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坚守并安放长安画派的精神灵魂_------------_写_画坛-陕西-画家

编辑:刘爽 来源:雅昌网
 
  徐步,字悠然,号大壶、步一学人。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

  徐步,字悠然,号大壶、步一学人。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陕西山水画研究会副主席,陕西国画院外聘画家,大风敦煌画院副院长,西北大学中国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多年来,潜心研究传统山水画技法,在诗、书、画、印及画史、画理等方面广收博取,多有研究。主张“挖掘传统深度,开拓生活广度,蓄养心源高度”。以发扬和光大中国画传统而自勉勉人,以游历和描绘祖国山川而自乐乐人,以经营和创造山水画艺术而自娱娱人。

  近年来,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西北美术》、《陕西美术》、《中国书画交流》、《中国画家》,以及《人民日报》、《美术报》等报刊上发表了70余篇论文及作品,并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徐步画集》、《徐步山水画集》,同时,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二十世纪中国画现象研究》及《徐步书画作品》,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山水画论研究》。

  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坚守并安放长安画派的精神灵魂

  ------------写在《山水望长安---徐步作品画展》前面的话

  吉武昌

  在当代,长安画坛已呈现出多样格局。然而,人们界定长安画坛画家群体并论及陕西美术发展现状,总会以长安画派艺术坐标来度量。长安画派既是生存于长安这块文化艰生地的艺术精神榜样,也是人们争相仰望并奋力冲刺的学术高峰。长安画派从诞生至今,其精神早已深入人心,并且以其纯然的文化生态代有传承。

  面对徐步,以他的年龄,以他所处的这个时代,以他所生存的当代陕西长安画坛,置身于这样一个群体中,该怎样给他学术定位?是否可以这样说,陕西当代中国画坛新生代中国画代表性画家群体已经形成?若果说已形成,这个群体的学术参数只能以长安画派为坐标参照,而且也只能是长安画派。

  那么,在这个新生代画家群体中,徐步无疑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画家。

  长安画派诞生至今已57年。在当代,这些年我们不得不无奈地面对着这样一个现状,多元文化碰撞与市场经济冲击,观念价值之迷惑与文化传承缺乏自信等等,已是今日之长安画坛艺术格局陷入一种动态迷乱与流派乱象之尴尬生存局面。

  近一两年来,国家“一带一路”文化战略倡导,已经给予了长安画派以新的价值意义诠释,长安画派再次被历史重新标格。然而,长久以来却因为时过境迁,长安画坛陷入了一种社会庸俗学之历史虚无怪论与门阀之间、门户纷争的狭隘思维怪圈内。“长安画派”作为当代陕西文化名片,更是当下好事者假借虎皮扯大旗“传承与实践”的荣耀资本。

  因而,有关这个画派的历史定位与艺术学意义界定,以及艺术精神承续艺术梯队界定与划分始终未能正面界定。可悲的是,今天的长安画坛,值得荣耀并为之自豪的长安画派文化标签已被严重泛化,甚至庸俗化,更有不良心计者假借体制意识形态效应,将之政治绑架拟或商业操作。

  那么,长安画派的灵魂何以安放?“长安画派”精神旗帜该以怎样的姿态擎起?长安画派的纯正性天然性该如何坚守?长安画派所沉淀的于长安中国画坛艺术的本土性与自律性又该如何来捍卫?

  带着这一系列拷问,我们将话题转向徐步其人其画。

  徐步以“山水望长安”为题,喻有回望、希望、展望之意。这里不以文本具体展开表述。但我相信,读完这篇文字,观赏其画,你会从中体悟其中之寓意,你会依稀看到了徐步作为当代陕西画坛新生代画家,坚守并呵护长安画派纯正文脉的精神曙光。

  徐步与许多活跃于长安画坛新生代艺术家一样,是典型的学院派代表。当他早些年还在西安美院攻读研究生时,便已自觉地将自己的情感思维与审美取向融于长安画派先贤的学习与研究中。

  长期的艺术教育教学创作实践中,他潜心研究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之艺理及其作品,由此他以为“长安画坛在当代中国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来源于长安画派的兴起。那么在当代的长安画坛它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强调传统,也需要强调生活。”

