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陕西关中已发掘隋墓120余座 “宫人斜”在隋大兴城西郊_墓葬-西郊-隋代-兴城-枣园-墓地

    分类栏目:文明演化

    条评论

    中新社西安4月26日电(记者田进阿琳娜)记者2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上世纪50年代初到目前,陕西关中地区已中新社西安4月26日电 (记者 田进 阿琳娜)记者2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上世纪50年代初到目前,陕西关中地区已发掘清理隋代墓葬120余座。专家研究发现,这些墓葬主要分布在隋大兴城的东、南、西郊区。其中,埋葬宫女的“宫人斜”在西郊。
      隋代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丧葬制度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呆运介绍,从目前发掘的隋代墓葬来看,大部分集中于大兴城东郊、南郊、西郊等地,大致可分为皇族墓葬区、贵族墓葬区、平民墓葬区和宫女墓葬区。
      2013年,考古人员在西安西郊三民村一带发现30余座隋代小型墓葬。这批墓葬均为斜坡墓道的土洞墓,而且墓室底部多数不平,木棺顺斜坡放置。墓内随葬品较少,除铜钱外,有小瓷盒等化妆用具,判断为女性墓葬。
      刘呆运认为,大兴城西郊的墓葬以小型墓葬为主,按照古代堪舆学的观念,西方是最次的选择。2005至2012年,在西郊的枣园、大马路村一带,发掘唐代小型墓葬60余座,据墓志可知均为唐代的宫女。两者比对,判定西郊为隋代宫女墓地,也是隋唐时期专葬宫女的墓地,名为“宫人斜”。
      此外,考古人员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皇族墓葬区位于潼关税村一带,发掘墓葬一座。该墓有随葬器物252件组,陶器为大宗,其次有金带铸、鎏金铜铺首,线刻石棺等。壁画内容出行仪仗、阙楼、列戟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列戟图》壁画判断,墓主人系杨隋皇室成员,最低为亲王。
      “隋代因历时较短,尚未形成完善的丧葬制度,只能从墓葬所在区域及墓主人的身份和生卒年份来分析、探寻规律。”
      刘呆运表示,从墓地分布的情况看,隋代还未形成固定的皇族墓地,高等级官吏及贵族墓葬以白鹿原、铜人原为主;中小官吏墓葬目前主要发现于高阳原、龙首原和洪渎原区域。宫女墓葬集中于西郊枣园、三民村一带,就是唐代诗词里所说的“宫人斜”。(完)
    关键字:墓葬,西郊,隋代
    内容标签: 墓葬 西郊 隋代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