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钢板围挡墓地周边工人表示是真墓所在地
昨晚7点,记者辗转来到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邗江北路与西湖路路口的一处工地。已经停止施工的工地十分寂静,几位工人在整理脚手架。在一名工人的指引下,记者顺利找到“隋炀帝墓葬”的位置。
借助工地的灯光,记者看到墓地周围已经竖起蓝色钢板围墙。记者沿围墙走了半周,从门缝看到,墓地上方已经有平顶工棚保护,在它旁边则有一处简易工棚,能看到有人员走动。一位负责看守的值班人员向记者证实此处正是“隋炀帝墓”,但表示“不能进入”。
记者随后向工地的几位工人打探消息。据一位工人介绍,以前此处工地就曾挖出过不少看着有些年头的青砖,但没有人特别留意,直到考古队员前来发掘,才知道是古墓,后来听说是“隋炀帝墓”,不少人就不时站在围墙外争相目睹考古进展。
“隋炀帝陵”有待证实墓志证明此墓为真
一位工人告诉记者,扬州已经有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隋炀帝陵”。据了解,此前公布的省级文保单位隋炀帝陵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隋炀帝东路。这座陵墓由石牌楼、陵门、侧殿、陵冢等组成,整体气势雄伟,为典型的隋唐建筑风格。陵前有清代扬州籍阮姓大儒立的石碑,碑文题“隋炀帝陵”四字。
记者了解到,扬州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14日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考古队发现两墓为隋末唐初砖室墓,西侧墓中出土了一方墓志,铭文中有“隋故炀帝墓志”等字样,表明墓主为隋炀帝杨广,铭文中记载墓主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即公元618年,与隋炀帝死亡史实完全相符。此外还出土了四件规制极高的鎏金铜辅首、金镶玉腰带等文物,由此更加证实此墓为“隋炀帝墓”的论断。而它与“隋炀帝陵”有何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面积只有二三十平方米或与杨广死因有关
“我在网络上看到很多扬州出土‘隋炀帝墓’的消息。”中国盗墓史研究学者、考古专家倪方六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一般情况下,表明墓主身份最硬、最有价值的资料就是墓志。但是,还需要有相关的出土文物来佐证。”倪方六表示,对于确定隋炀帝墓的真实性,“隋故炀帝墓志”的出土有很大价值,金镶玉腰带等文物也能体现墓主身份。
两座墓很小,面积分别只有二三十平方米,远远达不到帝陵所应有的规模和气势,甚至规格“比不上当时的富商”。对此,倪方六表示,“该墓地面积不大而且比较粗糙,与帝王身份不符,或与杨广的死因有关系。”据史料记载,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巡幸扬州期间,因禁卫军发动兵变而吊死。此外,隋炀帝之墓还曾多次迁移。
“我个人认为,等到两座墓都发掘之后,再来认定该墓为‘隋炀帝墓’更加严谨。”倪方六表示,目前有专家推测另一座墓的墓主为隋炀帝萧皇后,“全部发掘出土完成之后再来论断更好。”
记者邵猛
关键字:炀帝,扬州,邗江
内容标签: 炀帝 扬州 邗江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