  “如何传续长安画派?如何去面临传统与创新,是作为长安画坛新生代画家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学者型思考性画家,徐步以为 “从事山水画创作的人首先应是一个文化人”。徐步在对长安画派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并凝结出“挖掘传统深度,开拓生活广度,蓄养心源高度”的艺术哲理思维,他从石鲁的“意、理、法、趣”实践论主张,感悟“中国画的写生,是写造化生生之意”。

  始终以宣泄气性的写意手法,追求气韵生动的笔墨形式。认为“心源决定传统的学习程度与生活的表现角度”;同时,虔诚地致力于“传统、生活、心源”三位一体的一种新的理论框架的思考。徐步的体悟既有对长安画派历史延续的针对性,又有其当下实践意义上的开拓与发展。因而其作品,自信自觉自省自主自新意义下的山水画样式,自然有中国文化的纯正性及见血见骨的气格。

  徐步的山水画图式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时代的真实与民族文化的自尊、自醒精神。观其众多写生作品,虽为直面对景,但与时下众多的为写生而写生,一味描摹自然,死抠山石的所谓“写生”截然不同。他的写生作品,实乃纯然意笔山水写生。

  这亦很不易!以书意写,直舒胸臆,笔墨纯正,自然洒脱,气韵生动,一气呵成,朴素天成,无论鸿幅巨制,乃或册页小品,你品读其中会体味其画中的一种闲适自得的心境,一种在娴熟笔法驾驭下的笔墨风度,一种韵味十足的墨线运行。

  我以为,在当代,传承长安画派精神,关键在于对传统与生活的态度。中国山水画即可“言志传情”、“澄怀味像”,同样也能表达时代心声,反映时代新貌。当代中国画理应以其美学表达反映现代人的审美特征,并能以展示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社会审美现象为使命担当。

  这是长安画派实现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社会文化意义所在。从这个意义言说,徐步的山水画印证着长安画派在当代的行进足迹。

  徐步特别在意艺术家内质凝固与品质提炼,其于诗、书、画、印皆涉猎,于画史、画理等更是广收博取,精研著述。

  徐步特别注重并强调以意书写、“书法用笔”。其笔下由书写所唤醒的笔意墨趣,所激发出笔迹运行方式,始终氤氲着画面的生机活力与气脉灵性。

  徐步之山水情结,强调民族情怀与中国气派,强调西部文化精神与长安山水美学特质,这恰恰是长安画派给予我们的美学标识。

  徐步低调处事,踏实做人,不跟风不赶潮,这也是长安画派先贤留给我们永恒的不朽的风骨。

  长安画派不会过时,其根性随着历史发展生发新的绿叶;其艺术生命母体代代繁衍、竞相绽放┄┄以此情怀纵向延伸、横向展开,今日长安画坛新生代代表性画家群体链或已形成。

  然而以徐步这样年龄的长安画派新生代画家群体,面对当下长安画坛,他们会面临一个怎样的问题?而他们每个人是否已经找准了自己所要面临的问题?并且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实践症结?

  回望赵望云,由早期的批判现实主义切入,直面社会,面向生活,披荆斩棘,找到了一条艺术生活之路;回望石鲁,当年他苦苦思考着如何将传统笔墨转换为反映时代的新笔墨形式………

  传承创新,长安画派先贤给我们点亮了指路明灯,其精神坐标给我们竖起学术高峰。那么,新生代画家该如何坚守,又该怎样传承延续?

  当代长安画派阵列也不是谁都可以随便站阵!冥冥之中,一个审美共识的高度标杆,自然会引领、鞭策、筛选,从而或肯定,或淘汰。作为新生代画家徐步,以他自己的作品状态,以他的智慧、学养及踏实寻觅,我们有理由,有信心,满怀期待………

  戊戌秋于长安


关键字: 内容标签:画坛,陕西,画家,,画坛 陕西 画家
下一篇:上海大学驻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_远程教育平台开通_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传习基地-遗传-仪式-传统工艺||上一篇:马拉维共和国总统参观秦陵博物院_博物馆-始皇-考古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