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草寺散落的古碑碑首。记者 郭学军 摄
现存石塔为元代建筑
衔草寺现存的文物中有一座平面方形的石塔,石塔上沿转角处有龙首四出,造型粗糙且苍劲。西面有石拱门,门楣上雕有一游龙戏珠,浮雕苍劲,且显古板。
“这座石塔应为元代建筑,它承袭了唐代以前的平面方形风格,又保存如此完好,这在济南地区实在是很难得的。”王晶介绍说,在石塔西南方向有一尊矗立的钟型墓塔,是元代浩公禅师的寿塔,形体高大,造型浑厚,雕刻精湛,是研究济南地区石墓塔结构风格的绝好材料。
衔草寺只比灵岩寺晚建八十年
王晶告诉记者,他根据历史资料考证,与正式将佛教传入山东地区的佛教领袖朗公法师(前秦苻坚皇始元年)创建朗公寺和灵岩寺相比,衔草寺只晚了80年左右。它不仅是济南地区较早开创的佛教寺院道场之一,也是济南地区唯一一处由古印度僧人创立的佛教道场。
王晶说,衔草寺所在的山叫做“人头山”,是泰山山脉向西北延伸的余脉。这里群山环抱,苍松翠柏,山势奇异,丛林茂密,颇有佛教深藏大山丛林的神秘感。
他介绍说,衔草寺的石塔结构独特,年代也很久远,在济南地区古塔中应占有一定位置,只是它原来不太为人所知而已。他讲,衔草寺残存的文物遗迹如实反映了它所走过的历程,展现了佛教文化的辉煌成就,下一步应妥善进行保护。
关键字:石塔,佛教,济南
内容标签: 石塔 佛教 济南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