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文物与自然科普结合_揭秘嗅觉与香文化_嗅觉-香文化--百花-展览-文化

编辑:陈峰 来源:雅昌网
 
  我们感知世界的渠道有很多,除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嗅觉让我们的感知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多元。我们用

  我们感知世界的渠道有很多,除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嗅觉让我们的感知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多元。我们用鼻子去感知气味,不同的气味在我们的大脑留下不同的记忆,其中美妙的香气使我们身心愉悦。

  自春秋战国时期起,古人就一直孜孜以求香气的奥秘,促使了香文化的诞生。而人们对于香气的喜爱和研究,使得香文化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那么香气是如何让我们感知的?香气从哪里来的?香气又如何使用呢?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海报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海报

  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广东青洲文化有限公司协办的原创性展览“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于2018年9月27日开展,结合自然科普与传统文化,带观众走进“闻香”、“寻香”、“用香”的过程。

  本次展览分为三个版块:“揭秘嗅觉”、“众里寻香”、“鼻尖喜悦”,以三个部分的内容揭开嗅觉和香文化的秘密。

气味体验区

气味体验区

气味体验区

气味体验区

气味体验区

气味体验区

  不同于其他的展览形式,此次展览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体验“鼻尖上的喜悦”,还特别设置了气味体验区,根据展览的内容让观众通过亲自嗅闻增强理解。

  另外,文物与自然科普的结合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例如在“鼻尖喜悦”版块中展出明代鲁治工笔花鸟的代表作品《白花图卷》,利用现代植物分类学知识将所辨别出的百花图卷上31种花的类别作了介绍说明。又例如科普香具知识的同时,也进行相应文物的展示,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香具的形制和使用。

  本次展览还借助标本和相应的图解普及知识,初初展厅,眼睛所到之处尽是标本,像误入了自然博物馆,给展览增添了生动性和趣味性。除此以外,广东青洲有限公司还提供21件珍贵香料藏品在粤博展出,展品类型更加丰富。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现场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现场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现场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现场

  展览第一板块为“揭秘嗅觉”,展出了自然界不同环境下生存的动物的标本,探索动物独特的嗅觉功能。

  动物的嗅觉,像是一个趋利避害的生存探测器。动物利用嗅觉探测气味,完成获取食物、交流信息、诱惑敌人、组建团队、结识配偶等活动。与人类的嗅觉相比,动物的嗅觉跟它们的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类群。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的陆生脊椎动物使用两套化学感受来感知气味,分别是:嗅器——感受挥发性的小分子物质,几乎所有脊椎动物都具备;犁鼻器——感受非挥发性的大分子化学物质,如信息素。在动物的演化中差异明显。

扬子鳄

扬子鳄

  两栖动物是幼体在水里生活,成年后水陆兼栖的变温动物。陆地和水域是生存条件显著不同的环境。有研究表明,蝌蚪幼体和鱼类一样,用鳃呼吸,用嗅觉觅食,变态登陆后,内鳃消失,长出一对肺,代替原有鳃的呼吸机能,鼻腔也从只能感受水中的气味分子变为能同时感受水中和陆地环境的气味分子。

蟒蛇

蟒蛇

  爬行动物是一群体表被有硬甲或角质鳞,从古两栖类分化出来的类群,它们脱离了水环境的限制,在陆地繁殖和生活。其中,蜥蜴和蛇类的犁鼻器十分发达。

北极熊

北极熊

  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的高等动物类群。它们的嗅粘膜覆于鼻甲骨表面,鼻腔和口腔完全分隔。许多哺乳动物的鼻粘膜面积远大于人类的鼻粘膜,因此其嗅觉要比人类强大很多。而且哺乳动物通过嗅觉来识别个体气味,这种行为可以辅助进行社群活动。

居氏鼬鲨

居氏鼬鲨

  水生动物的嗅觉器官更容易捕获气味分子,是因为气味分子在水中不会轻易飘散。大部分水生动物嗅闻气味的部位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鼻子”。例如甲壳类动物是利用触角来感知气味,大白鲨利用鼻吻上的气孔来追踪猎物发出的电子神经信号。

高山兀鹫

高山兀鹫

  鸟类属于高等脊椎动物,它的感官中以视觉最为发达,听觉次之,嗅觉最为退化。但是少数种类的鸟类嗅觉相当发达,例如吃腐肉的兀鹫。

光明女神闪蝶

光明女神闪蝶

  昆虫的触角表面有很多微小的孔洞,有些孔洞里藏着能够感受气味的细胞。依靠这种特殊的构造,昆虫就能辨别气味。

  人的嗅觉,能感知的气味是有限的,例如腐烂味、烧焦味、水果味、花草味、腥味等。人的鼻腔大约有三四百种嗅觉感受器,但嗅觉受体基因因人而异,所以我们每个人闻到的气味感觉是不一样的。

