振宽先生也在山阴道上行,却无羲之先生的悠然空灵。崔先生是在暑期的华山山道上,烈日炎炎游人若织,这是他多年来第十次上华山,为创作一些新的华山题材作品。
华山依然“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又险又美。崔先生八十多岁了,却清朗矍铄,他拾阶而行,浏览过旧日风景,便捡一处位置,支开画架,开始创作。他是沉默的,闲和严静中笔走墨动,似乎身边的喧嚣成了远致。
距离201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苍山无言”个展已经三年,崔先生著名的焦墨范式已为中国山水画史树立了一个丰碑。而这三年间,崔先生的创作还在“渐变”,“这次到华山来,已经不是画华山,而是在里边找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那些一般人不太注意的。”崔振宽说,他近期作品着重点在于加强笔墨的“抽象性和表现性”,为了“更现代,更接轨国际”。
从水墨到焦墨,从优美到壮美,从写实到写意到加强抽象与表现,崔振宽先生的艺术风格一直在演变,而他的华山系列便是其笔墨之变的典型例证。
在西峰的咖啡馆,面对着华山的峻岭和云烟,崔先生回顾了十上华山的艺术历程。只有谈到他的山水画创作,他才从一贯的沉默变得更丰富与敏锐。
相关链接:【艺术人物】崔振宽: 走入中国山水画史的焦墨范式
2018年8月在华山写生
在华山西峰顶接受艺术网访谈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华山系列作品,焦墨,崔振宽,,创作华山系列作品 焦墨 崔振宽 创作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