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西关打铜师傅卢俊成一年打出一把铜包银壶(图)

编辑:秋痕 来源:金羊网
 
在一个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仍有人靠着一锤一锤的敲打,用一周、一月、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打造”一件铜器。近日,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西关打铜师傅卢俊成用一年时间打出一把铜包

在一个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仍有人靠着一锤一锤的敲打,用一周、一月、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打造”一件铜器。近日,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西关打铜师傅卢俊成用一年时间打出一把铜包银壶,这把壶借鉴日本名家山田宗光的作品,被行家称为“有过而无不及”。而在采访中,卢俊成告诉记者,他其实是在中年才转行打铜,但他堪称“铜的情人”。
  ■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文/图
  ■卢俊成的铺子里放满了铜器,其中就包括最新力作铜包银壶。
  2008年以前经历与打铜无关
  坐在一间古玩簇拥的不足十平方米的小铺内,用铜壶泡一壶年代久远的普洱茶,这位50多岁的西关打铜师傅,边喝茶边对用铜壶泡茶的好处娓娓道来,看起来更像收藏家——这就是卢俊成与新快报记者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卢俊成自称“铜的情人”,其实,他是半路出家,直至2008年才开始研究打铜工艺,从事这个职业。而在此之前,他的经历与打铜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他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在中山大学修读过EMBA,当过教师,做过业务员,甚至还在政府研究机构从事过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
  人到中年改行打铜,做一名手工匠人,卢俊成说,目的不在于挣多少钱,而是想传承、发展这门传统工艺。他本是西关人,父亲是手工艺人,他从小就受到熏陶,喜欢做手工。“打铜”是他埋藏内心多年的爱好,在遇到一些西关打铜师傅后激发出来,机缘巧合之下实现小时候的梦想。
  谈话间,卢俊成拿起一个铜壶,用手掌摩挲着其上的雪花,他告诉新快报记者,这些是锤打的印记。做一个铜壶要挥锤十万多下,才能将一件铜板变成一件器皿。
  打铜是一件需要静心专注的事情,他乐在其中。由于痴迷于打铜,他曾在制作出一件特别精美的铜壶后,兴奋得抱着铜壶睡不着,并把铜壶称为“小情人”。他还让同行称自己的绰号“铜的情人”,“以示对自己的鼓励”。
  仅凭一张照片制出精美名壶
  近日,卢俊成花了一年时间制作的铜包银壶终于出炉,而它,是借鉴日本明治时期的金工大师山田宗光旧作而制作出来的。山田宗光制作的海波纹铜包银壶目前的网拍价格为60万元至70万元,业界曾描述其为“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去年,卢俊成在友人办的展会中看到了这把名壶,提出拍照的要求。“本以为朋友不会答应,因为朋友知道我也是做壶的,大家都说‘不怕,没有人可以做得到’。于是我就给这把号称顶级工艺的铜壶拍了照。”卢俊成说,由于日本的铜包银制作工艺在行内被描述得出神入化,他拿着这张照片念念不忘,想做一把这样的壶。于是仅仅根据一张照片,他花了近一年时间构思、设计,并和打铜师傅反复沟通,开始制作自己的作品。
  “铜包银,是将铜、银两件一起打,由于两种金属的延展性不同,需要将其锤打到完全贴合,非常难。打一件铜壶要锤10万下,打铜包银要花多一倍的工夫。而且打磨这么薄的金属,稍微不贴合就容易破裂,功亏一篑。”卢俊成说,他和师傅们最终用了一个多月的锤打,打出了这把铜包银壶,而且在颜色和细节上也做了处理,坊间行家和收藏者评价,这把壶比起日本铜包银壶更加美观,它也成了卢俊成目前最宠爱的“情人”。
  不求量产不用机械不讲速度
  卢俊成拜师学艺,先后跟随几位西关打铜师傅学习,其中一位是专注打铜鸟笼的梁伟贤。梁伟贤于20多年来制作了11个无焊接紫铜鸟笼,其中5个已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他告诉新快报记者,他之所以让卢俊成当传承人,是因为卢俊成对手工兴趣浓厚。
  如今,卢俊成也将技艺传授给他人。他发掘、维系了一帮传统手工艺人,用很多时间反复和这些打铜师傅沟通,向他们传递最新的理念,并要求他们把自己的设计图样变成实物。“我不求量产,不借助机械,不要求师傅一个月要做几把壶,反而反复叮嘱师傅不要做得太快。”卢俊成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包银,打出,师傅,西关,卢俊成
下一篇:大师制成清乾隆“缂丝十二章龙袍” 耗时两年多||上一篇:巧木匠9种边角料做成宫廷圈椅 5段料接成圈背扶手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