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蜀冈古城址候选十大考古新发现 战国至宋延续千年_遗存-考古-扬州-古城-涵洞-初评

    分类栏目:文明演化

    条评论

    战国至南宋延续1700年遗存丰富蜀冈古城址候选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将产生25项进入终评本报讯(记者陶敏战国至南宋延续1700年 遗存丰富蜀冈古城址候选十大考古新发现  初评候选项目将产生25项进入终评
      本报讯(记者 陶敏)扬州城遗址为目前国内沿革历史较长、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昨天,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公布,本报曾报道的“江苏扬州蜀冈古城址的木构及其他遗存(战国至南宋)”名列其中,参与角逐。据悉,初评候选项目将通过投票产生25项进入终评。
      考古发掘10个月,出土大量文物
      2014年3月-2015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发掘了扬州蜀冈古代城址北城墙西段东部豁口及其两侧,发现了木构水涵洞及其他遗存。发掘面积约1100平方米,清理出了不晚于汉代的木构水涵洞、不早于汉代至晚唐杨吴时期的陆城门东边壁和水窦、南宋时期的水关和陆城门迹象以及相关的夯土遗存,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铁刀和陶器残片、汉剪轮“半两”铜钱、汉至唐代的砖瓦及陶瓷片等遗物。 
      年代序列完整,蜀冈古城发展缩影
      考古专家表示,扬州蜀冈古城址的木构及其他遗存从战国至南宋延续了近1700年,遗址的年代序列完整,是扬州蜀冈古代城址发展的缩影,是新时期认识蜀冈古代城址的基点,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重要资料,体现出了在雨水较多的南方地区因地制宜的筑城技术。不晚于汉代的木构遗存,全国罕见,保存完好,用材体量恢宏,制作考究。木构遗存之上不晚于汉晋南朝的遗存,为探寻楚汉六朝广陵城提供了依据。隋唐时期的遗存,则可能是史籍中记载宇文化及兵变弒炀帝事时提及的芳林门,为江都宫城的探寻提供了新线索。各时期的水道资料是了解城市布局的重要线索,更是探寻邗城和大运河关系的关键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揭露出蜀冈古代城址北城墙西段城门遗址,初步推测该门址可能与隋芳林门有关,特别是不晚于战国时期的木构水涵洞遗存,结构考察,实属罕见;自战国至宋代遗迹的发掘,为认识扬州城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宝贵资料。”
    关键字:遗存,考古,扬州
    内容标签: 遗存 考古 扬州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