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法而言,吴永良的诗意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勾勒为主的白描作品,即用他自己创造的意笔线描方法所作的意笔人物。另一类是淡墨淡彩的水墨人物和山水。再一类就是他后期描绘南洋生活的浓笔重彩之作。
诗意本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一大特色,求诗意就意味着避免图解性,追求纯真,强调意境和格调。他的老师潘天寿先生曾云:“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吴永良深信不疑,亦非常注重自身修炼,所谓自身修养他认为应有两层含义,一是坚持日积月累的技艺和学识的修炼,以增强作品的学术性;二是精神净化和心灵升华,以加强作品的感召力。中国绘画的实质是寄兴、抒情、写心,要追求崇高的境界,创造理想的独特风格,得有“三心”,即纯真之童心,虔诚之善心,慈悲之佛心。由此,他坚信铸就风格之根本非长期艰苦修炼不可。有童心方能洁净无邪,有善心方有血肉之真情,有佛心方能慈爱抑恶。童心入画浑然天成,非矫揉造作所能企及;从善如流之爱心,热爱生活充满情感乐趣,作品自然会有隽永的艺术感染力;心灵荡涤有辱良知的污垢,由动至静而净,升华至纯净无染之超脱境地,遂驾驭高智心灵之自我,方入自在之化境。
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书画之妙,当以神会。吴永良的作品无论大画还是小品都力求兴会神到,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诗意。如今他年近耄耋,愈到晚年愈求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
他的《老子出关》一图,图物形象超然物外,体现出入与自然的和谐,多予少求,无为而治的境界。让人回到单纯,回到混沌;启发良知,启发人性。这是诗性中的哲理性。《指墨钟馗》则以指墨画特有的拙味表现钟馗的无比刚强,只因世间有鬼尚盼打鬼的钟馗,均在不言之中。《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杨万里》等均画中有诗。尤其那幅长卷《竹林七贤》,名士云集,足以让人对那一方净土引起追思和向往。
诗意带给读者美和深情,也让画家聊得自在之化境。
艺术简介
吴永良 1937年11月生于浙江鄞县。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科。擅长水墨写意人物画和指头画,为当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家,在意笔线描人物画教学和创作上具率先独创之学术成就。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宁波美术馆、北京上海绍兴三地鲁迅纪念馆及中南海、日本皇宫、梵蒂冈艺术博物馆、西泠印社等处收藏。出版有《吴永良画集》、《意笔线描人物画集》、《吴永良书画集》、《寄情抒怀——吴永良风景速写》、《意笔线描人物画教程》、《鲁迅小说人物百图》等。电视专题片《吴永良画鲁迅》、《艺术与心灵——吴永良教授画牛》由中央和浙江电视台多次播放并选送至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播映。业绩入编《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当代中国美术全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潘天寿基金会理事、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四明书画院名誉院长,新加坡墨澜社、啸涛篆刻书画会等机构艺术顾问。
关键字:诗意,鲁迅,浙江,美术馆,作品,艺术,内容标签: 诗意 鲁迅 浙江 美术馆 作品 艺术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