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李真将“混入”震旦博物馆馆藏_开启跨时空对话_雕塑--佛像-创作-水月观音

编辑:王璐 来源:雅昌网
 
即日起,进入震旦博物馆,大型雕塑《黄金雨》便映入眼帘。如果你第一次见它,会以为人物脸上的黄金雨滴是汗

即日起,进入震旦博物馆,大型雕塑《黄金雨》便映入眼帘。如果你第一次见它,会以为人物脸上的黄金雨滴是汗水,再仰视细看又仿佛是孩童的眼睛和鼻子。询问艺术家李真,他可能会回复你这句话:“你觉得它是什么那就是什么 ”。

观众经常对李真的作品产生多重解释,这让他觉得很有意思,“作品很简单,欣赏者会从中看得很复杂。但有时候在作品中隐藏复杂含义,观赏者又把它看得比较简单”,李真告诉艺术网,他将这理解为“每位观众在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解读作品”。

Kw1IdSz9tEDFPn8pJPRXzdqZMxsYSoH8dlTlD3Uc.jpeg

开幕式现场

从左至右:震旦博物馆馆长赖素铃、艺术家李真、学术主持徐天进

2018年11月3日,“古往今来”李真上海首个展在震旦博物馆正式展出。本次呈现了李真早期的《水月观音》(1992)、《空灵之美》、《虚空中的能量》,到具代表性的《大气神游》以及最新作品《神之弃物》(2018《青烟》系列作品)。以“从古至今”为主题,也是指作品与震旦博物馆馆藏佛教造像间的对话

20余件作品分散在博物馆2至6楼,并以倒叙的布展方式追溯李真由佛教造像走向当代艺术的蜕变。

RAbRHZSsI2HmTTXbK9p3daiGZfvS3dXVPO2bQdEG.jpeg

艺术家李真导览

李真是受国际瞩目的当代艺术家,也是2017年全球拍卖成交总额500强艺术家中,30位中国在世艺术家之一。他的雕塑从佛教艺术创作开始,80年代后期李真成立个人雕塑工作室承制各式佛像,制作的佛像主要用于供奉,只能雕刻供养者的名字。

当李真意识到创作是个人灵魂及精神表达时,他开始期望在高古佛像中走出自己的特色,并从宋追溯至北朝。但后来他也用了7年时间从传统佛像中自我解放,以现代方式简化佛像造型,注入生活情感,使作品具有古典气韵的同时又具有现代性。

yKiOKJJQODAC9f363wffDVFX149DiXPhYFNoPfoc.jpeg

艺术家李真

Q&A

艺术网:这次在震旦博物馆的“从古至今”展览,对您来说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李真:对我来说有点挑战和压力。其实答应在震旦博物馆举办展览时,内心有点心虚,我曾反问自己作品真的可以与高古佛像放置一起吗?回去后,我看看《水月观音》、还有高古风格的《未来佛》,觉得好像可以尝试一下,最后布展完的空间感并不违和。

艺术网:本次作品分散在博物馆各楼层空间,布展有遇到什么难题吗?

李真:策展难度比较大。如果是一个独立空间,那可以做出不同的呈现形式。但这次展馆内已经有固定展品,作品穿插进去与整体空间的环境需要调整。例如进门处挑高连廊里的《黄金雨》,因为空间深度和高度与作品尺寸非常吻合,所以特意摆放在门口处。除此之外,博物馆的天井也使得光线非常难控制,不过也会遇见惊喜,《天阙轻舟》在白墙上呈现出的幻影,增强了作品的虚无感。

0ihewmth02IOhyX8v0iCPHEPa8qBIye6J6gbcHwh.jpg

展厅现场

艺术网:这能否介绍下这次带来的新作?

李真:震旦博物馆陈列了许多文物器物,让我想到今年新创作的几件器物有关作品也许能相互碰撞,所以这次就带来了。《青烟》系列其实2011年便创作了首批作品《一缕》、《日行千里》、《善变》,当时是云烟缥缈的黑色雕塑,后来我又不想再做《神之弃物》了。2018年创作的《神之弃物》灵感来源于器物文化,创作的千变万化、无限可能是其好玩之处,能赋予残破器物新生命。我将生活用品的器物转换成创作,给它一些我想要的意会,引起它的矛盾。虽然我认为这些弃物都不存在,但神物谁不要,所以我就拿来玩一玩,还蛮有意思。

神之弃物有很多,包括有一些残破的家具、器皿、瓷器等。我认为创作其实就是借用,将这些物件转换到雕塑上,将日常实用功能消解掉之后的意会、内容跟灵感,就会变得比较有意思了。

hRtMBYjy6FH87RZUqH6R9dKIbUolae9CEzvFr8TH.jpeg

展厅现场

艺术网:您从西方雕塑到传统佛像雕塑,后来再到自我创作意识,期间花费了7年时间,直到1992年《水月观音》出现。这7年您在思考探索什么?

