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的称谓来源于西方,指的是“今天”(感知时间及空间相对较近)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文化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特质的艺术,因此艺术家在呈现自我与周遭世界的关系时,是否能够采用较客观的立场及角度观察我们生存的世界,都将会影响我们感受现实社会问题的结论。由于我们对“当代艺术”内涵所指的拟定有相对统一的立场,因此它就存在文化立场的主体性,进而以什么样的立场观察和呈现我们生活现场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国初,分为干部、军队、农民、资本家、地主、民主人士、学生等比较复杂的成分划分,社会状况还没有明确的认知角度。
土改及公私合并后,分为工人、农民、军队、学生、干部等相对较少的成份划分,由于在这个阶段我国采取了严酷的政治为纲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划分利益立场时,政治利益角度决定个人生存及人际关系的角度。
改革开放后,分为工人、农民、军队、学生、干部、个体户等,在这个阶段由于处于生产方式转型时期,经济和政治纠结在一起成为影响个人思维的复合阶段。
九十年代以后,由于众所皆知的事件,在这个阶段原有的政治信仰实际已经在每个人的内心死亡,青年理想主义全面幻灭,经济利益逐步成为社会认知立场的基本依据。实际上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纵权、贪腐等问题的实施者无不是当年曾今的理想主义者。
我们可以对比改革开放之前后的特点,之前社会意识处于政治理想主义阶段,个体本身的主体性被消解,集体意识成为社会学的基本立场,“人”是基于“劳动生产”环节中的位置进行自我认定,其中最重要的“人”性本身的特质被刻意压制,虽然今天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无意识”,然而其中所含的现象值得研究。“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社会公共价值观逐步被消解,物质利益成为个体生存的主要依据,我们进行个体意识确认时,社会经济利益斗争已经潜意识成为每个个体自我划分确认的依据,今天中国社会已经逐步的形成官僚权贵,富人,穷人,中产者等位置确认法,在此我们可以看出资产占有度已经成为意识划分的基本依据。
关于民主与法制等现代文化方式的认识,由于存在严重的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实际上占多数的人并没有比较清晰的自我认知方式,因此我们对民主和自由等问题的认识无不存在深深的物质利益烙印,有些朋友看了可能会不高兴,没办法,我心里实际就是这样看。
目前中国社会文化认知方式的问题。
由于我们现阶段社会价值观缺乏“人本”为基础的宏观人文基本立场,每个个体基本都是基于“物质”利益为出发点的观看方式,无形中会形成很多危害我们民族本身未来发展的认识角度,甚至会滋生出“极端民族主义思维”,而且现在已经有这迹象了。
人的意识形成无不与其成长的经历及社会学地位有关,我们实际上很容易陷入个体的“自我”为出发点的观看角度,艺术家同样是人,不免被现象所遮蔽,如果说九十年代的“政治对抗”艺术是原有意识教育的结果,那么今天每个人的精神压迫感也许仍旧是集体意识(经济为纲)影响的结果,我认为目前应该是“新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具有现代意义的个体价值观真正的确立仍旧困难重重,其中以政治为表象的因素很大,而更大的问题是我们全体国人并没有觉醒。
中国当代艺术30年来,文化和艺术发展无不是集体意识的结果,如果说之前主要的任务是反抗及破坏的话,这个阶段是很有意义的,但如果我们还认为社会需要发展,是否我们的社会文化应该进入“重建”时期,可否能够基于“构建”立场重新来看我们周遭的世界将非常重要。
今天文化发展的障碍很多,甚至可以说我们社会文化发展最大的障碍将有13亿个需要去面对。
梅十方
2013年1月9日
关键字:意识,政治,角度,阶段,划分,社会,梅十方 集体无意识 当代艺术内容标签: 意识 政治 角度 阶段 划分 社会 梅十方 集体无意识 当代艺术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