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毕业季,艺术圈这几天再度被南京艺术学院的520嘉年华之夜刷屏。在南艺校园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从前,我安安静静地来。现在,母校却让我们轰轰烈烈地走。”
这句话让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特别感动。刘伟冬说:“它包含着一种骄傲,一种理解和一种感恩。我们每个人千辛万苦来到南艺,在毕业收获的时刻,学校怎能让你悄然无声地走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刘伟冬在南艺520毕业展演嘉年华开幕式上致辞
南艺毕业展当初是每个二级学院各办各的,到了2016年的5月20日,在这个深情告白的日子,嘉年华第一次在暴雨之夜闪亮登场,刘伟冬院长的一声“南艺我爱你”,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到了2017年的这一天,校园早已是人山人海,520嘉年华俨然成为一场永不散场的青春大趴;
今年2018年,南艺采取了网上抢票制度,引爆抢票大战,抢票平台高峰期最高每秒12.38万次的访问量。机场安检般的安保措施,保障了嘉年华的绝对安全和观展体验。嘉年华还与“2018南京创意设计周”深度融合,一同开幕,成为南京今夏最热话题。
对于南艺学子来说,520嘉年华是一次毕业大秀,而对于对南艺和这座城市来说,520嘉年华是“一校展演,全城盛宴”的艺术party。不断升级的520嘉年华之夜,见证了南艺师生的热情与创意。以下,我们来听听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对于嘉年华的见解,并且走进展演现场,感受520的热度。
艺术网:刘院长您好。这已经是南艺连续第三年选择在520这天举办毕业展演嘉年华。今年的嘉年华与2016、2017年度的嘉年华相比,有哪些特点?
刘伟冬:今年的系列活动集中概括起来,有以下6个亮点:
首先,开幕式是既有内容又有内涵的“宴中宴”。今年的开幕活动是“2018南京创意设计周”及“2018南京艺术学院520毕业展演嘉年华”的联合开幕式。作为历届嘉年华标志性活动的开幕式,不仅延续体现我校综合艺术院校特色的活动打造宗旨,推出多个跨界、融合的开幕秀节目,同时也有中泰两国“丝路音乐人才培养与交流项目”、“南京高校创意产业联盟”、“青年梦想家计划”等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体项目正式落地揭牌。
Mr. SAYUMPORN KASORNSUWAN、俞锋共同为“中泰丝绸之路音乐人才培养与交流项目”揭牌
胡万进、管向群为“南京高校创意产业联盟”揭牌以及为“青年梦想计划”梦想空间授牌
亮点二,南艺美术馆及各学院展厅,千余件作品组成综合大展。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设计、传媒毕业作品联展为主体展览,并邀请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英国摄政大学、英国曼切斯特城市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丹麦VIA大学学院等多所国外院校联合推出学生作品展,共计千余件作品共同组成一场综合大展。
美术馆展览现场
亮点三,校园各空间活动天天有看点。今年的嘉年华推出活动近百场,校园美术馆、实验剧场、音乐厅等展演空间天天有看点。以南艺师生为核心创作展演力量的数十项展演作为前序活动为嘉年华强势预热。从5月20日至22日三天,除综合大展外,来自泰国艺术大学、东京音乐大学的艺术家们还和我校师生联袂推出高水准的交流音乐会、大型时装秀、中德法三国电影展映、小剧场话剧、浸没式环境戏剧、朗诵会、年画现场制作、环境舞蹈、流行音乐演出炫彩亮相,大型装置及雕塑等与遍布校园展演空间的各项活动相映成趣,40项活动合力将本届嘉年华推向高潮。作为扩展活动,近20项活动将一直持续到五月底。
大型户外时装秀
亮点四,学术论坛。讲座——中外专家、学者发出“学术声音”。作为本届活动的新增板块,不仅有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泰国等国大使、领事出席国际教育合作论坛,还有Hong Ly南艺巡讲、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万素舞剧创作研讨会、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接触校友创新论坛等多个论坛,汇集行业著名专家、学者研讨发生,在学术层面提升活动水准。
亮点五,设计营商日、艺术品拍卖会——企业、社会买家现场购买精彩创意,促进优秀项目和团队落地转化;创意集市进驻大型商业空间。此次,我们邀请数十家企业进入营商日活动现场当场竞购,挖掘有转化潜力的创作设计项目,推出实力创业团队,对优秀项目及团队促成落地、转化,进入市场;艺术品拍卖会上,公众将有机会以亲民、接地气的价格拍得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同时,我校从各学院精心遴选的创意产品集结成大型文创产品集市进驻河西金鹰世界。
亮点六,线上嘉年华与线下活动互动狂欢。今年我们与江苏交广网、江苏卫视等媒体合作,让观众通过广播,网络直播平台等多种传播方式直击活动现场,使得嘉年华展演活动进一步突破空间与时间局限,让无法身临现场的观众也能共享艺术盛宴。
艺术网:本届嘉年华活动继续向社会免费开放,但是需要在网上实名制抢票,每天中午和晚间放出的几千张校园票在不到一分钟就被“秒杀”,可谓一票难求。而且嘉年华当天也出动了大批警力,进入校门除了一定要持身份证和校园票外,还要进行非常严格的安检。