李真:高古佛像创作要具备让人家供养、膜拜的功能,而艺术创作是表达内心的自我存在感,并不需要这个功能。而当自己作品一直在传统佛像中找不到自我,就会很痛苦。我从宋追溯至北朝佛像,越进去越知识面约庞大,也越觉得技不如古人,我是不可能超越他们的。但我不是古人,没有生活在古代,我开始寻求自我解放,用我自己的情感方式来创作,所以1992年之后的这些作品变化很大。

tOxllBbpJrnPBeFm07c787ZSd4Z2kDLNKpGrHW5R.jpeg

展厅现场

艺术网:作品中为什么会一直关注生命循环、人性?

李真:其实在我1999年第一次个展中有一件早期作品叫《蝴蝶王国》,表达的就是多元世界,关注社会性议题。后来关于社会性与现实面的作品,我都放在《大气神游系列》中。在所有作品系列中,我们慢慢将整理出成了两条脉络,一条是关于虚无不真实的世界,它能提供我精神享受;另外一条脉络就是现实社会性。我并不是研究艺术精神学的专家,只是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大气神游》就是我对自我精神解放的开始。

艺术网:您作品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儿童形象?

李真:我本性也是很调皮、爱玩,还是觉得小时候比较快乐。我想在自己的生活空间,保留原来的那种单纯、快乐。其实成熟、懂事、理性、温柔,对我来讲是一种负担。所以我写过一个短句:世故换我日渐消亡的童心。

0ihewmth02IOhyX8v0iCPHEPa8qBIye6J6gbcHwh.jpg

展厅现场

艺术网:你作品的“既重又轻”印象是如何来的?

李真:从《虚空中的能量》到《大气神游》,其实我就是在寻找精神的空间,因为肉体对我来说很沉重,做作品时我会觉得世界只有我一个人了,非常享受内心轻松感的状态。每件作品创作过程,我都将精神享受转移到作品上,会不断地跟作品对话,直到自己在作品中找到一个语言。我想要呈现一个有物质的沉重感,具有精神但没有负担的感觉。除了墨黑色,我其实也尝试过咖啡色,但觉得它太轻,感觉要飘走。

艺术网:您刚刚也提到“自我精神的疗伤”,如何理解?

李真:当我们生活中物质得到满足,那我们的精神呢?我觉得精神没有国界。当我父亲去世时,我以创作《无忧国土》来纾解情绪、疗伤。在创作中我会想他去哪里?可能去一个无忧国土,没有烦恼的地方,我渴望但是达不到的地方。

艺术网:您的作品越来越简化、甚至无缝,为什么会想这样?

李真:简化它是因为我觉得其他没有必要了,而且它越简单、越逍遥自在,更具现代感。

艺术网:您认为创作材料在作品中是什么样的角色?

李真:我有很多传达不同信息的系列,但我基本上没有材料问题。因为我觉得材料对我来讲,是借用来诠释作品主题、议题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对我来说没意义。不过在材料的应用,有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我转换成了另一种不同的手段呈现。

Uy7AY9TnUO6jXVpcnnd1NOPgpcsirYO7GaIAZ6kn.jpg

tvvfO9w2BbxG1yKg5dI8fYD0xWvHczbIWUhLJWEu.jpg

《天阙轻舟》

展览现场,李真2001年创作并绵延至今的《大气神游》系列贯穿整个展厅。在二楼除了《黄金雨》,还有博物馆进门处的一件《大气神游》系列代表作《天阙轻舟》。这是他读了宋代词人朱敦儒《鹧鹄天》有感而发的作品。小孩手指顶着云端上的天阙,在观众看来也有不同的象征,如代表权利的宫殿、财富的象征等。但看似狂妄嚣张的姿态,实际上隐喻的是一种不汲于富贵,内心品格的态度,与《鹧鹄天》所表达的“几曾着眼向侯王”的傲骨契合。李真之所以取名起《天阙轻舟》,是希望观众解读的空间更广泛。

