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吴蔚:诗性的凹凸与虚实_深圳-雕塑-创作-参加-清华大学-虚实-阴阳

    分类栏目:艺术融合

    条评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厅现场作者自述2019年5月8日早晨不到6点我就在路上了,今日是布展日。抬头望去,天气还算不错,有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厅现场

    作者自述

    2019年 5月8日早晨不到6点我就在路上了,今日是布展日。抬头望去,天气还算不错,有一丝惬意之感,低头一看,大家都在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对待每一件作品,为的是把最适合的作品放在最适合的位置打上最适合的灯光展现出最适合的氛围。

    此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我展出了八件作品,部分作品是今年完成的,部分作品在2018年的版本上有些调整。我对于毕业创作的思考,可以追溯到五年前的一些感受。翻制模具时的一些灵感促使我对创作语言不断探索,从近五年来的创作便能清楚的看到我的思路和脉络。我当初的想法很简单,仅仅想先琢磨一些较为不同寻常的形式语言,之后再去表达内容。随着时间推移,创作数量的积累,现在回过头看,有了极强的脉络感,梳理作品也变得容易些了,这也有助于创作的不断深入,艺术思想的不断完善,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和研究方法。

    八件作品,三个方向,都是围绕正与负、凹与凸、虚与实展开,既像是对近5年创作思考的总结,又像是重新开启了原点,才刚刚开始像四周延展、辐射。

    在阴阳之间谋划静谧,在虚实之间寻求气韵,用生活滋养创作,用实践推导理论。主要探索传统文化现当代语言转化,近年来致力与雕塑造型中负空间与正形的研究。                                                

    最新作品

    《云•行》  260x40x45cm  玻璃钢、木头 2019年

    《云•行》 局部

    《云•奔》  160x35x45cm  汉白玉 2019年

    《云•奔》 局部

    《云•拥》  150x40x45cm  汉白玉 2019年

    《云•拥》合并

    《云》系列有三件作品,分别诠释了云的不同状态,在作品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去赋予“云”情感,《云·奔》模拟奔跑的势态来与云的形态结合。《云·拥》模拟了相互拥抱的状态,从原始、完整的云的形态中分离出两个形态。《云·行》模拟了人自由行走的趋势,以较为舒展的姿态进行云形态的创作。

    吴蔚希望在雕塑造型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运用正形与负空间形态转化,表现出云有正负,云有阴阳的辩证关系。表达“阴阳和合”的艺术观点,同时也体现着中国阴阳观念的哲学思维。“阴阳和合”中的“阴阳”是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及其内涵的两种力量,“合”意为“阴阳相接”,即阴阳汇合。汇合的前提是“和”,核心是阴阳协调、阴阳交融。因此,在创作中以正形形体暗示阳,以负空间暗示阴,正负结合彰显阴阳合和。云的凹面中依然是凹面,负中有负,强化了负空间的作用和效果。

    制作过程

    首先创作出负空间与正形后翻出模具,接着在模具上制作正形云纹,然后再将其翻制,最后便会呈现出凹面中的凹面,双重凹面负空间便形成了我新的创作,算是负负得正吧。

    《轻浪拂沙》70x15x15cm 铜 2019年

    用沙滩与海浪的造型进行创作。造型上,正负转化寻求凹与凸的变化;肌理上,寻求沙滩的“糙面”与海浪的“光面”做对比,此次对负空间的探索中注重解决“里”与“外”的衔接,破除“里外”的分界线,让其更加整体。

    《听》45x30x92cm 铜 2019年

    《听》 局部

    《听》表达了本人生活中一段时期的状态,不断地聆听别人的意见,不管是关于生活、专业或是工作等,都在聆听着各类朋友、师长的建议,这件创作正是表达了这种聆听的状态,此创作更多的是表达接收、听取意见的状态,但另一方面捂住的耳朵是理性地抵挡某些声音,在汲取他人养分的同时,保持着,我还是我。

    《天•地》 吴蔚 102x35x35cm 铜 2019年

    《天•地》 局部

    《天•地》灵感来源瞬间的感悟,2018年吴蔚随导师走访了李伯安先生的妻子张岱老师,了解了李伯安先生生前很多事迹。他提到在看到了那张巨幅画作《走出巴颜喀拉》第十部的末端部分,对天葬的场景有了更深的感触,尤其是尚未画完的那无数的秃鹰在啃食尸体的场面,让他联想到画到此处李伯安先生脑部缺氧倒下了,再未起来。使他有种身在天堂、地狱、人间来回穿梭的感觉。

    他脑海里浮现的形象就是《天•地》的形象,像是在祈祷天神,渴望一些什么,同时又无条件的敬畏大地。有一种无法挣脱命运的无奈,也有尊敬着它,怀着遵守某种规则钢铁一般的心。

    《我认为•我认为》260x40x180cm 不锈钢、老木头 2019年

    《我认为•我认为》 局部

    《我认为•我认为》 局部

    《我认为•我认为》 局部

    《我认为•我认为》 局部

    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两个自己在内心发出不同的声音,一个是激进的、主观的、感性的、具有攻击性;另一个是客观的、理性的、保持着安静的状态。作品将这两个内心人物的对峙进行物像化。底座设置为独木桥的形态,隐喻人不管做哪个决定,都无法后悔,就像行走再独木桥上,必须要一直向前走。不锈钢材质代表着“有攻击性的我”,它更刺眼,老木头材质代表着“较为安静状态的我“,更有温度和静谧的感受。

