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文人画”三个字,代表中国画三原则_-自己的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每位画家都应该有他个人的习惯和擅长那一部分(如笔、墨、色、或云、水、点景人物),而且应该力求既成技巧的发展,为达此目的,往往不惜牺牲其他一切,来培养和支持他

      每位画家都应该有他个人的习惯和擅长那一部分(如笔、墨、色、或云、水、点景人物),而且应该力求既成技巧的发展,为达此目的,往往不惜牺牲其他一切,来培养和支持他的优点。这是无可置疑的,因为一树一石,要做到纯熟而有自己的面目的境地,绝非偶然可得,必须历尽艰辛,孜孜不倦,始能运用自如。

      扩大点说,要想对于每幅作品均有自己的面目,那就更非易事。古人倾毕生精力,朝夕握管,是否有成,尚不可必。

      如欲掌握珍贵难得的技巧,实在足令一位画家终身不敢旁骛,假使在这方面的努力不够,是很危险的。

      然而相反的一面,这种传统技巧的修习,若是没有附加的条件,我认为并不是画家之福,因为技巧固是画家所必备,但画家的全部基础不完全建立在技巧,这在中国画上是绝对不能忽略的问题。

      近来我常常喜欢把被人唾骂的“文人画”三个字来代表中国画的三原则。

      即“文”学的修养、高尚的“人”格、“画”家的技巧

      三原则其实就是中国画的基本精神。历代画人关于这种精神的呼导,可谓不遗余力,但过于偏重了第一和第二点——这是有时代背景的——所以画上反造成了虚伪、空虚、柔弱和幼稚。八大山人遍中国,究不是正当的希望。可见技巧必须伴着“文”和“人”,始能完成它的最高使命。

    关键字:自己的,
    内容标签: 自己的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