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报讯“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这是对古龟兹国(今新疆库车)的描述,龟兹是汉唐时期西域地区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中期更是安西都护府所在地,是古代西域36国中最大的城邦国。历史上,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龟兹国成为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欧洲文化四大世界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古龟兹人兼收并蓄,把这些文化糅合到了自己的本土文化和地方艺术之中,发展为独特的龟兹文化,以独特的礼佛与乐舞而蜚声中原。
目前,在古龟兹地区尚存有500多个佛教石窟,残存壁画1万多平方米,其中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是新疆境内规模最大的两个石窟群,对于全面了解古龟兹佛教、石窟的发展演变及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技术保护室主任殷弘承此前曾说,洞窟裂隙、壁画空鼓、起甲(壁画层翘皮)及人为破坏的现象已严重威胁石窟的保护和留存。24窟是开凿在这片崖体最突出位置上的一个洞窟,窟内已没有壁画,仅剩一些残存的地仗层(壁画与崖体之间的黏合层)显示着这里也曾蓬荜生辉、僧佛云集。在不少石窟内,本应供有佛像的佛龛内空空如也。
新疆龟兹石窟保护站原站长买买提·穆萨一生看守保护石窟,32年来目睹龟兹故地几处石窟壁画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迅速暗淡消失而痛心不已。他说:“千百年来,克孜尔石窟壁画保存得好,是因为这里自然环境干燥。但短短30年间,这里修水库、修水电站、修鱼塘,已经人为地改变了这里的环境和湿度,这些年大量的保护经费都用在洞外,壁画本身的保护严重滞后。”
此次新立项的“丝绸之路”(新疆段)文化遗产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有4个,分别是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森木塞姆千佛洞,均位于古代龟兹国的疆域内。这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为保护古迹修建的各种交通设施、给排水和供暖设施、供电电信设施以及绿化和环境监测、保护区监控设施等。
根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规定,在申遗工作中,地方政府必须对遗产地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和改善。此次遗产保护的6000万元经费中,将有700万元用于整治和改善古迹的周边环境。
◎链接
克孜尔千佛洞在今库车县西部约70公里处,修凿的年代开始于东汉,结束于唐末,现存壁画约10000平方米,有专家说,这在世界上是仅次于敦煌壁画的艺术宝库,堪称“中国第二敦煌”。这里的壁画不仅包括飞天、伎乐天、佛塔、菩萨、罗汉、天龙八部、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图画,而且还有大量的民间习俗画、供养人、飞禽走兽等等。
库木吐拉千佛洞开凿于库车县城西北30公里的渭干河谷的东岸,是仅次于克孜尔石窟的古龟兹较大的石窟群。现有洞窟112个。库木吐拉千佛洞开凿的时间从两晋,经隋唐,延续到宋代。
森木塞姆千佛洞是一处晋代至宋代(公元3-13世纪)的佛教石窟群遗址,主要分布于库鲁克达格山口直径约800米范围内的山崖上。石窟大部分已经遭到破坏,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有52座。壁画题材以因缘、佛教故事为主,人物画多以土红色勾画轮廓,晕染法表现明暗与立体,用色艳丽。
关键字:壁画,石窟,千佛洞
内容标签: 壁画 石窟 千佛洞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