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瘦铁家属向中华艺术宫捐赠钱瘦铁印谱
近日,“铁骨丹心”钱瘦铁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展出,共呈现馆藏作品89件,内容涵盖山水、花鸟和人物,不少作品为首次展出。10月12日下午,在“钱瘦铁艺术作品展”学术研讨会上,钱瘦铁家属向中华艺术宫捐赠其印谱,收录了其60年代精品力作,为今后研究钱瘦铁金石艺术提供了范本。
“铁骨丹心”钱瘦铁作品展
钱瘦铁是我国近代书画篆刻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家,是继吴昌硕、齐白石之后,变古出新的又一人。其绘画影响了后来一批艺术家,如程十发等,但艺术价值却被后世所忽视。本次中华艺术宫举办的展览,便是对钱瘦铁艺术的一次重要回顾,意在探索他为上海美术乃至中国传统绘画拓展出的更为深广的艺术内涵。
“丹青”是表象,“铁骨”是核心,不管是从艺术还是人生,“铁骨”一直贯穿钱瘦铁的人生。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介绍,“在梳理海派文化中,钱瘦铁是其中重要人物。通过本次展览希望来再印证和弘扬钱瘦铁的艺术价值。”他既追古,但作品中生涩、不完善的“开今”尝试,也许是钱瘦铁对自身性情和生存际遇的流露。
研讨会现场
艺术家江宏表示:“钱瘦铁是上海海派典型的文人画代表,他的篆刻、书法、绘画以‘雅’为主。但在海上画派名家辈出的时代,钱瘦铁为什么能保持自己的风格,也是研究文人画的重要议题。”
从本次展览的作品可以看出钱瘦铁艺术的高度。研讨会上,艺术家萧海春理解,钱瘦铁在作品中是对时代的真性情表达,而其一批描绘新时代的绘画,更具创意,“中国画的精神是文人意趣,如何从不同时代文化中截取其中一段,以现代人的理解发掘、发展,是需要思考的。”
邵琦教授也直言,“欣赏钱瘦铁的画有道门槛,当我们文化提升到精神需求层面,钱瘦铁的艺术便应运而生,让大家重新看到其价值。”
鹰击长空 103x91cm
艺术评论家、策展人石建邦认为,钱瘦铁艺术道路上的启蒙,得益于郑文焯、吴昌硕、俞语霜三位前辈的指引。更难能可贵的是,钱瘦铁能将古人的传统“为我所用”,绘画不拘一格。
海派文化的精髓在于融汇古今中西,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武觉得,“钱瘦铁在此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表现方式,才进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存在。”
红枫小鸟 33.5x43cm 20世纪50-6-年代
钱瘦铁对程十发艺术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程十发艺术馆也曾研究钱瘦铁艺术。程十发艺术馆陈浩博士提到,当时研究点围绕钱瘦铁与20世纪上海绘画关系、程十发以及与松江的关联。“其性格决定了绘画气象,体现出铁骨的中国画家品质。而强劲苍茫的海上画家一脉,为20世纪中后期的海上百年带来不一样的印象。”
墨笔山水 139.5x69.5cm 1963年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乐坚从七八年前开始关注钱瘦铁,从与钱瘦铁有交集的老画家、好友、藏家处研究其作品的特点。他透露,后续画册出版为让读者对钱瘦铁作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将会从其“山水特点,率性的花鸟、书法之作等方面详细梳理。”
“本次展览是对海派精神的重新打造”,澎湃新闻艺术版主编顾村言认为,“钱瘦铁的作品借鉴金石篆刻,以画为寄,凸显文人之骨,重铸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山水 66.5x33cm
展览现场,除了陈列钱瘦铁作品的出版物和滚动播放专题片,帮助观众理解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书画,篆刻,钱瘦铁,,绘画,中华,海派,上海书画 篆刻 钱瘦铁 绘画 中华 海派 上海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