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谈艺录:保持基调,不断有所新变——章剑华访徐利明_-书家-风格-很多人-自己的-创作-评选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首届“江苏书法奖”终评面试刚刚落下帷幕,应章剑华之邀,徐利明于9月9日上午来到江苏省文联办公室,他们一见面就谈起了首届“

      首届“江苏书法奖”终评面试刚刚落下帷幕,应章剑华之邀,徐利明于9月9日上午来到江苏省文联办公室,他们一见面就谈起了首届“江苏书法奖”的评选,精彩对话由此开始。

      书法风气的引领要做好表率

      章剑华:“江苏书法奖”的设立,弥补了我省书法类最高奖项的空缺。设立之初,我们就举办方案进行了反复地推敲和讨论。“江苏书法奖”不是为了评奖而举办,而是通过评审,发现并推出江苏书法高端人才和优秀作品,并将逐步打造成为江苏书法的艺术和学术品牌,不断引领和推动江苏书法事业繁荣发展。你参与了从评选方案的制定,到征稿、评选、笔试、面试的全过程,对于这次活动的举办,你一定有很多体会。

      徐利明:从江苏书法发展的情势来看,设立“江苏书法奖”很有必要且正当其时。对于这次评选我有三点体会。一是体现了江苏书家的群体性。江苏书法有着较好的历史传承,人才梯队结构完备且合理。书法复兴以来的三十多年,江苏书法发展一直呈现着向上的势头,并且在全国处于领先优势。这种优势不只体现在老一辈书家群体身上,也体现在中青年书家群体中。本次活动面向全省中青年书法家,评委们一致认为入围作者的书法基础非常整齐,总体水平处于较高层次。

      二是反映了江苏书家的人文性。从投稿作品,到现场作文和命题创作,集中体现了江苏良好的人文风气,综合反映了入围作者较高的人文素质。人文风气是全方位的、立体的,体现在各个方面,支撑作者在书法方面的突破,这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江苏优秀历史文化的积淀,这便是人文性的体现。

      三是显示了创作水平的稳定性。通过这次评选,我们发现一批突出的优秀中青年书法作者曾多次在中国书协举办的专业展览中获奖,甚至入展几十次,这显示了江苏书家创作水平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评委们都感慨地说,将来江苏书法的领军人物都会从这些作者中走出来,这是必然趋势。当然,还需要这些中青年书家自身的努力,以及组织者为这些书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多加支持与鼓励。

      章剑华:你概括的非常好。这次活动除体现了江苏书家的群体性、人文性,以及创作水平的稳定性之外,我认为还体现了评选机制的创新性。本次活动既有规范化的评选,又有现场面试和创作,真实显现了入围书家的硬功夫。当然,因为“江苏书法奖”是首次举办,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徐利明:是的,我从这次评选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方面,有些作者过度强调作品的装饰性。比如在现场创作中,我们要求用毛笔写篇议论文,有些作者用的都是自己带的纸,甚至还有制作成竹简样式的,这种现象在全国性的大型展览中也很常见。因此,中国书协现在也开始重视起这个问题,如要求每个评委推荐的三张获奖候选作品,其中至少有一张是无拼接、无装潢的素面宣纸。另一方面,有些作者是以手卷形式创作,行间任意的长短错落,实无道理。比如这次的考题中有创作《后赤壁赋》的,有的作者写完“山高月小”,再另起一行写“水落石出”,简直莫名其妙。其实很多人并没有搞明白换行的来历,古人创作尺牍,比如给对方写信时,当讲到对方的事情时,无论这一行空了多少,都必须另起一行来写,以示尊重,这样就自然地造成了错落有致。如果想搞形式,我们可以利用诗文中的自然句式来表现长短参差,但现在有很多中青年书家任意“肢解”诗文的文句,甚至在抄写律诗时都要随意换行,这就不合适了。

      章剑华:形式一方面要与句式、内容相符合,还要和情绪相适应。适当的讲究形式是可以的,但过分了就不好,有的甚至表现出错误的审美取向。这就说明不光是过度追求形式的问题,还表现出了这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问题。

      徐利明:这一现象早已在全国广泛存在,不少人都注意到了,我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篇文章中也曾提到这一问题。但是很多书法作者还在一窝蜂地玩表面形式,而且不少人玩形式还获了奖,这就带动了很多人明明知道错仍然去做,为了获奖这一功利目的,很多人走入歧途。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此要认识并理解,这样才能去粗取精并发扬光大。所以,江苏人文底蕴深厚,传承相对较好,在这方面要在全国做个表率。

