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郭宇剑:勇于面对_不断修正_前行美术馆-绘画--长沙-作品-佛罗伦萨

编辑:江静 来源:雅昌网
 
  编者按:2018年9月1日,艺术头条在北京当代·艺术展的公众开放首日发起了首场关于

  编者按:2018年9月1日,艺术头条在北京当代·艺术展的公众开放首日发起了首场关于“90后年轻艺术家的收藏及生存现状”的话题讨论,提出了对90后年轻艺术家群体的关注。艺术网自8月中旬起对出生于1985年至1995年的年轻艺术家,用专访的形式发起【艺术“90后”】的栏目报道,走近他们的艺术世界。

 郭宇剑

郭宇剑

  2015年,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的郭宇剑回到了家乡长沙,要当职业艺术家。家里在得知他的决定后,给了他一大笔钱,说以后就自己管自己了。他拿着这笔钱买房买车,解决了“住”和“行”之后,他带着剩下的10来万开启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在这三年里,郭宇剑在具象绘画上不断探索,还尝试了装置、实验短片等创作。今年3月,他的个展“白河夜船”在长沙太平街前行美术馆开幕,展出了“梦里有焦鹿”系列作品。这也标志着,郭宇剑在回国两年后,在具象绘画方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开始有比较成熟的作品。而这次展览也让圈里圈外看到了这个的年轻人。

  郭宇剑,1992年生于湖南长沙,当画家是他从小的梦想。于是,他在初中毕业时放弃了直升的机会选择了一所美术中学,毕业后选择了出国留学意大利。前辈评价他的作品都与他的经历有关。因为出生在长沙,他的画面水气氤氲;因为在佛罗伦萨留学多年,所以画面中的人物“撞脸”耶稣和亚当。郭宇剑说,他不会刻意避开:“画面中的人物都是由古典油画中提炼出来。在佛罗伦萨看得多,自然会有影响,我不会刻意避开。我不是为了画耶稣,我只是借用这个人物形象。”

  对于长沙这座城市,他充满了感情:“长沙对我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直生长在这里,会慢慢浸入我的画面。我在月湖和浏阳河旁边长大,一出门就会碰见水。我就不会画黄土高坡。我的画面比较湿润,这也是城市带给我的。我喜欢这个城市,我在这里能完全做我喜欢的事情。”

  “画画就是我的工作。”对于现状,郭宇剑形容是,在他自己的小公寓里,“睡醒了就画画,画累了就吃点东西。”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开始“工作”,这也是他沉迷于架上的原因。同时,郭宇剑也很矛盾:“在承载当代问题和政治方面,绘画不如观念、装置和行为。我的生活里我感兴趣的是,我画面所表现出来的东西。但是画这些,又怎么能引起关注呢?这也是我比较矛盾的地方:年轻人既希望做自己,又希望获得一些普遍的社会认同。我们什么都不想舍弃,什么都想要。”

  在采访中,郭宇剑一直提到要坦诚,要面对。艺术家要坦诚面对自己的作品,也要坦诚面对这个时代:“前段时间跟一个策展人聊天,他问我的作品的当代性表现在哪里。我是这么回答的:我的画面乍一看每一张都是独立的、碎片化和局部的,这不就跟我们现在接触的信息一样吗?再来,我是活在这个时代,受这个时代影响,我画一个人和波提切利画一个人,技法一样,感觉肯定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他画得比我好太多。人应该正视自身的东西。不管留学多久,不管用什么艺术方式,都要保持自身的特质,在不断否定中寻找出脉络。”

  现在可以养活自己了吗?“不行,还在‘无耻’地啃老。”郭宇剑笑了笑。“啃老”不是长久之计。他目前正在积极跟北京、上海等地的画廊联系。

 《烟火散尽之二》布面油画,70x40cm

《烟火散尽之二》布面油画,70x40cm,2018

  艺术网:您从小立志当画家,请介绍一下您的艺术之路。

  郭宇剑: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上了兴趣班。升初中后因成绩太差,断了一年培训班专心上课。没想到第二年,培训班老师找到家里狠狠夸了我一通,让我继续画画。于是,从初二开始,我每天的第三节晚自习就去画画。升高中时,我放弃了麓山国际学校的直升,选择当时美术专业很强的18中,也就是后来的长沙市美术学校,开始了每周两天专业课,三天文化课的日子。我以前成绩不好,到了18中以后倒变成了好学生。画画也不错。所以,我没有压力感,我就和自己比。我有时间去看感兴趣的书,养成了自我学习和思考的好习惯。

