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张海涛:人工智能学与AI艺术观念简史—AI、哲学、艺术的历史逻辑(上)_古希腊-观念-哲学-理论-智能-艺术-哲学家

    分类栏目:艺术融合

    条评论

    人工智能学是科技与哲学高度融合的学科,而人工智能艺术的观念性研究,就是将人工智能赋予思想性的表达,观念是哲学与艺术所共同

    人工智能学是科技与哲学高度融合的学科,而人工智能艺术的观念性研究,就是将人工智能赋予思想性的表达,观念是哲学与艺术所共同拥有的条件。我们可以说当代艺术史即是观念史,与哲学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区别在于观念艺术是以艺术的媒介、语言来表达感受,判断价值,哲学更多是以语言和文本启迪、引导我们建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自然科学的人工智能出现的历史较短,而关于人工智能的文学艺术、哲学理论和历史脉络要远远长于人工智能的历史。从下面我们关于对人工智能、AI哲学(AI即人工智能英文字母缩写)、AI文学艺术发生的历史逻辑关系作出梳理发现,不是人工智能出现后才出现AI哲学和艺术,人工智能的概念出现与AI哲学理论的铺垫分不开,包括“机器人”的概念最早源于文学艺术,因此需要特别指出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才成就了各自的理论体系。研究人工智能学不得不触及历时超长的哲学且赋予人工智能以人文思考: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界限和定义是怎样的?人工智能产生的思想脉络是怎样的?人工智能技术方式有哪些,怎样相互作用?人工智能是否超过人类,给人类带来威胁?人工智能对于人文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有多大?人工智能学为人工智能艺术提供一定的学术基础,人工智能也是未来媒体艺术中最具争议的焦点,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它发展的历史逻辑和背景资源。

    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越人类智慧依然争议不断,这是我们最关注的核心问题,对于类似问题的答案需要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人工智能某项“专家”技能如运算速度已超过人类是毋庸置疑的,但就整体所有技能、思想在近未来还不会超过人类。人脑结构中有10的11次方到10的12次方(千亿甚至万亿个)神经元,而且呈现并行分布的特征,大脑功能的记忆、思维、观察、分析等潜意识特征使人造机器很难模仿。如果技术能改变人机综合能力指标的比例,将对人类的未来政治、经济、社会伦理上带来巨大的变革。技术一旦具有势不可挡的力量,彼时的文化艺术必然随之变化。技术变革同样可以带来人文思想、情感,甚至信仰的变化,相反人文的思维变化也会为技术的变化起到影响作用。

    科学的发展需要先进的哲学观念对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改变。西方国家在发展人工智能之初,苏联、中国等信奉马克思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却将其定性为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遭遇批判——他们不理解人工智能的前提也是在唯物主义的观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阻碍了科学的现代化发展,可见哲学与科学的直接关系。

    科学的想象是根据理性实践的推理来实现,每一个实验项目都具有深思熟虑的功能与实用性。但科学家的欲望和好奇无法控制科技快速膨胀的步伐,这一点看科学家相比艺术家或哲学家又是非理性的,后者可能会比科学家更能看清科技将给人类带来什么。我们表现对未来的想象大都是在科幻小说与电影中有所涉足,未来科技艺术必然会与科幻电影艺术一起成为关注未来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类型。彼时艺术的想象力可能会超出科技、哲学对当下的思考,对科技、哲学也有所启迪。艺术家可以自由的想象未知世界,并通过媒介、技术、语言、符号转换为观念和情感,实现技术的人性化,从而区别于实用技术功能化的科学家。

    人工智能与哲学、艺术观念的逻辑关系

    哲学是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世界观,探索人在宇宙中存在的意义,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是基本的元初理论;科学是探索原理、方法、实践的理论;人工智能学即为一种科学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实践的理论,需要依靠哲学的价值观和意义来支撑。

