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作为一个象征和符号,其历史意义以及政治和文化的特殊意味,使其成为一个人间奇观,为君王所好,立于京华繁盛之地,受千秋万代迷恋崇仰,对此早已有无数的研究和评说。在唐克扬的新观念的策动之下,侯拙吾又使之生成了新的意义。侯拙吾《艮岳记》用新的角度造成了新的观照,把艮岳之所以成其为艺术品的方法,演化为一个解释世界的途径。当一个天然的物体变成观看的对象,进而使人从平常的现象中看出对世界的本质和人的本性的凝聚和焦合时,艮岳再次在当代成为一种悬置在人们心中的由现象和物质直接呈现的精神。
中国艺术自古一直就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就是拿来一样天然“东西”,不对之进行任何雕琢和改变,也不对之进行改造和创造,而只是观看、面对。只要相对而视,对它选择性凝视,这个天然“东西”就成为艺术品。艮岳就是这条特殊艺术道路上的一个最典型、最杰出、最荒唐和最奢华的典范。那么,一样天然“东西”之所以能够如此成为艺术品,并不是因为它本身因观看而变成了另外的物质,而是因为观看使人的理解发生了改变。唐克扬曾经做我的“漆山计划30年”,我们长期在讨论着这个问题。漆山实际上是借助油漆对自然进行的一次观看的强调。山在被漆之前,就是一个普通平常的状态,就是一片石头和泥土,但是把它漆成红色,它就变成了必须凝视、关注、选取甚至思考的对象。这种观察生出想象,发出批判,激起对问题的深究,从而指向并透析世界的本质和人的本性。
在侯拙吾的《艮岳记》这个作品中,我也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方向,也许是片面的,但总是感觉到和唐克扬的策划理念有一致性。我现在感觉到自己似乎正在准备策划一次新的漆山展览,但是随着唐克扬去做这一次策划,却又看到,侯拙吾的这个作品已经发展出了一个新的观察世界的手段。我认识拙吾已久,他从很早之前起一直在两个领域中间游荡。第一,作为一个古董的爱好者,他是年轻的这一代人中收藏最为丰富、涉猎最为广泛、眼光最具有专业性的收藏家之一。他的收藏代表着对古典艺术的判断,然而对古典艺术的判断并没有使他成为一个古代的学者(虽然他也是),而是让他具备了一种非常杰出的观察图像的水平。何以见得?他的图像开始走出了古董,走出了那种具有意义的对象,开始向天然“东西”扩展。侯拙吾的图像来自他所收集的历史资料和他所看到的关于社会状态的图像与视觉的痕迹,以与艮岳取之于土石类似的方法,利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的天然“东西”。他一反自己作为艺术收藏家以珍稀程度评定作品的原则,选取的常常是一些普通的图像,它们当时可能被当作垃圾,可以在废品收购站里面收集,可以用麻袋、箩筐、拖拉机去装载,多为普通的广告、招贴,偶然的、无意的活动遗留下来的磨痕、印迹,甚至是街头巷尾的一些涂鸦标示。这些用后废弃的图画和物件,当时不会被任何人视作艺术品,却又是生活中的必需“东西”,或者说是人们被迫、必须要接受的没有明确意义的传达物,但是它们所有加起来,就是那个社会、那个时代的一个真实的生态。这一堆痕迹与图像就像一块石头的表相,就像艮岳那种尚未被采挖和运输的石头:它就是石头,没有别的意思,有其表皮,有其皱褶,有其孔洞,有其凸凹。在不被人选取、展览和凝视之前,它就是块石头,在湖水之下,或者在深山之中,它就是其本身。但是一旦人们对一样天然“东西”进行观察,提取出来,运到千里之外,供于庙堂之上,或者寓于庭院之中,议论数百年,它就有了另外的意义,就可以被欣赏,就成了艮岳。而这种不依赖对象的改变而是通过改变观者的观念所进行的欣赏,实际上是对世界和人性进行了一次另外意义的考察,其意义因为反复的观看而不断提升。所以在《艮岳记》的展览中,处处都是一些普通的视觉与图像,有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普通到令人觉得乏味、无聊,甚至会引起一种忽视回避的心态。但是谁都知道,这样的一种天然的表面、状态和现象恰恰就是生活本身,就是社会本身,就是任何一个时代中比任何一件创作出来的杰作更为真实和更为精确的状态,它在等待着人的选择和观看。谁能够选择?谁会去保留?谁将之提取?这就是我们进入《艮岳记》的观看时刻所显示的意义。
然而作为当代艺术家的第二个侯拙吾却在展览中给我们展示废弃和凌乱的天然“东西”,所显示的已经不再是对古代作品的美学的欣赏,而是回到了美学的批判功能,就是用直观的方法来看待事物表面,切入的批判和批评。古代作品的美学的欣赏有个古典的归宿,那就是品位的纯正和美感的精致。本来作为古董和艺术品收藏家的侯拙吾总是带人欣赏杰作,崇尚高雅,力图借助赏画玩物,暂时逃避对社会的关注,而达到对生活的超越和对现实的超脱。只有在这个时候,方能使观众体会到心胸与天地一体、情绪与万化同归的境界。但在被《艮岳记》带到展厅的这些视觉与图像中,我们看不到艮岳的深沉与为妙,取而代之的是扑面而来的巡视与侦查感。当它们放在一起的时候,突然因为一个艺术家的选择,而变成了对社会的探讨、记录和批判。与克扬一起做《艮岳记》展览,我们的欣赏变成另外一种状态的时候具有了另外的意义,那么这种状态就是在历史里面独有的,在生活的内部、在社会的深处找到了世界的结构,找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很多不可言说的状态。由此,我们再也不会把艮岳仅仅认作是艺术珍品,而是看成一种江山、一种风雨,是在千古面前的政治提醒、道德凝固和精神耸立。帝王们带着对艮岳无数的解释,把大量石头从遥远的南方运到了北方,是为花石纲,长途跋涉,劳民伤财,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一种自我欣赏、自以为是的享受,妄想动用自己的权力和力量,超越群议,凌驾他人,压迫人民,最终也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欣赏成为自我盲目的开始,历朝历代皆如此,艮岳的教训和警醒可曾铭记?建造过艮岳的宋徽宗执迷不悟,他的《艮岳记》曰:“于是按图度地,庀徒潺工,累土积石,设洞庭湖口丝溪仇池之深渊,与泗滨林虑灵璧芙蓉之诸山,最瑰奇特异瑶琨之石,即姑苏武林明越之壤,荆楚江湘南粤之野,移枇杷橙柚橘柑榔栝荔枝之木、金峨玉羞虎耳凤尾素馨渠那茉莉含笑之草,不以土地之殊,风气之异,悉生成长养于雕阑曲槛。而穿石出罅,冈连阜属,东西相望,前后相续,左山而右水,沿溪而傍陇,连绵而弥满,吞山怀谷。”
而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考古和古物收藏的极高修养的侯拙吾清醒地揭示着艮岳应有的意义,同时又借助艮岳给我们重新复习对艺术的解释之道,古老而新奇。
朱青生
2016年教师节于北京大学
展览名称:《艮岳记——历史图像的剧场》(侯拙吾作品展2016)
开幕时间:2016年9月10日 16:00
开幕地点:西安美术一楼大厅
展览时间:2016年9月10日-10月6日
展览地点:西安美术馆3号展厅
出 品 人:杨超
策 展 人:唐克扬
学术主持:朱青生/彭德
主办单位:西安美术馆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 西安美术学院
关键字:东西,展览,欣赏,观看,状态,艺术,内容标签: 东西 展览 欣赏 观看 状态 艺术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