  在这里遇到了高尚老师。在高尚老师的指点下,我开始了解真正的当代艺术。高尚老师自己掏钱买了很多英文原版杂志,我虽然看不懂,还是硬着头皮看。我第一次看到了基弗作品,才知道原来架上还可以这么做。我开始思考什么是艺术家,什么是艺术,然后尝试去模仿。艺术是很泛的事情,我必须要把自己的眼界提得很高,才不会在一点小成绩上沾沾自喜。

《尔有窥乎之七》布面油画,50x40cm,2018

《尔有窥乎之七》布面油画,50x40cm,2018

《尔有窥乎之三》布面油画,50x40cm,2018

《尔有窥乎之三》布面油画,50x40cm,2018

  艺术网:为什么选择佛罗伦萨留学?留学有什么收获?

  郭宇剑:高中毕业后我选择了出国留学,留学地点我选择了意大利。我在高中的时候就比较偏向做架上。我骨子里其实很传统,想要从古典里吸取营养。那么,我就要从头梳理,所以我就选择了意大利,选择了佛罗伦萨这所偏传统的学校。

  有一天下午,我去了一个很小的教堂,有一幅很残破的壁画,是弗朗契斯卡的作品。阳光投下来,光影斑驳,在教堂空旷的空间里,加上空气里那种独有的味道,我被震慑住了。这就是绘画的魅力。从那时开始,我坚定了自己要做架上的决心。

  有个艺术家曾说,每个潜在艺术家都会有一所艺术院校等着你。学院教给我最重要的就是自学,交流最重要,特别是教你怎么向人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有人说,艺术作品不需要解释,让观众自己看就行。其实不是的。艺术是需要一定解读的。艺术和其他产品是一样的,就像作家写了一本书,就要向大家去介绍其中的内容。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别人为什么要费力去看你的作品?跟大众、媒体和对自己作品感兴趣的人打交道,是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基本素养。不管戏谑或者调侃,你要清晰解释自己的作品和思路,这很重要。

  艺术网:为什么会选择回到长沙?

  郭宇剑:回国后第一个展览是在北京第零空间,然后在北京停留一段时间。每天出去应酬和喝酒,让我很不适应。我更需要一些安静的空间。在仔细考虑后,我回到了长沙。回长沙还有个想法。我上学时曾去南京拜访毛焰,他是我的偶像。我当时跟他说,我想改变长沙的风气。毛焰说,我18岁也是这么想的。

  在长沙,什么都是不确定的,所以有无限可能性。我不是一个特别有责任感的人,但是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回长沙,大家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好。我也很喜欢跟段江华老师这些前辈交流,也是希望老一辈艺术家了解我们的想法。

  艺术网:回国后进行哪些艺术探索?

  郭宇剑:刚回国时,看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有感,创作了一批关于神性的作品,现在看来有些无病呻吟。后来还画了一批水彩,2017年在物物空间的个展“路边野餐”,展出了以水彩“薝葡林”系列和抽象油画“大河上行”系列为主的作品。经过一系列尝试之后创作了“梦里有焦鹿”系列,这是通过前期探索、第一次比较成型的作品。这个系列一共有30多张,几乎每张作品有湖、有山,作品按顺序排好后,会发现有些故事性。

  今年开始尝试冲突性和故事线:每一张画没有具体联系,但是摆在一起,会觉得在说一个故事。我很喜欢洛神赋,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它画了出来。画了几张以后,我就开始另一种尝试,开始画自己以前写的一些故事。有趣的是,我画的内容和我的故事看上去一点关系也没有。我理解的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两者如何转换,这是我的工作。艺术创作不能自以为是,躲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作品,勇于面对,不断修正。

梦里有蕉鹿之六 2017 ,布面油画,50 × 40 CM

梦里有蕉鹿之六 2017 ,布面油画,50 × 40 CM

梦里有蕉鹿之八 2017 ,布面油画,50 × 40 CM

梦里有蕉鹿之八 2017 ,布面油画,50 × 40 CM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术90后,前行美术馆,绘画,,长沙,作品,佛罗伦萨艺术90后 前行美术馆 绘画 长沙 作品 佛罗伦萨
下一篇:艺术家裴家同逝世_享年90岁_-笔墨-而不是-表现||上一篇:台北故宫26件晋唐宋元精品_再现中国书画顶级阵容_展览-中国书画-台北故宫--书画-坐像-展览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