    科技、哲学、艺术一直是在交织、互相启发、相互影响中发展,尤其体现在艺术媒介和符号、观念的表达之中。古希腊时期哲学和科学对本体与本源的探索是一致的,比如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由水、气、原子等自然物质构成;而这个时期建筑、架上艺术对于形式创造中均衡、重复、黄金分割比例、生命活力等自然美学的标准都源于对物质本源的崇尚;近现代科技哲学的影响使艺术中出现印象派对光色的美学创造;超现实艺术是对心理潜意识科学的再现;未来派是机器之速度美学的表现;后现代的动态雕塑、灯光装置、录像艺术、科幻电影都是科技媒介发展的标志;而当代新媒体艺中数字、生化、物理、人工生命艺术更是对科技、哲学观念的互动与观照。笔者也在近十年策划过不少关于自动装置和智能机器的展览,如2009年“傻瓜效应”多媒体装置展;2010年“自动!全自动!”卓凡人工装置展;2013年感应器“感应·感动”人工机能艺术展;2016年“增生计划”邱宇人工机体装置艺术展;2016年“自动寓言”张沐辰人机关系艺术项目;2017年“人机合一”人机关系艺术展;2017年艺术北京“全自动”;2017年“日常动媒体”等展,这些艺术展览的学术脉络也是科技媒介表达的延展与探索。

    人工智能是技术的形态,而人工智能学是对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人文反思。人工智能的出现触碰到政治权力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变化、社会伦理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对终极话题生命存在意义的重新思考。这是技术革命带来的哲学思考,反过来说开放包容的哲学对人工智能学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及作用。哲学是思考形而上的意识和观念问题、基本概念的定义,而本质问题和价值观问题科学家不会加以追问,比如:生命科学中的后生命、人工生命(数字生命、物理生命、生化生命)只是一种模拟吗?病毒能自我繁殖、复制,也有源代码,难道它不是生命吗?只是因为它不是碳水化合物吗?非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生物是生命吗?自然生命与人工生命存在意义在哪里?人工智能给人类是否会带来利、害关系?还是因为一种惯性的权力中心观念和歧视思维在主导其界限的定义?哲学是根本核心的道理和原理,讨论生命的基本概念和存在的意义,所以哲学家会追求此类问题,而科学家不会。

    哲学家为人工智能所做的铺垫:1、用论证的方式来检验人工智能学科中基本假设和前提的逻辑性问题;2、梳理基本概念,如智能、心智,人工与人类智能的界限与关系;3、从哲学的思想史和脉络中预设出人工智能新的视角;4、评估不同技术学派实践的理论前景和潜力;5、用人工智能来检验现成的认识论、逻辑学或语义学学说的科学性;6、讨论人工智能对人类各个领域及社会结构的影响和存在的价值。

    科学是用新角度来看世界的手段,“好”的艺术和“好”的科学并非仅仅在讲技术的“新”,但是用新技术可以寻找被忽略掉的真理。当然科学和艺术仍有不同的地方,科学家必须用精确实证的方式来控制项目,并用客观的方式记录;而艺术家会觉得科学束缚太多,更注重科学现象给我们带来的新感觉和新关系的思考。艺术更多是主观的、想象性的、非线性的;而科学是客观的、符合逻辑的、线性的;科学寻找真理的方式是把所有假设一一摒除,而艺术家的表达方式相对自由。艺术的开放性、可能性对问题的重视胜于对答案的重视,给了科学的认识一个新切入点。

    相比前两者哲学家多用文字理论表达,更多是总结永恒的、历史与现实中存在事物的规律,较少去想象未来创造的可能性。哲学把握人生观、自然规律,思考世界的本源、终极信仰、人生存在的意义、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方法论、唯物与唯心的关系,反思后工业、后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等等已经存在的价值观,大多是发现和挖掘这些规律。艺术家相比不一定只是表达已经存在的感觉,不论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会更注重艺术的表达方式、语言和媒介的创造性,这是与哲学家、科学家的不同之处。

    科技、哲学、艺术的关系也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关系。人文科学包括哲学、心理、伦理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自然科学包括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社会科学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法律等学科,各学科不是分离的关系,相互交融而复杂。科学主义认为运用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进化论等理念可以研究社会学的发展规律,但人文主义者认为这个观点只能作为参考;科学主义是解释事物的规律,而人文主义是理解事物的价值,人本主义很难借鉴科学主义,也不满足于自然科学的理性。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以人为中心的情感、非理性、潜意识、欲望、体验、生命意志、焦虑情绪或恐惧的感受很难用人工数据具体量化或复制。人本主义的思维体系极其复杂:人与人的自我性与异质性、自觉性与智慧的相互碰撞,正如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人,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复杂性,每个生命个体经验也不同。科学主义的理性与人文主义潜在的意志不同,存在互补,又内在相融交织,但两者不是人工智能简单的复制或取代自然人类的关系。

