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谈艺录_:用西画描绘时代中国——章剑华访冯健亲_-您的-创作-时代-文化-中国-写生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6月10日下午,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健亲应章剑华之邀,来到省文联办公室。章剑华认为冯健亲的绘画作品特点有三:一是用西方画画中国;二是表现新时代;三

      6月10日下午,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健亲应章剑华之邀,来到省文联办公室。章剑华认为冯健亲的绘画作品特点有三:一是用西方画画中国;二是表现新时代;三是画中有文化内涵。他们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西方画如何画中国

      章剑华:我一直很关注您的画,因为您的画跟别人不同,您是用西方画画中国。西方画画中国这一命题,虽然很多画家也尝试过,但并未形成系统。而在您的油画作品中,中国的文化元素和精华部分被一一呈现了出来,我觉得这是您的作品最突出的特点。

      冯健亲:如何更好地用西方画来画中国,这是我一直思考和追寻的。自从西方画被介绍到中国,中国画家就开始面对如何中西融合的问题,而中西融合也是创新的问题。徐悲鸿、刘海粟和林风眠等老一辈中国画家都留过学,他们也一直在尝试着将西方油画与中国画融合。他们的艺术道路虽各不相同,但都有这一共同的目标。应该说,过去的七、八十年间,中西画融合的尝试从未间断过。许多人都在探索,各自都有创造,因此,今后探索的道路越来越窄,难度也越来越大。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虽长时间担任行政工作,却从没有中断过油画创作,我也一直思考在油画创作之路上自己该如何走。画黄山是我跨出的第一步。用油画写生很难画出黄山的味道,有不少画家也曾尝试过,难度很大。刘海粟就曾用中国画的方法,用油画工具画黄山,这也是中西融合的一大尝试,我觉得是成功的。中国画与油画相比,中国画重写意、重笔墨;西方画重写实、重色彩。从印象派发展以来,西方画多采用光色色彩。我的油画作品则保留了西方油画本身的艺术语言——光色。因为用纯粹的油画语言进行创作,更容易被西方人接受,绘画语言易被接受,那么内容也自然而然地可以被理解。在画黄山的探索中,我找到了一些艺术语言和方法,画其他题材也就容易了。

      章剑华:中国画和西方油画在艺术语言上有明显的不同,中西画融合,并不是简单地用中国画的笔墨、色彩等艺术语言来创作西方画。在创作探索中,您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用油画的本体语言来表现中国的题材。任何艺术创作,都要找到正确的创作语言,然后用创作者自身的修养和理解表现出来。怎么画解决了,明白画什么也很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写生和用照片在成为油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引来了学术界的争论。

      冯健亲:学油画的人很重视写生。一般来说,写生有两个用途:一是通过写生来学画画;二是通过写生来搜集素材。我觉得,写生仅仅是绘画手段,不能过分依赖于写生。如黄山的四季变换,早晚、刮风下雨等情境给我们的不同感受,以及黄山的意境无法通过写生来表达。黄山既是自然的造化,也是文化的积淀。我画黄山,就是把平常积累的黄山图像素材组合起来,有的照片我不看形,我只看气氛。作品看起来很真实,很协调,好像是写生的,其实与现实中的黄山不同。

      章剑华:现在很多人都用照片画油画,有的人甚至去设计或者导演一个场景,把这个场景拍下来,然再去画,这已经成为油画界的一种方法、一种现象。

      冯健亲:用照片或者设计场景只是作画的一种方法,合理利用是可以的,但不能过于极端化,如果离开照片就画不了,或者完全按照照片画,受照片牵制就不行。油画强调光色关系,如果场面大了,想深入表现就有难度,这时候就需要设计场景。比如,我们在文革期间创作《占领总统府》就用过这种方法,用泥巴做成模型还原当时的场景,就能更好地表现主题。

      艺术作品如何把握时代脉搏

      

      章剑华:从古代绘画遗存,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时代特点和发展演变的过程。成功的绘画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反应了当代的社会文化特征,因此它是时代的产物。您的画描绘我们时代的风物人情,每一件作品都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透过您的画我们能感受到浓郁的时代气息。我认为,艺术作品紧跟时代、反映现实、为社会服务依然是当代艺术家的追求。

      冯健亲:我们这一代人走过革命现实主义的年代,更加关注时代,习惯于用艺术为政治服务。文革期间,由于过度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开始反感表现时代特征的作品,直到现在真正关注社会和时代的画家还是很少。目前,我一直在关注并创作“软实力”系列。如《春天里》和《爵士与可乐》等。我在《春天里》的题跋中写道: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的宗旨是成为老百姓的舞台,《星光大道》已经使亿万粉丝如痴似醉,也能使昔日的平民百姓一夜间成为当红明星,旭日阳刚演唱《春天里》便是典型一例。我们有理由将其作为艺术形象记录下来,使其成为中国软实力的时代印记。

      章剑华:《春天里》表现的是普通老百姓站到了最高舞台,这是一个当今社会突出的、鲜明的事例,您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特点,它是中国软实力的体现,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冯健亲:我还有幅画《爵士与可乐》,爵士乐是地道的美国本土音乐,与其它音乐不同,它是即兴的。乐手的表演比较随意、放松,演出时口渴了,拿起身边摆放的饮料就喝,而可口可乐是最佳的饮料。爵士与可乐,经过美国式的包装与推销,早已风靡了全世界。《爵士与可乐》完全可以作为美国软实力的缩影和象征。

      章剑华:《春天里》和《爵士与可乐》,将两国文化软实力进行了鲜明的呈现和对比。这种对比,如果没有对社会和时代的深刻理解是做不到的。我也经常跟一些书法家说,不要一味地关门创作,不参与社会活动,胸怀和眼界得不到提高,就无法创作出好的作品。所以,艺术家的思维能力很重要。

      

      艺术作品如何表达文化内涵

      

      章剑华:一般人看节目就是看热闹,您却能看出其中蕴含的时代文化内涵,而且表现在您的作品中。我觉得这跟您的经历和修养有关。艺术作品只有进入到文化层面进行创作,才更有价值。

      冯健亲:有人认为,我长时间担任行政职务影响了我的油画创作。其实,我不觉得当院长,参加民族党派对艺术创作有什么不利影响。正好相反,我觉得参与一些高层次的会议讨论,可以促进自己的思考。如果没有深层次的认识和构思,就不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不可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不是书看得多就有文化,文化还需要有思考,有见解。有文化的艺术作品,来自于创作者思考的深度。

      有的人建议我去画李玉刚、凤凰传奇等,说比旭日阳刚都出名。这就是对作品理解不够深入。其实,我画的不是人,而是一种现象。我选择画旭日阳刚,并不是我喜欢听他们的歌,我考虑的是创作的对象,这个就是艺术语言,用其他人则没有代表性。不光是人物要有代表性,画面的细节也要有代表性,比如他们衣服上有五角星标志和英文字母,他们不一定懂英文的含义,但这都是时代的印记,是当代中国文化内涵的反射。

      章剑华:《春天里》、《爵士和可乐》就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若创作者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发现不了文化意义,更无从表现。文化繁荣的标志就是从高端走到普通,古代文化不发达,只供贵族享用;现在,老百姓可以共同分享文化、社会发展的进步成果,这正是文化的进步。

    关键字:您的,创作,时代,文化,中国,写生,
    内容标签: 您的 创作 时代 文化 中国 写生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