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陈海:一眼洞穿没意思_心灵对话方为正道_深圳美术馆广州美_抽象展出作品

编辑:梁侨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海爷”来深圳开展了!日前,“抽象与真实——陈海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举办,而“海爷”,是广州美院陈海的

  “海爷”来深圳开展了!日前,“抽象与真实——陈海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举办,而“海爷”,是广州美院陈海的学生们对他一贯的称呼,之后这一称呼慢慢在艺术圈弥散开来,这一称呼一方面印证着学生们对这位充分尊重他们自由的老师的喜爱,另一方面是圈内人对海爷一贯真诚、爽快性情的赞赏。

酷酷的“海爷”

酷酷的“海爷”

  此次是艺术家首次在深圳办展,共展出陈海近十年来的数十幅作品,风格鲜明,自成系列,与早期超现实主义画风俨然有别。在偌大的展厅中,尺寸不一的“楼兰系列”占据了大半的空间。

陈海与前来参加展览开幕的嘉宾合影

陈海与前来参加展览开幕的嘉宾合影

“抽象与真实——陈海作品展”展出现场

“抽象与真实——陈海作品展”展出现场

“抽象与真实——陈海作品展”展出现场

“抽象与真实——陈海作品展”展出现场

  出生于海南,一路披荆斩棘考到广州美院的陈海,可以说是阅历颇丰,出国的经历又使他深受德国艺术家基弗尔、西班牙艺术家塔皮埃斯的影响,表达方式也经历了从苏派写实风格、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到抽象表现风格的转变,对于抽象,陈海坦言:如果一个确定了的形象摆在那儿,一目了然,很没意思;但若捉摸不定,岂不给观者更多的空间?

楼兰夜话NO.44 布面油彩190x145cm 2006

楼兰夜话NO.44 布面油彩190x145cm 2006

  不论陈海的风格经历了多少次变化,在探索过程中有多少次转弯的节点,他的创作始终围绕风景展开。他的风景从来都不是纯粹的风景本身,而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个性化视觉表达。

  他在创作中极尽可能,甚至加入咖啡渣、布条、铁丝、黏土等非艺术材料进行试验,制造出独特的肌理效果,形成了极富个人语言特色的绘画风格。他以精湛技艺和人生智慧,将自身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外化为诗性的表达,为中国油画的当代探索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实践。

楼兰夜话 NO.64 布面油彩190×145cm 2006年

楼兰夜话 NO.64 布面油彩190×145cm 2006年

  “创造淡远,创造华丽,创造出水光云影,摇荡碧虚,抚玩无极,追寻已远的境界,一直是陈海教授数十年以朗净之笔在画布上孜孜以求的。他一面俯仰自然的风烟变幻,一面细察形式的纤质幽隐;他画中那种人与风景相望、相守、相生的境域,让绘画成为了一个独立于自然之外的自给自足的世界,一个人们就像沉浸于自然美景中那样也能沉浸于其中的艺术世界。”这是艺术理论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对陈海作品的评价。

陈海在展览现场

陈海在展览现场

  “陈海的作品不仅表现出深厚的造型功底,并且显示了其敏锐、细腻的艺术洞察力,使观者体会到了什么叫“厚积薄发”。他对艺术一直保持着一种真诚、坦率、谦逊、毫不做作的态度,这是当代艺术家中最难得的一种品质,它不仅使他的艺术赢得了真正的观众,也使我们懂得了艺术在生活中未来的意义。”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黄专曾如此评价陈海及其作品。

陈海与前来参观展览的朋友合影

陈海与前来参观展览的朋友合影

  艺术网:这次主要展出的“楼兰夜话”系列可以说在您的艺术历程中,将抽象推向了高峰,与早期的写实的、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有着明显的不同,我很好奇这批作品的创作源泉是什么?

  陈海:极少有艺术家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把自己固定在一成不变的某种形式里。事实上,绝大多数艺术家会因时代的变迁、阅历的丰富、体会的改变及知识的更新而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选择不同的、适合于自己的艺术表达形式,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出嫁之前》 布面油画 95x70cm 1985

《出嫁之前》 布面油画 95x70cm 1985

《困惑》 硬纸板油画 158x120cm 1989

《困惑》 硬纸板油画 158x120cm 1989

  我热爱大自然、酷爱旅游,对人与环境的关系一直高度关注,几十年来一直以各种手法去表达对大自然的爱。面对大自然,人类是多么渺小,艺术家能做的事也是极为有限的。我总希望通过画面有限的色彩和极少的形态来反映深刻的象征意义。至于选择了抽象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则是与具体事实无关的一种表述方式而已,并非是某种主题式的叙事,也不希望观众对题入座,只求有心灵上的对话

陈海在雪中写生

陈海在雪中写生

  我一直强调油画的触感品质,注重精神的表达,一直在探索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发生的某种关系,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尽可能以最有感染力的方式去诉说。我认为一幅有生命的作品首先必定蕴藏着某种运动与不安,并且能透过表层直达内心。

楼兰夜话NO.508 2016 布面油彩40cmx50cm

楼兰夜话NO.508 2016 布面油彩40cmx50cm

  艺术网:我看到此次展览很独特的一点是关于画框的处理,它的色彩选择、搭配上,似乎经过了特别的处理?