  气味进入鼻腔时,鼻粘膜上的嗅觉感受器会捕获气味分子,然后通过神经传导到达人体最高指挥官——大脑。嗅觉感受器一旦启动,能让人体感知到不同的气味。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现场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现场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现场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现场

  第二个版块为“众里寻香”,这一板块参考了宋代《香谱》、明代《香乘》等古代香文化大成之作,选取了珍贵香料沉香、檀香、降香、麝香、龙涎香,也收集了常见香料,把自然界香气的动植物来源呈现给观众。

信宜玉沉香独钓寒江雪摆件 朱柏霖藏

信宜玉沉香独钓寒江雪摆件 朱柏霖藏

沉香原木“象鼻山”摆件 广东青洲文化有限公司藏 重量795克

沉香原木“象鼻山”摆件 广东青洲文化有限公司藏 重量795克

  沉香是极其珍稀的香料。全世界约15种沉香属植物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我国沉香属植物有两种,土沉香和云南沉香,其中土沉香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沉香山景摆件 广东青洲文化有限公司藏 产自加里曼丹 重13600克

沉香山景摆件 广东青洲文化有限公司藏 产自加里曼丹 重13600克

沉香山景摆件 局部

沉香山景摆件 局部

沉香木镶信宜玉雕松鹤延年屏风 赖志能藏

沉香木镶信宜玉雕松鹤延年屏风 赖志能藏

  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土沉香在广东被称为白木香。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伤害的白木香树会在伤口处形成树脂,木材会慢慢转化为黄褐色或黑褐色,形成带有树脂的香材。

  古人按沉香的形成原因把沉香分为四个品类:熟结、生结、脱落、虫漏。

海南黄花梨木盒 清

海南黄花梨木盒 清

现代黄花梨(降香)明式交椅 广东青洲文化有限公司藏 产自海南

现代黄花梨(降香)明式交椅 广东青洲文化有限公司藏 产自海南

  降香被称为黄花梨、花梨母、花梨木,主要用于红木家私,边角料或根部心材作为药用。《崖州志》中有记载:“花梨,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气最辛香。质坚致,有油格、糠格两种。油格者,不可多得。”

檀香木雕人物花卉图圆镜 19世纪中期

檀香木雕人物花卉图圆镜 19世纪中期

  檀香是半寄生小乔木,幼苗靠根状吸盘吸附在寄主的树根上获取营养。檀香是熏焚香的上等香料之一,单独熏烧气味不佳,常与其他香料搭配起来,也是雕刻工艺品的上好材料。

麝香 龙涎香 冰片(从左至右)

麝香 龙涎香 冰片(从左至右)

  抹香鲸以乌贼、鱼类等为食,当食物残骸划伤抹香鲸的肠道,会促使它分泌一种特殊物质包裹食物残骸和愈合伤口。这种物质会从抹香鲸的肠道中排入海水里,经过海水的浸泡和净化而成为气味氤氲的名贵香料——龙涎香。

  而麝香为麝属动物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麝属全部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不同的花具有各自的香气。某些植物的花表皮内具有分泌表皮细胞,如蔷薇、玫瑰、水仙等,它们的分泌表皮含有不同成分的挥发油。在另外一些花中,花被片上具有的方向腺也是香气的来源。香花可食用、妆饰、熏茶、入酒、提炼精油、制作香膏面脂等。

鲁治 百花图 明

鲁治 百花图 明

鲁治 百花图 明

鲁治 百花图 明

鲁治 百花图 明

鲁治 百花图 明

鲁治 百花图 明

鲁治 百花图 明

鲁治 百花图 明

鲁治 百花图 明

  展厅中还展示明代鲁治工笔花鸟的代表作品《百花图卷》,长卷中所绘花朵连绵,走着观看画卷,就好似进入了一个花朵齐放的园子当中。展览利用现代植物分类学知识,将所辨别出的百花图卷上31种花的类别作了介绍说明,在观看古代花卉图的同时也向观众普及了香花知识。

香料的修制

香料的修制

铁船行药碾 清末民初

铁船行药碾 清末民初

  香料直接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且气味单一,古人经过不断改进,掌握了一套修制不同种类香料的办法,使香料的气味更好地散发出来。

线香(左一)盘香(左二上)香丸(左二下)塔香(右二上)香饼(右二下)香粉(右一)