    人工智能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人工智能学与人工智能艺术观念的历史逻辑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时期:一、哲学观念的积累和孕育期(1956年前);二、AI概念的形成期(1956一1970);三、观念与技术的低潮期(1966一1974);四、AI理论实践和应用期(1970一1988);五、AI集成发展与突破期(1986至今)。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铺垫发展到现在,AI依然还在发展与探索之中,可见一个具有变革意义的事物萌芽、发生、演化的周期之长,经过了曲折和艰难的历史过程。

    一、哲学观念的积累和孕育期(1956年前)

    古希腊哲学与人工智能潜在的理论关系:探寻世界存在的本源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创始人之一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公元前460—370年)倡导机械唯物主义,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物质都可以通过原子的直线或者偏离轨迹运动。他说连灵魂也是比生命的原子更加细微的一种物质构成,即灵魂是原子的不同配置形式,这个理论是一种机械化的理论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倡导形式主义思维方式,通过形式刻画来论证自然语言推理的那种歧义,研究出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创立演绎法提出三段论至今仍然是演绎推理的最基本出发点。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500年)把“数”视为世界的本源,这就为后来科学对数学语言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形式语言理论建构打下基础和定下了大的基调。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年)、柏拉图师徒基于研究统计学数理逻辑,对自然语义的争论性进行澄清,然后通过找定义的方式对概念加以清晰的拟定。对问题进行形式定义,认为自然语言不靠谱,找到准确范式解决问题:求解应用题,自然语言阅读用数学语言来精确化转换,这对人工智能理念的出现起到了滋养的作用。

    然而,即使古希腊有了科学理论铺垫为何机器智能的说法没在希腊出现,有几个原因:1、古希腊人看来,机械唯物主义和形式主义传统基本上还是两条方向,没能整合在同一个思想体系中;2、古希腊哲学家对心智理论的构建只是其形而上理论的一个运用领域和附属产物,也是人工智能理论的最初级阶段,因此谈不上机械智能问题;3、在奴隶制的社会条件下,人工机械的技术发展水平有限,很多机械设备来自人力、自然力、动物力,没有自动机械创造的认识和观念;4、对科学观念的意识还停留在直觉推理,没有科学仪器来诠释世界的各种现象,知识积累也停留在对保守社会体制、落后经济模式的反思态度,还意识不到机器智能概念的存在;5、哲学、艺术和科学的分工混沌,学科的专业性与针对性处于基础阶段。

    近代及以后哲学思想对人工智能的潜在影响

    中世纪倡导政教合一的神学至上本体论,一切现实中人的生存感受、价值观都交给了神,很难出现科学主义的理性研究,更不可能出现人工智能的理性思考,因此这个使命的接力棒便由古希腊时期直接传递给了近代。近代以后从神的信仰又回到人文主义本体的复兴上,因此对于人工智能哲学的发展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进入近代,哲学讨论话题有了不同于中世纪的变化,如:回到人性、情感等人类自身价值的认知,对知识的诠释也是对人类心智结构深入探讨;近代以来的时代背景中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物理学革命中形式传统和唯物主义传统融合为一个体系,物理形式化描述也必须运用数学化语言才能实现,因此哲学中数学化语言进一步被重视起来;到了近代机械技术逐渐精进,艺术家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1519)也在文艺复兴时期思考自动机器的发明创造。

    近代对计算机技术也有了乐观的估计:能否制造一台机器,开始考虑模拟人类智能的可能性。最早开始出现在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Leibniz,1646—1716)的理论文献中,表象上看这两人都是支持人工智能的唯理派,归结为理性活动符号表征层面的推理。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把形式逻辑符号化,奠定了数理逻辑的基础,他在《人类理智新论》中认为人工主张的一切都是程序。他们的原始计算机技术、二进制研究虽然都已“站队”在人工智能脉络中,但反对机器智能,支持计算机技术,不一定支持人工智能。笛卡尔不可能支持机器智能因为他是二元论者,即认为人是占据广延的物质实体和不占据广延的灵魂实体的复合体,就是精神与肉体的复合体,而机器智能不可能实现这一高度的融合。可见他们理解的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中的机器智能有着区别。[1]

