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张华洁:_以陶为界__实现当代艺术的突围_富平陶艺村-当代陶艺--富平-展览

编辑:刘爽 来源:雅昌网
 
当代艺术家张华洁  导语:作为艺术家,张华洁是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有趣个案。在跨界电影、戏剧、绘画、行为

当代艺术家张华洁

  导语:作为艺术家,张华洁是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有趣个案。在跨界电影、戏剧、绘画、行为、多媒体之后,张华洁瞄上了陶瓷。

  这令人有点意外,张华洁一直以来带着新锐的标签,如此朴素古老的陶介质,怎会成为其新爱?

  这其中有说来话长的故事。

  这个秋天,张华洁驻扎富平陶艺村的这段时间,虔诚面对泥土、陶胚、各色釉料、志野和苏打烧等等,从未如此投入的进行了学习与探索实践。这对于向来自信、活跃的张华洁,是场新挑战。

  10月19日,西安曲江富陶国际博物馆将迎来《张华洁陶瓷艺术展》。启幕之前,笔者与张华洁进行了当代艺术与陶艺关系的对话

  有丰富阅历与执行力的张华洁,讲话极具感染力,叙事观点清晰有深度,下面是对谈的概述。

  西安曲江富陶国际博物馆外景

  展览题目:张华洁陶瓷艺术展

  开幕时间:10月19日  16:00

  展览时间:10月19日—11月18日

  学术主持:李见深

  展览总监:徐国良  谌多

  展览策划:同建丽

  出品方:富平陶艺村

  展览地址:西安曲江富陶国际陶艺博物馆(西安曲江大唐芙蓉园南门东300米院内曲江书城正对面)

张华洁在画陶

  来自基因的自我救赎

  艺术网:首先我很好奇,张老师怎么突然对陶艺产生了兴趣?

       张华洁:并非突然,其实我天生对陶的材质和器型感兴趣,我少年时代生长在离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三五公里的地方,半坡留存下的实物主要就是陶,这几乎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从艺术学角度讲,在了解西方艺术之前,仰韶陶的因素已经在基因中了,这是天性自带的,我自幼对陶亲近,走到哪里都会被它们吸引。

  另外,我九十年代初去美国做访问学者时,也是陶的因缘。我在北京电影学院是电影摄影和科教片编导专业。到纽约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学院做访问学者,就因为陶艺学是它的优势。当时有三个陶艺家,其中一个来自中国,就是现在景德镇三宝村的创建人李见深,还有一个日本人田岛伊雄,另外一个美国人叫克里斯。他们三个人关系很好,研究生毕业要一起办陶艺展,我就跟踪拍摄他们的纪录片。站在观念融合的角度,三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怎样在一个空间里创作自己的作品,这是我对陶的感知的开始。

  至今我一直对各种釉色与器型的陶有持续的感觉。

  艺术网:您这次陶瓷创作主要有什么器形?

       张华洁:主要是瓶子和杯子。但我觉得圆型的瓶子太多了,我加以改造,让它方起来。我也画了一些方盘子、圆盘子和罐子。

  艺术在一个高度是讲精神的,形式之外,思想要放在作品中,作品要留下人的气息。我觉得要在器形上有所思考和突破,但不要复杂了。

张华洁参展陶艺作品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张华洁,富平陶艺村,当代陶艺,,富平,展览张华洁 富平陶艺村 当代陶艺 富平 展览
下一篇:城市建设进程中的新宠儿?公共艺术热潮下的冷思考(上)_雕塑-孙振华-乡村--中国-艺术家-乡村||上一篇:高小华:将艺术家个案串起来,将看到那一时期历史的体温_历史的温度-文献展-油画-高小华美术馆--周易-艺术家-题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