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先锋之路——当代艺术展”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馆隆重开幕。展品涵盖了近40年以来不同门类的30位著名艺术家的60件作品,艺术家年龄跨度从“40后”到“80后”,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等艺术门类,兼顾形式主义与观念主义、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等不同艺术类型。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艺术40年来大浪淘沙历程的详细回顾,也是先锋艺术的一次欢聚的“盛宴”!
展览现场
1978年以来的当代中国艺术始终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中国当代艺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在40年的奋斗征程中,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开拓者的足迹和壮举。从这个角度来说,“先锋之路——当代艺术展”在深圳这座城市举办,实为相得益彰。
展览现场
四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艺术本体的建构上,更体现在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推动。在经历了观念启蒙、思想解放的’85新潮美术运动,尤其是在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之后,中国当代艺术迅速摆脱了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表面形式的模仿,一步一步走到了与西方当代艺术家平起平坐、独立创造的新阶段。在形式语言不断完善、艺术风格日益丰富的同时,中国当代艺术在精神内涵上的表达上也在不断向新的深度和高度迈进。中国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中国艺术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广受国际瞩目。毫无疑问,改革开放40年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就也值得高度肯定。
展览现场
“先锋”,是一种身份和角色,也是一种使命和理想。4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完成了从借鉴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和语言形式到构建独立艺术体系的巨大飞跃。依时间为线索,参展作品既反映了共同的时代精神,又体现了每个艺术家的个人特色。“其实,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回顾准确地说应该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那时候代表性的流派是乡土美术和伤痕美术,但实际情况是这类作品大多已不在艺术家手里,所以我们无法借到,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罗中立的《父亲》等。所以,我们只好从80年代的新潮美术之后开始,邀请到各个领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共15位艺术家参展。”
开幕式现场
在展览现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丰富多元的呈现:成名于70年代末的尚扬,是此次参展艺术家中年纪最长的,他从用油画的形式探索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转换;丁方是新潮美术的代表人物;王广义、张晓刚的政治波普已广为人知;魏光庆的文化波普构建了自我的语言模式;玩转现实主义的两大代表人物——方力钧、岳敏君必不可少;青睐于艳俗艺术的祁志龙和俸正杰,现在来看,作品“俗而不俗”,意义非凡;属于“卡通一代”的江衡自有一种冲破藩篱的猛劲;代表抽象艺术的谭平通过抽象的语言呈现自己真实而隐秘的生命状态。除此之外,还有水墨绘画的代表人物蔡广斌;擅长数字艺术的缪晓春。
方力钧、张晓刚作品悉数亮相
不仅有风格上的多元差异,在艺术家的构成上,40后、50后、60后、70后和80后等不同年龄段的艺术家齐聚一堂,年龄跨度达到40多岁,展览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不同代际艺术家在艺术价值观上的变化和差异。策展人、著名艺术批评家王端廷告诉艺术网:“我们在选择参展作品时,一般每位艺术家展出两件作品,一件是他早期的也就是成名作风格的作品;还有一件是新的作品,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他个人艺术历程的回顾,他个人艺术风格变化的呈现。但有一些艺术家的老作品,代表性作品已经不在了或者是被收藏,不在他手里;而且那些作品也是天价,比如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方力钧,他们作品都是千万级的。所以有一些艺术家拿的是两件新作品。”
《随方就圆 》 傅中望 木 直径150cm 2015
从观众看来,这是一场汇聚中国当代艺术重量级艺术家的大展“盛宴”,不仅可以纵向回顾当代艺术一路走来的历程,也可横向观赏它盛开出的一件件风格迥异的作品来。但坦白地说,促成这样一场展览并不容易,很多细节处都透着策展团队背后的艰辛与执着。首先,展览是由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文体局)主办,深圳市南山博物馆承办。像这么大规模的当代艺术展,比较少在博物馆中展出,而博物馆的职能是展出文物,所以在环境设计上必然有较大的差异。这对策展团队来说,是巨大的“因地制宜”的考验,比如,如何把巨幅的油画挂入空间有限的陈列柜中,如何尽可能避免陈列柜的反光问题,以及博物馆的公共空间如何有效利用展示雕塑。
俸正杰《中国肖像》210x210cm布面油画2007