    莱布尼茨认为机器不可能产生智能,笔者理解他的观点是软件和硬件不可能融合产生智能。人工智能的软件是否能产生和人类智能一样的智能,莱布尼茨《单子论 第17节》反对机器智能的理由是:知觉不能运用机械理由解释,单子是抽象的精神实体,不占据广延的特征,假设我们把机器放大的像磨坊那么大,零件在运动,但知觉视觉上依然找不到,单子在空间是找不到的,也不能在空间中描述,因此机器不可能有智能。但上面的论点也有很多漏洞,批判莱布尼茨的核心思想理由是,比如把莱布尼茨作为人类是有智能的,把他的大脑放大成磨坊那么大同样也观看不到知觉和意识的表象形态,所以这个理论有一定的争议性。[2]

    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利维坦》是政治哲学书藉,但提到唯物主义所有理智活动都是形式符号。他认为人类的所有讨论都在加减的基础上,是心理上的利益计算,包括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在计算或算计之中。他的理论是人文的社会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用物理科学的量化和计算来实现,这正应证了当下和未来我们对大数据的依赖。[3]

    休谟(David Home,1711—1776)作为经验论代表人物认为经验认知不是推理,是通过习惯、统计学选择感官经验,非哲学角度的感觉物理刺激开始再记忆保存。比如六面体虽然我们一个角度只能看到三面,但只要一次多角度看到过多面,记住了它有六个面,下次即使我们只看到三面,但也会认识到它是六个面。看看我们认知事物的过程:印象、直觉——感官感知、观念——符号、记忆、想象力激活。这个人工智能联接主义的习惯认知过程、统计机制,由人工神经网组成的统计学过程,将外界信息进行逐步抽象最终输出,也为人工智能的技术方式起到了拓展作用。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哲学整合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康德将心智的知觉活动划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感性能力,选择出那些感官信息的原始输入;二是知性能力,致力于把这些输入信息整理成一个融贯的、富有意义的视觉经验。他更多的关注知性能力,启发、指导了实际的编程理论,也是实际工程学构建理论的启蒙者。

    作为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先驱,美国数学家莫克(1907一1980)1946年研制成功的第一台通过电子数字计算机让ENIAC机器动物有了智能。因当时的中国战乱不断,先进的哲学思想没有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的观念,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

    美国神经生理学麦克洛奇(W.McCulloch)和皮茨(W.Pitts)1943年建成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MP模型);美国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美国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1948年创立了控制论,对人工智能的影响巨大,形成了行为主义学派,为人工智能的诞生起到决定性的铺垫作用。

    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1951)作为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奠基人,与图灵相识,他们的理论相互关联。维特根斯坦早期著作《逻辑哲学论》的核心思想与人工智能科学知识表征的三个环节的理论关联具有一致性:一、被表征对象抽出的形而上学理论;二、知识表征的技术手段,特别是逻辑技术手段的选择问题;三、在选定一个特定的表征手段的前提下,对于知识表征范围的可能性边界的划定问题。他的另一著作《哲学研究》从AI的角度看,与《逻辑哲学论》的最大拓展研究在于他不再把静态的知识体系视为哲学本身的理论,而是转移到了智能体和对于信息实时处理的焦点上。

    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图灵(Alan MathisonTuring,1912-1954)1936年创立了自动机理论亦称图灵机理论,1950在其著作《计算机与智能》中首次提出了“机器也能思维”。图灵试验把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潮的人工智能研究结合在一起,背后的哲学思想言语行为最主要,图灵测验在麦卡锡发明人工智能概念(1956年真正诞生)前已关注机器智能,因此图灵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图灵奖是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项,1956年会议内容:自然语言的翻译处理、人工神经元网络、计算理论以及机器的创造性等。AI必须对“何为智能”这个问题作出解答,对人类神经元进行人工模拟,智能是什么领域哲学、是不是哲学问题讨论的最多。然而,不同的解答往往会导致不同的技术路径,如诸葛亮时常用的三个锦囊妙计,相当人工智能的程序图,这是对智能的基础看法:求解方式。而在当时的中国人工智能的哲学理论被称为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念,遭遇了强烈批判,因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社会制度、信仰、文化、哲学认识甚至经济环境对科学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上学术探讨可以看出一个具有划时代的变革与创新的事物必然要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累才能有所冲击、突破和得到升华。其实近代笛卡尔、莱布尼茨等哲学家讨论的问题当下的科学家也还在探索,如自然人是否和智能机器未来可能有区别,人类是否会被完全复制成机器人(非生物克隆人),机器人的软硬件是否能高度融合,如果未来解决了这些核心问题,人类将有可能被机器人所取代。