    人物系列的创作中,在语言的追求上,寻找形体间的呼应关系,寻求虚实相连,气息贯通,这是我近期的关注点。

    《(我是,你是?)(我是?你是。)》吴蔚 400x104x100cm

    老挝大红酸枝、光敏树脂、板材、松木 2019年

    《(我是,你是?)(我是?你是。)》 局部

    《(我是,你是?)(我是?你是。)》 局部

    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涌现出了许多自媒体,包括手机端的各种软件的开发,使人们越来越需要这些“屏幕”,通过网络的虚拟性沟通,让人们面对面的交流的机会逐渐减少,对方极有可能是通过屏幕的认识,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日常中,经常出现还未见面就把事情办理好了的情况。通过屏幕流露的自己,到底是不是自己?你到底是谁?不仅是社交APP,所有APP都影响着自身,包括里面的一切消息和新闻,也包括小视频以及歌曲推荐等,都是有这么一群人为你提供和筛选的,看似主动接受新鲜知识,实则视乎在被动的接受“新鲜知识”。

    其他作品

    《方寸之间》 汉白玉 2016年

    《方寸之间》 局部

    《方寸之间•山长水远》  铜 2017年

    《云深处》  玻璃钢 2016年

    《请进》铜 2016年

    《伊始》 铜 2017年

    《壮思飞•揽明月》 铜 2017年

    《壮思飞•揽明月》局部

    《醉茶》  玻璃钢、木头 2017年

    《不知处》 木雕  2015年

    《墨笔挥山》 毛笔、综合材料 2014年

    艺术家介绍

    吴蔚

    1994年1月出生于广东

    2012.9-2016.6,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

    2016.9-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硕士

    师从胥建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生导师,副教授。

    展览与研讨会

    2018年论坛•上海参加“第二十届中国雕塑论坛”研讨会

                并以“方寸之间”谈近年来架上雕塑的创作经验为题发言

    2018年展览•北京参加“民族百花”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

    2018年展览•上海参加“新语新域”第六届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

    2018年展览•深圳参加“来了就是深圳人”当代名家作品展

    2018年论坛•台湾参加台湾省“霓虹之约——海峡两岸”雕塑交流研讨会

    2018年展览•北京参加华彩艺境“彩塑中国”全国雕塑作品展

    2018年展览•河南参加“中国汝州国际环境雕塑”创作展

    2018年展览•江苏参加“第四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

    2018年展览•江苏参加“美我时代•命运共同”第四届中国青年雕塑双年展

    2018年展览•台湾参加“虹霓之约”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展

    2017年论坛•深圳参加深圳市首届“琵鹭杯”公共艺术研讨会

    2017年展览•西安参加中国西安数字雕塑作品展

    2017年展览•惠安参加中国雕塑协会“传承•创新”雕塑展

    2016年展览•上海参加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

    2015年展览•德国参加PLF德中艺术与设计主题联展

    2015年展览•上海参加上海无间创想公共艺术系列展

    2015年展览•深圳参加深圳南山环保艺术邀请展

    获得奖项

    2018年国家级获清华大学2018年度特奖

    2018年国家级获清华大学国家奖学金

    2018年国家级获《雕塑》杂志“2017年度原创雕塑奖”

    2018年国家级获“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年度特等大奖

    2018年国家级获深圳“琵鹭杯”公共艺术精英赛“精英奖”

    2018年国家级获“民族百花”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 优秀奖

    2018年国家级获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 优秀奖

    2017年校级获清华大学“韩美林奖学金”

    2015年国际级获日本“第36届国际泷富士美术奖”(同年唯一中国获奖者)

    公共空间雕塑设计与收藏

    2106年  深圳     深圳水平线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2017年桂林中国桂林阳朔“Alila糖舍度假酒店”

    2017年深圳中国广东深圳体育馆“东西茶室” 

    2017年   桂林    阳朔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17年深圳中国深圳中国杯帆船会所

    2017年江苏南通万科保利中达广场天空别墅

    2018年深圳中国杯帆船“超级游艇”御风者号

    2018年深圳中国广东深圳黄庭中心和牛食验室

    2018年上海中国上海诺贝尔瓷砖旗舰店

    2018年大连中国大连万科南松路销售中心

    2018年北京中国北京万科翡翠西湖

    2018年浙江中国浙江绍兴元垄中南华著

    2019年浙江中国浙江嘉兴西塘八九间

    2019年江苏中国江苏南京私人会所

    论文发表

    《灵岩寺辟支塔塔基浮雕艺术》.sculpture 雕塑,2018(1):62-65. 

    《有意味的负空间形体——吴蔚作品评述》.sculpture 雕塑,2018(2):32-35.

    《通过“方寸之间”谈近年来个人架上雕塑的创作经验》.sculpture 雕塑,2018(8):14-15.

    《中国龙门石窟与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艺术比较》.艺术品,2018(10):66-69.

    《论雕塑创作<方寸之间>的负空间》.美术大观,2018(4):46-47.

    《浅谈圣德列萨的恍惚》.青年文学家,2014(1):92.

    《壁挂“斑马洇水”的设计特征》.设计驱动商业创新2013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论文集.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268.

    关键字:深圳,雕塑,创作,参加,清华大学,虚实,阴阳,
    内容标签: 深圳 雕塑 创作 参加 清华大学 虚实 阴阳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