      章剑华:说到底,有的人还是缺少学养,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举办“江苏书法奖”,不只是为了评奖而评奖,也不只是为了评选出100件书法作品和优秀书家,最主要的是通过评奖,对江苏书法风气、风格等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从本次评选来说,我们引领了一些好的风气,但也发现了很多欠缺,将来还需改进。

      基本功的学习要深入堂奥

      章剑华:上次你举办书法展,我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他才是书法家——我眼中的徐利明》的文章,“才是”两个字后来招来一些议论。其实,我当初写这篇文章,也是有意识地强调一个书法家要有综合技能和素养。现在很多人认为书法就是单纯的技艺,这是不对的。你在长期从事书法艺术工作的过程中,一直注重综合发展。我想这与你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以及你的书法观念和实践有直接的关系。我觉得综合发展不仅仅是讲综合学养,书法还有综合的基本功。

      徐利明:关于书法专业的基本功,一般人钻研的比较偏和窄。通过对前辈如林散之、高二适等的研究,我觉得真正达到很高层次的大家,他们的底子是比较宽的。如多种书体,包括篆刻,一种书体中还有多种风格和写法等。并不是要求把书法史上所有的风格都吃透,最起码要掌握好一些代表性的。如果只盯着一种书体或数种碑帖拼命地临摹一辈子,是很难成为真正的大家的。专业的基础要有广度,同时要有深度。就深度来说,学一种帖首先要写得像,这些对于一些前辈来讲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当代学书者实为不易。现在很多人为了获奖,就研究主要评委的创作风格和审美取向,有目的地去投其所好。

      现在有很多人临不好帖,还说是意临,其实是掩耳盗铃。古人说“深入堂奥”,堂是厅堂,奥是内室。研习传统,要花最大的力气打进去,再花最大的力气打出来,有的人根本就没打进去,从何谈打出来?只有深入堂奥,学书者才能养成良好的惯性,方能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

      章剑华:很多人形似还没有做到,就去追求神似,谈何容易。形似很重要,追求形似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也是修炼基本功的过程,眼、脑、手统一的过程。你说的很对,对于基本功来说,首先要有广度上的学习,各种书体、风格、碑帖都要去综合地临摹学习;其次是追求形似,形似方能神似,才能融会贯通。我觉得第三是综合素养,就是诗书画印,还有理论等。还有一点,而且是最高的层次,就是眼光、胸襟、品格、经历、气度和情感等。

      徐利明:我觉得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家的模式最能够集中地高度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我们培养高精尖的书法人才,光会写字,光会弄那么一点笔墨技巧、幅式章法是不行的。需要广博的学识、高超的思想境界、博大的胸怀。这样才能使书法的境界浑厚起来、充实起来、博大起来,不能像写字匠那样,那不是文人书法家所为。这种气象是渗透到书画的笔墨里面去的,渗透到篆刻的刀法里面去的。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从上到下都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好时期,文人书画艺术家更应注意提高综合学养,提高文化品质,为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到自己的努力。

      书法风格的形成要水到渠成

      章剑华:我认为,学术有专攻,先博而后能专。先要做到全面学习,培养综合素养或综合技能,最后还要回过头来专攻,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自身的品牌,实现自我的价值。

      徐利明:你说的很有道理。现在很多中青年书家往往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总想创立自己的风格。如在王羲之的基础上,加一点米芾、董其昌,形成一种新的面貌,我不赞成这种做法。书法风格不是医药配方,按照比例来简单拼凑。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养”的过程。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比如过去不喜欢的碑帖,随着自己学识的长进,审美取向的变化,可能现在就会喜欢;也可能以前喜欢的现在却不喜欢了。书法家应该以最大的胃口,放开来去多吸收、多学习,然后慢慢“消化”。简单的拼凑是不行的,必须要化合,而非拼合。学的多了,融合便会水到渠成,风格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不要刻意地早定格。200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为我录制节目,最后的时候,主持人让我想一句话作结束语。我就说:“保持基调,不断有所新变;永不停止,绝不定型。”要让书法风格成为活性的、发展的,而非僵化的、固定的。

      章剑华:风格的形成,不是“物理的相加”,而是“化学的反应”。王羲之作品就是这样,他的基调是一致的,但是每幅作品都有新变。就如你说的,风格是“养”出来的,不能简单地拼凑,而是要加上自己的体验和性情去糅合、化合;不要刻意地定型,要有基调,然后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变化。书法家创作一定要保持基调,没有基调随意创新也是行不通的。

    关键字:书家,风格,很多人,自己的,创作,评选,
    内容标签: 书家 风格 很多人 自己的 创作 评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