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2018曾梵志三地联展”之伦敦独家现场:捕捉瞬间的肖像实验_豪瑟沃斯画廊-肖像绘画--肖像-图片-无题

编辑:罗书银 来源:雅昌网
 
豪瑟沃斯画廊“2018曾梵志三地联展”©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2018曾梵志三地联展:In the Studio

豪瑟沃斯画廊“2018曾梵志三地联展”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在曾梵志的工作室里,往往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幅抽象风景作品的旁边也许就放着一幅肖像绘画。从风景到肖像,从抽象到具象的彼此转换,是曾梵志独特的工作习惯。

  经历了苏黎世的抽象风景之后,“2018曾梵志三地联展”的第二个分展场于10月1日晚在伦敦开幕。在这儿能看到他三十年来不同系列的肖像绘画作品,以及最新的肖像实验。从苏黎世到伦敦,两个展场的不同作品将曾梵志工作室的日常,独特的工作方法铺陈在观众面前。

  此次展出的全新的“肖像”作品,呈现了艺术家更纯粹的精神上的追求。肖像绘画,作为曾梵志创作生涯中观察“人类基本情感与生存状态”的方法。在不同主题、画面和风格的背后,是艺术家自我内省,自我表达,以及寄予理想的方式,同时也借此思考体会人类的普遍情感与生存状态。

《欢笑的贝克宁》,油彩 木板,77 x 61cm,1989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欢笑的贝克宁》,油彩 木板,77 x 61cm,1989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展览现场:曾梵志的肖像三十年与肖像新实验

  展览占据了豪瑟沃斯画廊伦敦空间的南、北两个展厅,也是三地展览中展出作品最多的一场。

  其中南厅囊括了曾梵志三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系列的“肖像”绘画,这些作品在其肖像绘画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比如早期《欢笑的贝克宁》(1989),《忧郁的人》(1990)等,对曾梵志后期的肖像绘画启发甚大,还包括具有代表性的“面具”系列作品,人物肖像作品,及三幅《梵高》系列作品等。

《梵高》,油彩 画布,100 x 10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梵高》,油彩 画布,100 x 10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面积较大的北厅展示的全部为艺术家最新的创作。通过这些作品,观众可以从“肖像”绘画的角度了解梳理艺术家的不同创作角度。在布展上,通过开放式的展墙,每一幅作品既各自独立又可随机构成对话,使观众可以借此构建自己特有的观赏途径与观察角度。

《雨果》,油彩 画布,180 x 18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雨果》,油彩 画布,180 x 18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弗洛伊德》,油彩 画布,200 x 200cm,2017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弗洛伊德》,油彩 画布,200 x 200cm,2017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这些作品是曾梵志在过去两年时间里的肖像绘画实验。此次展出的他为雨果(Victor Hugo)、弗洛依德(Lucian Freud)等艺术巨匠所绘制的肖像,相较以往的作品,这几件新作在用色与描绘手法上显得更单纯。

曾梵志《无题》, 油彩、画布,    80X80cm  2018

《无题》,油彩 画布,80 x 8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自画像:二维空间中捕捉转瞬即逝的人生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也展出了曾梵志的全新自画像系列。这是时隔十年之后他关于自画像的新思考,曾梵志大胆地尝试在二维空间中抓取人生转瞬即逝的状态,并将三维空间进行平面转化。这种新的表达方式与内容,使它们在展场里产生了互动与对话。

  自画像是曾梵志在创作中一直坚持的题材。作为个人不同阶段由内而外变化的记录,在其创作历程中一直坚持,从其创作之初一直延续至今,每隔一段时间,艺术家都会有一批新的描绘。在以往的这类作品中,有些是艺术家对历史上经典自画像的手法及表达方式的借鉴;有些则是基于个人所处现实状况及情感体验的创作。透过其自画像,我们得以阅读并观察到艺术家内在不断变化的过程。

曾梵志《无题》, 油彩、画布,    80X80cm  2018

《无题》,油彩 画布,80 x 8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显然,最新一组自画像与十年前的自画像呈现出不同特点。此次曾梵志选择了80X80cm的正方形尺幅,客观地还原了正在低头工作时自己的专注姿态。画面中迸发的色彩与大胆的笔触,将一位艺术家创作时的热情展现的淋漓尽致,透过画面,仿佛能够体会到艺术家挥笔作画的瞬间,以及画作背后人物所处的空间与状态,引领读者进入画面,感受当下艺术家的艺术思考与人生体悟。

《无题》,油彩 画布,260 x 18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无题》,油彩 画布,260 x 18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一幅尺幅最大的自画像作品《无题》,这件作品中,曾梵志本人工作时的状态完整地跃然纸上:他拿着画笔,正在描绘身前的一座雕像——耶稣基督。即使在画面中,艺术家本人与基督并置在一起,但其创作初衷并非与宗教题材相关,而是艺术家在创作技法上的全新尝试与回顾。这源自他偶然间看到过的一个微尺寸雕像,于是想用绘画把三围空间中的形象描绘在二维平面上。

《无题》,油彩 画布,100 x 10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无题》,油彩 画布,100 x 10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与之类似题材的一组描绘圣母的新作,则更多的是艺术家在之前“肖像绘画”基础上的练习,通过覆盖于画面上杂乱的线条,艺术家尝试以这样的方式来实验怎样在抽象线条中建立、破坏再找到具象的人物图像。

《无题》,油彩 画布,80 x 8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无题》,油彩 画布,80 x 8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作为此次曾梵志展览项目的负责人,豪瑟沃斯画廊总监Fiona谈到:“观察曾梵志肖像绘画的生涯,从早期学院对于大师的学习,到如今的画面,可以看到艺术家许多跳跃性的变化,比如此次时隔十年创作的全新自画像。我们发现当艺术家觉得其工作进入到新的阶段时,自画像便成为那个阶段性工作的一个总结。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思考的是如何运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捕捉一个形象,以及他在绘画上能达到的全新可能性。”

《无题》,油彩 画布,244 x 170cm,2003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无题》,油彩 画布,244 x 170cm,2003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在伦敦这一批展示人物肖像的展场中,对艺术家而言,人物的身份与状态并不含有观念的成分在里面。艺术家展示的重点也不是画谁,而是怎样通过人物创作来抓住转瞬即逝的人生状态,并借此观察自身与他人。同时,与新作并置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肖像创作也都体现了艺术家在不同阶段的绘画实验,清晰地呈现了一条艺术家创作的发展之路。


关键字: 内容标签:曾梵志,豪瑟沃斯画廊,肖像绘画,,肖像,图片,无题曾梵志 豪瑟沃斯画廊 肖像绘画 肖像 图片 无题
下一篇:典亚+水墨艺博圆满落幕:众多博物馆级展品成功售出!_水墨艺博-香港--伦敦-作品-艺术||上一篇:Banksy到底是谁?6个代表性事件勾勒班克斯的轮廓_-作品-纽约-艺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