线香(左一)盘香(左二上)香丸(左二下)塔香(右二上)香饼(右二下)香粉(右一)

  各种香料按比例、类型、质地等进行调配,出现了粉状、线状、丸状、塔状、膏状、饼状等剂型。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现场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现场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现场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现场

  最后一个版块为“鼻尖喜悦”,依托馆藏80多件文物,阐述了香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包括饮食、医疗、服饰、妆容、居所、宗教、绘画、文学等方面,展现人与香独特的关系。

铜胎画珐琅花卉纹五供 清

铜胎画珐琅花卉纹五供 清

枫溪窑青花莲花纹三足炉 清光绪

枫溪窑青花莲花纹三足炉 清光绪

潮州窑白釉八卦纹双耳熏炉 明

潮州窑白釉八卦纹双耳熏炉 明

  香在宗教中也有着特殊的关系。在先秦时期,香就参与了宗教祭祀活动。当香气徐徐上升,人们认为远在天上的神明便能接收到人间的虔诚。而在佛教中,日常的诸多佛事活动都需要用香。在道教中,香场沐浴是道教重要的养生修炼法之一。

彩绘花蝶山水图檀香木大折扇 十九世纪

彩绘花蝶山水图檀香木大折扇 十九世纪

杏黄缂丝花果什锦香袋 清

杏黄缂丝花果什锦香袋 清

紫色丝绸绣花“马蹄底”女鞋 清

紫色丝绸绣花“马蹄底”女鞋 清

镂雕象牙香筒 清中期

镂雕象牙香筒 清中期

  现代人喜欢香水,使用符合自己气场的香水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气质。而古代名媛也醉心在香中,她们会在头发、面部、身体上使用不同的香料美化自己。除了在口脂、眉粉、面脂、胭脂里面添加香料,也会炼制香丸、香饼口含服用,保持口气清新。

“天宝成”款折叠式银药瓶 清

“天宝成”款折叠式银药瓶 清

乾隆款白玉碗 清

乾隆款白玉碗 清

  香料除了给我们带来嗅觉上的享受,它还具有药用功能,所以又被广泛用于治疗疾病。除此之外,餐桌上的调味香料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香炉

香炉

香盒

香盒

  香具是使用香品时所需要的器具,包括香炉、香盒等。制作香具会使用金、银、铜、玉、锡、瓦、石、陶、竹等各种材质。

炉瓶三事

炉瓶三事

  “炉瓶三事”是指古人熏香时所用的一套香具,包括香炉、香盒、箸瓶以及放置在箸瓶内的香箸与香匙。香箸用来取香盒内的香饼香丸,香匙用来处理香灰。

仿雍正酱釉双耳四足扁方瓷炉 清同治

仿雍正酱釉双耳四足扁方瓷炉 清同治

托盘式博山陶熏炉 汉

托盘式博山陶熏炉 汉

铜四足双耳熏炉 清康熙四十六年

铜四足双耳熏炉 清康熙四十六年

  香炉是最常见的香具,其形制也多种多样。

宣德款嵌金片双耳铜炉 明

宣德款嵌金片双耳铜炉 明

宣德款镂空云龙双耳四足铜熏炉 明

宣德款镂空云龙双耳四足铜熏炉 明

  本次展览展示了稀少的宣德款炉。据考证,明初期宣德皇帝命人参阅《宣和博古录》等书籍,参考皇宫内款式典雅的器皿,采用一批优良铜矿来铸造香炉。宣德三年,香炉著称,堪称历代金属香炉中的一绝,名曰宣德炉。宣德炉现在已是凤毛麟角,后世的仿制炉也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鼻烟壶

鼻烟壶

  鼻烟壶是用来放置鼻烟的一种精致小巧的器物。清朝中后期,鼻烟壶的创作技术突飞猛进,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独特的内画艺术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现场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展览现场

  展览期间,粤博将邀请国学老师在展厅进行香道表演;并陆续推出探秘芳香植物、传统线香制作等一系列教育活动;还有各种有型有趣的香文化文创产品让观众带回家。

  据悉,展览为期五个多月,跨越春节,持续至2019年3月3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广东省博物馆,嗅觉,香文化,,百花,展览,文化广东省博物馆 嗅觉 香文化 百花 展览 文化
下一篇:许江:曾经国美翩少年_如今葵园守门人_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葵颂-许江--远游-院长||上一篇:法兰西艺术院主席克罗德•阿巴吉在中国美术馆解读雕塑艺术_中国美术馆-当代艺术-雕塑--法兰西-院士-美术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