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瑟沃斯画廊“2018曾梵志三地联展”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在曾梵志的工作室里,往往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幅抽象风景作品的旁边也许就放着一幅肖像绘画。从风景到肖像,从抽象到具象的彼此转换,是曾梵志独特工作习惯。
经历了苏黎世的抽象风景之后,“2018曾梵志三地联展”的第二个分展场于10月1日晚在伦敦开幕。在这儿能看到他三十年来不同系列的肖像绘画作品,以及最新的肖像实验。从苏黎世到伦敦,两个展场的不同作品将曾梵志工作室的日常,独特的工作方法铺陈在观众面前。
肖像绘画,作为曾梵志创作生涯中观察“人类基本情感与生存状态”的方法。在不同主题、画面和风格的背后,是艺术家自我内省,自我表达,以及寄予理想的方式,同时也借此思考体会人类的普遍情感与生存状态。
此次展出的全新的“肖像”作品,呈现了艺术家更纯粹的精神上的追求。展览占据了豪瑟沃斯画廊伦敦空间的南、北两个展厅,也是三地展览中呈现作品最多的一场。
《欢笑的贝克宁》,油彩 木板,77 x 61cm,1989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其中南厅囊括了曾梵志三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系列的“肖像”绘画,这些作品在其肖像绘画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比如早期《欢笑的贝克宁》(1989),《忧郁的人》(1990)等,对曾梵志后期的肖像绘画启发甚大;还包括具有代表性的“面具”系列作品;人物肖像作品《马克思》,及去年在梵高美术馆展出过的三幅“梵高”系列作品等。
《无题》,油彩 画布,150 x 110cm,2000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马克思》,油彩 画布,280 x 360cm,2007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梵高》,油彩 画布,100 x 10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面积较大的北厅展示的全部为艺术家最新的创作。通过这些作品,观众可以从“肖像”绘画的角度纵向梳理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在布展上,通过开放式的展墙,每一幅作品既各自独立又可随机构成对话,使观众可以借此构建自己特有的观赏途径与观察角度。
《雨果》,油彩 画布,180 x 18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弗洛伊德》,油彩 画布,200 x 200cm,2017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弗洛伊德》细节,油彩 画布,200 x 200cm,2017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这些艺术家过去两年间创作的“肖像”绘画实验。包括艺术家一直以来持续创作的人物肖像系列,此次展出的是为雨果(Victor Hugo)、佛洛依德(Lucian Freud)等艺术巨匠所绘制的肖像,相较以往的作品,这几件新作在用色与描绘手法上显得更单纯。
而展览中,值得一提的是时隔十年时间全新创作的自画像作品和另外一批全新的肖像实验,艺术家大胆地尝试在二维空间上抓取人生转瞬即逝的状态,以及将三维空间进行平面转化的实验。作品所表达的方式与内容,使它们在展场里产生了互动与对话。
《无题》,油彩 画布,80 x 8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作为个人不同阶段由内而外变化的记录,在曾梵志的创作历程中,自画像是其一直坚持的题材,从其刚刚开始创作一直延续至今,每隔一段时间,艺术家都会描绘一批自画像。在以往的这类作品中,有些是艺术家对历史上经典自画像的手法及表达方式的借鉴;有些则是基于个人所处现实状况及情感体验的创作。透过其自画像,我们得以阅读并观察到艺术家内在不断变化的过程。
《无题》,油彩 画布,80 x 8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最新的这一组自画像与十年前艺术家所创作的那批著名的”自画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此次艺术家选择了80X80cm的正方形尺幅,客观地还原了正在低头工作时艺术家专注的姿态。画面中迸发的色彩与大胆的笔触,将一位艺术家创作时的热情展现的淋漓尽致,透过画面,仿佛能够体会到艺术家挥笔作画的瞬间,以及画作背后人物所处的空间与状态,引领读者进入画面,感受当下艺术家的艺术思考与人生体悟。
《无题》,油彩 画布,260 x 18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与小尺幅的自画像相对的是此次展览尺幅最大的作品,这件作品中,艺术家曾梵志本人工作时的姿态完整地跃然纸上,他拿着画笔,正在描绘身前的一座雕像——耶稣基督,虽然画面中艺术家本人与基督并置在一起,但这幅作品的初衷并非与宗教题材相关,而是艺术家在创作技法上的全新尝试,源自他偶然间看到的一个微尺寸的雕像,于是想用绘画把三围空间的形象描绘在二维的平面上。
《无题》,油彩 画布,100 x 10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与之类似题材的一组描绘圣母的新作,则更多的是艺术家在之前“肖像绘画”基础上的练习,通过覆盖于画面上杂乱的线条,艺术尝试以这样的方式来实验怎样在抽象线条中建立、破坏再找到具象的人物图像。
《无题》,油彩 画布,80 x 80cm,2018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作为此次曾梵志展览项目的负责人,豪瑟沃斯画廊总监Fiona谈到:“观察曾梵志肖像绘画的生涯,从早期学院对于大师的学习,到如今的画面,可以看到艺术家许多跳跃性的变化,比如此次时隔十年创作的全新自画像。我们发现当艺术家觉得已经掌握了某种技法,绘画能力达到了新的水平之后,自画像便成为那个阶段性工作的一个总结。在此次展览中,虽然还有一些表现不同题材内容的作品,但艺术家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运用他绘画的技能来捕捉一个雕像,以及他在绘画上能达到的全新可能性。”
《无题》,油彩 画布,244 x 170cm,2003 ©曾梵志,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在伦敦这一批展示人物肖像的展场中,对艺术家而言,人物的身份与状态并不含有观念的成分在里面。艺术家展示的重点也不是画谁,而是怎样通过人物创作来抓住转瞬即逝的人生状态,并借此观察自身与他人。同时,与新作并置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肖像创作也都体现了艺术家在不同阶段的绘画实验,清晰地呈现了一条艺术家创作的发展之路。
关键字: 内容标签:肖像绘画,豪瑟沃斯画廊,曾梵志,,图片,无题,肖像肖像绘画 豪瑟沃斯画廊 曾梵志 图片 无题 肖像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