    近现代人工智能艺术出现的背景

    人工智能艺术作为新媒体艺术(科技艺术)的一个分支出现,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积累。艺术媒介与哲学一样在不同历史时期也会演变与跨界,可见媒介创造和科学技术的发明有着紧密联系,也是艺术价值判断的要素:从远古时代“原始岩画”出现——古希腊罗马、中世纪、近代“素描、雕塑、油画”出现与盛行——现代“摄影、电影”出现——后现代“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及“媒体艺术”:游击录像、观念记录、单屏录像、录像装置——“新媒体艺术”:数字虚拟艺术、生化变异艺术、物理转换艺术、人工生命艺术(包括生化领域转基因、克隆生命、数字与物理科学结合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艺术)。

    20世纪初期可以视为影响诞生电子艺术思潮的三个艺术趋向:未来主义、达达主义、构成主义,选择对旧工业和传统文明的批判,倡导后工业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及观念。电子艺术是反传统工业化后的信息化产物,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是电子和数字化软件来支配硬件的行为方式。

    另外几个趋向也为新媒体科技艺术产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首先是在技术和美学及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互动的摄影、电影观念艺术中的智性因素,再有是将环境作为核心的大地艺术和公共艺术开始与大众互动;动态雕塑、灯光装置的自动、互动加快了机器人艺术出现的脚步;20世纪60年代后的视频艺术、电脑空间艺术和电子艺术,成为新媒体艺术软硬件发端的媒介;20世纪的后期,信息交流技术与创新意识的合并,引导了第四次信息化革命(继农业、工业、电气革命后),人们用这些新技术创造了新的视听语言,连接并超越了社会、制度、经验、观念等一系列的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

    人工数字生命的案例:

    神经风景Tobias Gremmier-NeuroScapes(“NEUROSCAPES”)是数字重建神经元的视觉解释。这些结构实际上是思想,记忆,情感的雕刻。通过将神经元数据转换为虚构的景观来将心灵的无形性与其潜在的物理对应物进行对比。[4]

    二、AI概念的形成期(1956一1970)

    人工智能的诞生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即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或计算机)上实现智能或称机器智能、计算机智能。人们通过体验、学习或联想来理解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智能机器能够在各类环境中自主或交互实施各种拟人任务,甚至对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自主进化、学习与判断,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分为三个学派:符号主义、连接主义、行为主义,这三个方法和方向争论激烈都有片面的倾向,但都有意义,人工智能需要更多综合辩证的反思和实践。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有做梦的潜意识,人类梦想中发明各种机械工具和动力机器协助甚至代替人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带来舒适快捷和物质欲望的满足。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James Watt,1736—1819)发明改装蒸汽机减轻体力劳动,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可能性;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发明、让信息革命发展到新的阶段;50年代人工智能的出现开辟了人类利用智能计算代替人类从事脑力劳动的新纪元。

    AI诞生于一次历史性会议一一达特茅斯会议

    1956年8月,青年美国学者约翰-麦卡锡(JohnMc-Carthy,1927-2011)、马文·明斯基(MarvinMinsky,1927-2016,人工智能与认知学专家)、朗彻斯特(Lochester)和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1916-2001,信息论创始人)共同发起,邀请莫尔、亚瑟·塞缪尔(Arthur Samuel,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艾伦·纽厄尔(AllenNewell,1927-1992,计算机科学家)和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1916-2001,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75年图灵奖)等参加在美国达特茅斯大学举办的一次长达2个多月的研讨会,讨论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话题,会上首次使用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1956年塞缪尔在IBM计算机上研制成功具有自主学习、自主组织和自主适应能力的西洋跳棋程序;1958年麦卡锡建立了电子行动规划咨询系统;1961年明斯基发表了“走向人工智能的步骤”论文,推动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发展。

    作者:张海涛[博客],来源:艺术国际

    关键字:古希腊,观念,哲学,理论,智能,艺术,哲学家,
    内容标签: 古希腊 观念 哲学 理论 智能 艺术 哲学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