刘伟冬:第一届嘉年华正好遇上了下雨,但总体效果很成功。我们本来只想办一届,但是广大师生反应很热烈,很积极,社会也给予了很高的正面评价。所以开会时,大家讨论决定继续办下去,使其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第二年,我们做了精心设计,把各个学院、各个学生最精彩的作品展现出来,但没有料想到气氛竟然那样火热,当晚一下子进入了7万多人。人太多了就会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去年就提早关闭了校门,只准出不准进。
2018年度的毕业展演嘉年华实施了严格的安检
对于学校来说,我们只想把最精彩的部分呈现,原来的安保意识不够强。后来南京市政府、鼓楼区政府都很重视嘉年华的盛况,希望南艺好好规划。所以今年,520嘉年华还与“2018南京创意设计周”合二为一。也是为了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两落地、一融合”的部署,发挥南京六朝古都得文化底蕴,发挥高校科教人才资源优势。“2018南京创意设计周”以“创青春、赢未来”为主题,为青年创意者提供机会和舞台。
南艺作为中国艺术教育的百年老校,不仅是高等艺术人才培养的平台,更应该成为这座城市美育教育的窗口。因此520嘉年华也被当做南京西城区的文化盛典,与东城区的森林音乐会并列。我们也希望通过嘉年华,把教学成果推向社会,让社会来检阅。
南艺地处主城区,校园完全对外开放,不需要领票。美术馆、音乐厅,几乎所有展演都向市民免费开放,甚至一些教学区域也开放,体现了南艺的开放态度。因为有社会效应,可以传播正能量,所以纵使面临再大的困难也要迎头而上。艺术院校一定要持续对外开放,所谓“提高公民的修养和素质”不是一句空话,但是如果没有积累,没有持之以恒地去做实事,就会沦为一句口号。这就如同公益广告,只要不断地播出,就会慢慢地提升公民的素质。
南艺百岁泉广场
艺术网:去年南京嘉年华不少毕业作品被破坏,美术馆门前的草坪也被踩坏了,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刘伟冬:毕业展和博物馆的展示方式不一样,博物馆有玻璃橱窗或者一米线,而我们更希望体现一种融合。有些市民,特别是孩子,看到好的作品,会情不自禁触摸一下。但我没有任何责备观众的意思。去年,网上流传着“我们都欠南艺一个道歉”的说法,我觉得不存在道歉,一方面,通过事件可以让公众知道,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场所不应该动手,除非是可以动手的互动装置。另一方面,今年我们也吸取了教训,相应进行保护。
曾经,我们种在校园内的花被偷了,有人建议掉监控录像彻查,我说不需要调监控,接着再种上,后来就不再被盗了,公民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
往届520嘉年华现场
艺术网:南艺毕业展是如何从一场接一场的展演变成一场全城狂欢的嘉年华的?您是怎么看待集中在520一天同时展出的?
刘伟冬:我们只有一个美术馆,以前毕业季的展出顺序先是美术学院,再是设计学院,接着是传媒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一场接一场展出,布展时间就特别长。现在的作品不止于架上绘画,有很多装置、影像作品,布展撤展费时费力,布展需要花两三天,展出一周就要忙着撤展,展示效果不够好。因此我们考虑到放在一起联展,把美术、设计、工设、传媒等学院的一部分优秀作品放进美术馆展示,这些二级学院也有自己的展示厅,余下作品可以在各学院展出。如此,展陈时间就可以更长,节约了资金,效益最大化,让更多人看到。
嘉年华成为校园品牌后,市民和专业院校师生来参观的很多,学生更重视毕业设计了,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学校,也来自社会,还来自自我要求。各个院系之间也暗地里有了竞争意识,要拿出最棒的作品。
艺术网:你怎么看待今年的毕业创作?整体给予怎样的评价?
刘伟冬:今年的作品整体很满意。以设计学院为例,在布展搭建时候那种积极投入的工作热情,就很打动人。艺术最大的天敌是麻木,没有热情就做不了艺术家,我最怕学生死气沉沉的,有展览也懒得看,平时宅着,吃饭也是订外卖。我常常对孩子们说:“不欣赏美的人是创造不了美的”,首先要能分辨好坏,才能创造美。死气沉沉肯定不行。
艺术网:从嘉年华的展出上看,设计、工设、传媒学院的作品越来越“抢风头”,各种声光电、互动装置、全息影像,展示形式活色生香。而美术学院的作品就安安静静地放置在美术馆的二楼,您怎么看待这种展陈方式?
刘伟冬:学校要兼容并蓄,允许各种观念、各种表现方式。美术作品,无论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展陈方式都是比较传统,比较学院派的,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去和别人比,只要作品精致化,能够沉淀下来,追求卓越,就是优秀的。而设计作品更多带有交叉性、实验性,涉及到多元的观念、材料、新技术。当然美术作品也可以有实验性,但是学院主义的绘画还是要保持精致,表达一种内在的品质。
户外灯光装置
艺术网:嘉年华已经持续办到了第三届,您对嘉年华有哪些更多的期待?
刘伟冬:嘉年华的内容将越来越丰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安全系数越来越高。本届嘉年华在2016、2017两届的经验基础上,与“2018南京创意设计周”深度融合、合作,在活动的时间、空间、内容上全方位整合南京市及我校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艺术盛会,并使其成为南京市的“文化名片”。本届嘉年华过后,我们还要反思,既然是一件好事,就要努力办得更好。
艺术网:谢谢。
上一页 12345678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520毕业嘉年华,毕业展,南艺,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520毕业嘉年华 毕业展 南艺 刘伟冬 南京艺术学院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