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衡水10月31日电 (崔志平 刘云松)10月31日下午,第五届全国刻铜艺术同仁(衡水)雅集暨东明美术馆揭牌仪式在河北省衡水市东明古玩城举行。冀派刻铜艺术传承人、著名刻铜....
关键词:衡水 河北 艺人 现场表演 艺术 冀派刻铜“没文化呗,要是有文化,谁干这个啊。”60岁的张庆来说得谦虚,但他并没意识到,这门近乎失传的手艺,现在其实是很“前卫”的文化——手作总是慢的,而这个时代,慢,是奢侈的。张庆来的制....
关键词:藤椅 失传 千元 技艺 把好 面临 成本中新网博湖1月5日电 (史玉江 王陆斌 杨建军)经20双巧手、90个日日夜夜,耗费1000余枝芦苇和50公斤胶水制作的《十二木卡姆》芦苇画,日前初装完成。该画长有2.20米,宽1.60米,整个....
关键词:传诵 芦苇 工艺画 文化 新疆维吾尔族 十二木卡姆本报记者 林雨晨/文 徐艺杭/摄
下沙有不少企业开设了工业博物馆、体验馆。它们对外免费开放的,成了企业的对外宣传平台,成了中小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暑假快到了,....
在一个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仍有人靠着一锤一锤的敲打,用一周、一月、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打造”一件铜器。近日,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西关打铜师傅卢俊成用一年时间打出一把铜包....
关键词:包银 打出 师傅 西关 卢俊成梅岭佳园的窦银宽师傅退休后喜欢做木工,近日他用木头的边角料做成一把宫廷圈椅,没用一根钉子,没用一点胶水,椅子古色古香,厚实精致,成为小区一“宝”,老邻居们争相来欣赏,都夸比买的....
关键词:圈椅 边角料 木匠 扶手 宫廷 做成 段料接成圈背中新网兰州6月19日电 (杨娜高莹)从雍容的菩萨到柔美的飞天,无一不在陈宜江的剪刀下变得栩栩如生。将敦煌壁画变成剪纸作品,陈宜江是第一人。
神态安详的千手千眼佛,是陈宜....
春秋战国时的战车是什么样的?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有着怎样精巧的结构?独轮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的房车和国外的有什么不同?宋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究竟有多少种车……中....
关键词:消防车 还原 清明上河图 古代 男子套色仕女剪纸《宫扇美女图》。刘江瑞 摄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扬州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扬州剪纸,以四时花卉见....
走进老城区二郎庙北巷“德翠园”,满眼尽是青翠。两层的楼房,楼下院子和楼上平台摆满了盆景,100多盆盆景,样式各异,或古拙苍劲,或飘逸轻盈……堪称一个私家盆景园。
100多盆盆....
这是画在石头上的
近段时间,石头画在网上走红。芜湖手工艺人安小龙更是别出心裁,将其制作石头画的步骤拍下,认真编辑出版了《石头彩绘好有趣》,成了当当和京东的“抢手货”。....
袁茂林正在进行城南古民居胜迹图的创作。 袁茂林正在进行书刻创作
在公交43路鼎新路站站台附近,一处粉刷一新的老宅外,常常能看到一位手捧颜料专心作画的老人,小桥、流水、....
磐安“织娘”,巧绘《十八仕女图》
55岁的磐安县“织娘”胡红芳花费一年时间,以《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以及六位侍女为原型,用手中的105种彩线,绣出了巨幅十字绣作....
7月27日,在登封白坪乡石门村的王爱知家中,一幅装裱好的《清明上河园》十字绣被缓缓展开,长度竟然连接整个院子。今年46岁的王爱知说,这是她花费3年时间才绣好的。
刘俊苗 刘....
图为香港世界记录协会认证的“世界上最早的精微内画首饰组合”。崔志平 摄
中新网衡水4月23日电(记者 崔志平)连日来,姜文春一直在与中新网记者讨论他两套精微内画作品的....
10月20日中午,德昌县城,曲木阿芝莫在家中专心缝制彝族服饰。
曲木阿芝莫是德昌县彝族服饰手工纺织传承人,从12岁就开始彝族服饰手工制作,经过32年的奋斗,如今她每年至少制作....
故宫博物院在建院九十周年之际,推出“石渠宝笈特展”之后,于2015年9月25日再次举办特展——“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展览于神武门展厅展出,共设十一单元,展出了包....
关键词:修复 个月 名师 书画 破洞 孙承枝 五牛图在故宫博物院刚刚开展不久的“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上,一件“仿灵芝硬木炕桌”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除了造型优雅、韵味古典以外,天马行空的创意也让不少行家叹为观止。人....
关键词:兴和 炕桌 硬木 灵芝 传人 修复近日,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吴淞社区89岁的老裁缝黄理清家迎来了无数客人、专家,社区居民也好奇地前往一睹失传的双边绲水乡服饰如何在他手中“复活”。
经过前期积极的筹....
图为杜峻作品 杜峻学生供图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10月21日电 题:内蒙古篆刻家杜峻的艺术之路:愿刻铜技艺更好传承
作者:张瑾娴
什么是艺术的魅力?或许它就是这样的....
图为许建康和他的作品。刘理政 摄
中新网南阳10月21日电(韩章云 刘理政)今年75岁的许建康已经是家族第五代手工古匾(又称匾额)的传人,从明代末期开始,由这个家族制作的传统....
上了年纪,人难免会追忆往昔:年少时遇到的人、碰到的事、见到的物,以及那些深深刻在脑海里的一切。70岁的戚宝华是杭州江干九堡供销社的退休职工,在古稀之年,他却用一种常人无法想....
关键词:水笔 木匠 物件 描绘 模型 作出中新网重庆11月28日电 (蒋青琳)素有“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美誉的夏布,曾在南方地区红极一时,但近年来由于工业纺织面料的普及,只剩下少数地区还在手工织造夏布,....
关键词:夏布 重庆 传人 技艺 传承 复活 千年 民间十字绣,是不少家庭妇女闲来无事打发时间的一个爱好,然而在泸州合江,46岁的刘帮玉最近绣成了24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刘帮玉说,这是与自己的5年之约,如今,图已完工,她正在寻找一家信....
关键词:万元 耗时 大姐 清明上河图6个月织出“蒙娜丽莎的微笑”
首次搬出超大型织机、采用“逐层异色”染织——
织锦工艺再现油画技法
文艺复兴时期,为了表现蒙娜丽莎神秘而美丽的微笑,达·芬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