  陈海:因为之前参加各种展览,画框都没有固定的规范,所以我这次想统一一下。我专门去定做了木线,这种木线很简单,你爱定多宽多大都可以,里边先做一条窄的凹下去的道,营造一种空间深度的感觉。然后我再买了钉枪、切割机、锯子,全都是我的学生们与我一道亲自制作的,这样整体就比较协调。而画框的颜色,我只选择了深蓝和天蓝两种,在画框上还会穿插一点红色或橙色,与我的画面有某种共鸣与互动的统一感,这样反而有一种跳脱的活跃感,事实证明我的设计基本上是靠谱的。

此次展出的作品

此次展出的作品

  艺术网:您曾经专门撰文写过法国艺术家塔皮埃斯,他对您的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陈海:当然,塔皮埃斯是我很推崇的艺术家,二十年前我就专门写过文章探讨他的艺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法国进修的期间就被他的作品深深打动,使用非艺用的材料及非常规的表现手法,往往能达到有些传统绘画手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与作用,对我后来的创作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我并不希望人们关注作品只是因为材料或形式上的表层东西,抽象艺术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制造感情的方式,因为其常常蕴含着某种不安、冲突、挣扎。一个抽象艺术家往往在他浓烈的画面色彩背后隐藏着一颗孤独的灵魂。

楼兰夜话NO.101  2012 布面油画 60x50cm

楼兰夜话NO.101 2012 布面油画 60x50cm

  艺术网:我在采访前看到这么大面积的展厅,您带着学生和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一起布置,您是按照什么思路来组织的?完成之后的效果您满意吗?

  陈海:这次的策展是深圳美术馆,但馆方给予了我很大的自主权力,令我可以很从容地思考并梳理整个展览的思路和脉络,确定了以“楼兰夜话”系列作为本次展览的主线,这样的展示效果就会比较单纯、清晰。虽也选了部分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但也仅仅是作为呈现艺术家整个创作脉络的补充,希望有助观者对艺术家创作的一贯探索及表现的了解。本次展出的作品尺寸有大有小,小幅作品容易让观众置于体验之外,而大尺幅的作品会产生一种与观者直接的交流,把观者带进画中。另外,在灯光处理上,有意识地把灯光强度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希望较弱的光线会有一种冥想的氛围,而那些强烈的大色块从环境中凸显出来,仿佛是浮在空中,我觉得基本上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了。

夜话 NO.5 80X60cm 布面油画 2004

夜话 NO.5 80X60cm 布面油画 2004

  艺术网:您当年是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上广州美院的,画画是您从小就比较明确的追求吗?

  陈海:那时候还只是小文青的一种爱好而已,跟弹吉他一样,觉得这样比较有才气。上大学前,我在工厂,下了班就跟一帮朋友去写生,基础也是那个时候打下来的。但当时目的很简单,就是陶冶一下性情,让生活丰富一点,很多以后的东西都没有计划,已不抱幻想,包括上美院。

1992年广州油画双年展:(前排左起)陈 海、王林、曾浩(后排左起)潘雷、王维加、胡赤骏、邓箭今

1992年广州油画双年展:(前排左起)陈 海、王林、曾浩(后排左起)潘雷、王维加、胡赤骏、邓箭今

  当年广美的招生小组到海南来招生,招生最后一天6点钟截止,我5点钟才去交作品报名。当时很迟疑,因为几个朋友讨论觉得报了也是白报,我们肯定是陪跑的。没想到,那个招生老师看了我的画,说晚上把准考证给我,我一乐:还有点希望噢!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还有机会可以读大学,简直是天上掉馅饼。那种感觉你们后辈可能都很难想象。生活是艰难的,学习资料很缺乏,图书馆的资料非常有限,但对我们来讲都是宝贝。图书馆7点半开门,我们常常拿着馒头,7点钟就在楼梯那里站着等着开门。那时候或多或少有些理想主义,常常想着如何为美术事业做点贡献。

  1995年,陈 海、范景中、邵宏在杭州

1995年,陈 海、范景中、邵宏在杭州

  艺术网:我听到您的学生们会称呼您“海爷”,感觉很没有距离感,你们师生间的相处是否一直很放松?

  陈海:是的,我一直认为距离感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说明你跟学生的沟通不通畅,不利于教学上的交流。虽说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是三十年前的一个决定,但这个职业的好处却是能使人不断鞭策自己,及时积极主动更新知识、体会,掌握更多的技能,不被时代所抛弃。而尽可能地了解年轻学生们的想法并有效沟通方能做一个合格的教师。虽说我已不再年轻,但是,传授或是与学生们分享、共同探究艺术的无限可能,激活学生们的独立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则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


关键字: 内容标签:深圳美术馆,广州美院,抽象艺术,陈海深圳美术馆 广州美院 抽象艺术 陈海
下一篇:刘伟冬:南艺用520嘉年华之夜,郑重挥别_520毕业嘉年华_毕业作品美术馆||上一篇:九重红门寄言2028:中国美院2018毕_中国美术学院毕业_象山动画美术馆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