“展场空间因为是博物馆,高度有限,原本想把展柜挡上,展柜外边挂作品,后来考虑到一是时间来不及,还有经济上的成本。所以有一些艺术家拿来的大作品无法展出,方力钧本来要拿一个高2.5米、宽3.5米的大作品,几联画拼起来的作品,但展出不了,所以展出的几乎都是小作品。中小作品,效果会打一些折扣,但没办法;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一种新的展示方式,这些家都是博物馆级的艺术家和作品,放在博物馆里,按照博物馆的陈列方式,某种意义上也是合适的。而且实际效果还挺好,因为博物馆是无影玻璃、不反光,安全有保障,这些作品都挺贵的,不能损坏,所以我觉得少一层在安全上的担心,对艺术家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展示经验。”王端廷说因为展厅的限制,所以将眼光“瞄准”了博物馆里敞亮的公共空间,“一楼的1号展厅我们展出这些绘画作品,展馆四层公共空间还有室外的广场都让我们用,这样的话我们就选择了将近一半的雕塑家,13位雕塑家。”因为大量雕塑作品的参与,显得此次展览更为立体震撼。
李象群《行者》500×200×200cm高铬不锈钢2012
王端廷认为,此次展出的艺术家作品都是中国当代艺术40年发展下来,如同大浪淘沙般留下的金子,是注定会载入艺术史的。“他们每个人都充满自己的个性,这是差异,但在差异中又有他们的共性,共性是大家都呈现的那种时代精神,时代的丰富性。”
谭平《无题》120x150cm布面丙烯2016
部分精彩作品一览——
尚扬《H地》-2339x72cm布面油彩 丙烯2012
尚扬《H地》-2339x72cm布面油彩 丙烯2012
面对尚扬的作品,我们首先能感到一种时空的错位,在那里,山峦和云气的形象是松散的,与其说是描绘了某种自然的景观,不如说是通过移植、并置、拼贴和组合自然的片段形成自然的肌体。一方面他使用着传统的画布和油彩,另一方面他借助数码技术获得的图像来形成画面的组合。可以说,他在自己的艺术过程中,既连接起古代的图像与当代的视像,也连接起传统的技法与当代的"反技法"。正是在这样一种混合的语言表达中尚扬塑造出了一种从可视的事物之中超越出来的视觉图景。
丁方《圣灵的火焰》90×180cm综合材料2007
丁方《圣灵的火焰》90×180cm综合材料2007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丁方的风景是很难归类的,它是在回望绘画历史的基础上融合众家之长的产物。丁方是当今少有的学者型的画家。他不仅对绘画技法的历史有深入的研究,而且能够深入到更大的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背景中来理解艺术。丁方从不担心自己的艺术不够前卫,他希望留下来的并不是个人的聪明才智,而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属于人类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
王广义《大批判-欧米茄》150×150cm布面油画1998
王广义《大批判-欧米茄》150×150cm布面油画1998
“导致《大批判》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偶然的,毫无疑问也是和我那个时期思考的一些问题相关。那个年代,大量的西方商品刚刚进入中国,像可口可乐、万宝路烟,而文革期间大量非专业的人画的一些很幼稚的报头来表达他们的态度,从绘画语言上非常拙,形也不准,但确实有一种力量,我也想找到怎么来使用它,我把其中一个工农兵的《大批判》报头打格放大成一米乘一米,画到画布上原样临摹下来,放到墙角儿,好几天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很偶然,在那个喝可乐挺奢侈的年代,我偶然喝了一罐可乐,把可乐罐放到地上,突然觉得很有意思。画出来之后表面上看很有趣,也涉及到一些很复杂的问题,最初没有想这么多,在创作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流,有一些思想慢慢阐释出来,《大批判》就是这样产生的。”
张晓刚《大家庭》70 x 98 cm丝网版画2007
张晓刚,大家庭2007,丝网版画,70 x 98 cm
“从1994年到1996年,我选择了‘大家庭’这个主题,以反映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2007年的一次访谈中,张晓刚谈到:“这种艺术风格使我能够探究这种关系究竟是什么,以及其中的某些冲突,和社会中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家庭毕竟是一个集体的概念,而家庭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紧紧地同我们的集体记忆绑在一起。正因为这样,我从2000年起开始在自己的艺术中反映这种复杂的,在人和他们所经历的动荡生活之间产生的这种关系。”
方力钧《2012》77x57.5cm丝网版画2012
方力钧《2012》77x57.5cm丝网版画2012
方力钧学版画出身,他一直期望在版画上有所突破,版画尤其木刻,历来适合制作小品,诸如书籍插图之类。而方力钧的版画追求完整的独幅创作,以及尺幅的巨大和视觉冲击力。巨大而能持刀法的流畅自如,是方力钧木刻版画的技术难题,也是方力钧在版画制作上的贡献。他使用工业电锯等工具,因此刀法显得格外锋利、强悍、霸道和气派,迥异于传统木刻刀的细腻和纤巧,而具有一种工业工具般的力度,正是这种工业工具带给作品刀法的力度。使他的版画系列作品,迥异于油画无笔触感——使形象突出而不是油画味道的突出,迥异于水墨画的非笔墨性特性——淡然浪漫中的无奈,而方力钧的版画则把他体验到的人生无奈无助表现得更强烈,也是方力钧作品中较少有的悲怆感觉。——栗宪庭
庞茂琨《依玛乌斯的新菜单》220x160cm布面油画2017
《依玛乌斯的新菜单》220x160cm 布面油画 2017
《以马忤斯的晚餐》表现耶稣复活后第一次向门徒显现的情景,庞茂琨将原作桌面上的食物换做一个点菜的二维码,原本“门徒认出了耶稣”的瞬间变成了“商讨如何点餐”,也许难住他们的是没有手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当代艺术,油画,雕塑,,艺术家,油画,艺术中国当代艺术 油画 雕塑 艺术家 油画 艺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