这件作品也是整场作品作品中最难布展的一件,李真借助展厅白墙,以灯光印出作品“天界”局部的影子,以虚实呼应来烘托出作品的轻快、虚无感。

4xWlqV3Dl840TyVCqaXpZywSIqDYMHtneYZVK0iN.jpg

《烟花》

进入汉唐陶俑展厅便是作品《烟花》,它的灵感来源于樱花。李真在创作过程中慢慢消解花瓣的形状,金色部分以文物出土未洗涤干净的感觉,让它具备一种温润感。作品结构像一缕青烟飘动,这象征烟花留下一些生命痕迹之后的转瞬消逝。

k4q7X3b996W9Gk5gECOk1XvnlpqcEaPILDkMpx34.jpg

《神之弃物-云簪》

在三楼的历代玉器展厅,李真将3件2018新作《青烟》系列《神之弃物》并排展示。中间犹如定海神针似的作品是《神之弃物-云簪》。如果不是李真在标签上提醒,大部分观众不会发现这是发簪。就如李真所言,“神之弃物天若不以为意,我依然如定海神针爱不择手”。此外,李真也在底座上加入浮云图腾的形象。

ol4cncJZTg2YIAj0TKuINETIgjvugQix11zdInTe.jpg

U5dHLWlpqa3iccj07T32DTOzLNYtxBiifnLqD1Ls.jpg

《神之弃物-临门》

右边的《神之弃物-临门》则是古代明清家具的一只残腿。李真借用脚的形象,影射临门永远是临门,没有那一脚也是临门,有时候人的因缘造化就在那一霎那。局部腿比完整桌椅能给观众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李真提到,雕塑上的任何部分都被拆分后,仍还会是一件雕塑。

OMrKjPj9pac9CtHxYPyuG5biSKkGlIRztx3K95zJ.jpg

《轻风云露》

四楼青花瓷展厅仅在楼梯拐角处,展示了李真2005年创作的《轻风云露》。儿童既拿着把乾坤扇,又挂着鼻涕的自以为是的表情,让人觉得非常有趣。其实鼻涕是李真快完成作品时,半夜感觉有点冷而临时增加,也反映出这个世界上其实有诸多精神压抑跟痛苦,都是一种假逍遥。

loqLwh7vPkEOwsEIIiJwtgYkqL4zlAnWigcioSOl.jpg

《飞行乐土》

odo2AlqzyTVmuI9NhJTPf0IllhDDIl72EisVoEHX.jpg

《浮光》

五楼咖啡厅外2002年的《飞行乐土》和2009年创作的《浮光》也均是《大气神游》系列的重要代表作。作品充满神仙般的浪漫情怀,儿童自若惬意的形态,可以让人沉侵于心灵清净的状态,不自觉会心一笑。

9P3BnTLADxO43edCnsCNMz9mEX17hOrCvBhNkRn3.jpg

《水月观音》

六楼佛造像展厅呈现的是李真早期系列《空灵之美》、《虚空中的能量》。这层展厅对李真来说最具标志性的要数1992年创作的《水月观音》,也是李真第一件落款的作品。这一年处于李真脱离传统,另辟蹊径的过渡期。

李真理解既然是《水月观音》,那应该“既有水也要有月”,于是以虚空化境的方式,让菩萨悬坐于满月中,利用菩萨的彩带结构悬于水上,让视觉上充满空灵的美感。但这件作品却为李真引来了质疑声,因为《水月观音》一般是坐于石头上,姿势跟自在菩萨一样。但李真重新挑战改变它,打破了传统对水月观音的理解。

q9mwfsY0AcXnzOHBkh0vyDbMKRoo1RRKQIwkA9rP.jpg

《接引》

《接引》这件作品的特殊之处是从未整修未翻铸,并首次对外亮相。创作做件作品之前,李真发现传统佛像中越来越没有自我。这件作品李真将“自己形塑”在佛像底部,产生一种浮游感,整体在平淡中流露出北齐佛像的风韵,但却是李真在上世纪90年代将传统进行创造表达的探索。

MMvhxp1vlYtRwikjHDaMTKzUNWZBAf8JaoDHSOI1.jpg

《未来佛》

《未来佛》是弥勒菩萨造像,佛像还后面有个佛龛。而菩萨脚踩的莲花形状有点下陷,这样的处理在佛像中是极少见的。在脸部表情上,李真也特别用平面绘画的办法画了眉,增加佛造像的生命力。从这件作品可以看出,李真的作品正在逐渐简化转变过程中。

自1999年李真首次个展后,他的作品创作不再受单一传统束缚,呈现既重又轻、浑然天成的效果。   在道、佛等经典基础上,吸收东方传统与西方雕塑及原始非洲大洋洲等艺术养分,创造出兼融东方气韵与西方雕塑语汇的独特风格。直至2019年1月27日,你可以清晰在震旦博物馆内感受到李真作品的蜕变过程。


关键字: 内容标签:李真,雕塑,,佛像,创作,水月观音李真 雕塑 佛像 创作 水月观音
下一篇:覃大立:传统工艺不是温室的花,真正的保护是回归当下。_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覃大立-篮筐编织--手工艺-展览-广州||上一篇:张漫:从武昌艺专的承袭走向水彩创作的独立_湖北省美术院-水彩--版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