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王晨睿:你又不是天才,凭什么借鉴自己?_插画-怪相盒子-可口可乐百年历史展-王晨睿--艺术网-艺术-作品

编辑:谭娟 来源:雅昌网
 
  编者按:90后,自出生以来一直处于被标签的舆论风口。事实上,已全部成年的“90后一代

  编者按:90后,自出生以来一直处于被标签的舆论风口。事实上,已全部成年的“90后一代”青年艺术家正悄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新力量。为此,艺术网面向出生于1985年至1995年的艺术家,发起【艺术“90后”】系列,试图用专访的形式,走近他们的艺术世界。与前辈大不相同的时代背景成长起来的他们,正在发现、思考什么?正在尝试哪些艺术实践?如何打开自己的艺术市场,甚至创造自己的艺术影响力?

  

  年轻艺术家 王晨睿

  8月,对于91年出生于重庆的王晨睿是特殊的月份。8月17日,作为唯一一位受邀的青年新锐艺术家参与全球第三家“可口可乐世界”跨界现场创作,在展期近2个月的“可口可乐世界·成都悠方展”的弧形瓶陈列展馆空间内,以可口可乐元素进行原创涂鸦创作画满整个空间。8月27日,与恋爱长达四年的女朋友领取了结婚证。

  

 

 

  可口可乐百年历史展(成都悠方)

  观其艺术履历,3岁开始绘画,9岁起便混迹于黄桷坪(川美老校区,涂鸦街)。18岁考入四川美院美教专业,于2012年因病休学一年创作近200幅“梦”系列作品。2014年起,艺术活动纷至沓来。

  

  可口可乐世界·成都悠方展

  4年时间,举办2次个展《实.魇》、《1080x360》;近10场个人艺术项目(《霓虹艺术展》、中法尼斯国际嘉年华(厦门)、《村上隆联合展》、AIN’T NO FUN MARKET(北京798现代汽车艺术文化中心)等);与德勤、匡威、百事、可口可乐等品牌以及COART艺术现场(大理)、全球电子音乐组织、中国公益发展组织等10余场跨界合作;与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展、中国重庆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伦敦LMAOSUK,法国CANSON,德国保时捷工厂,韩国“ELAND”等品牌企业、美术馆、艺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创作1000余幅肖像作品被数十个国家人群收藏。

  

  王晨睿(左一)与意大利艺术家Simone Carena和华裔艺术家Yihong Hsu在重庆IFS(图片来源:朋友圈)

  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品牌都有艺术部署。“跨界合作”,一定程度挑战了即有的创作媒介和传播方式,传播环境,以及让艺术家重新考量新的观众、受众群,在和商业品牌合作与沟通上,相比在当代美术系统合作中更具挑战性。王晨睿以其简单的线条,怪诞风格通过与各大品牌机构合作,将自己逐步推向大众视野,在艺术与商业之间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路。

  

 

 

  王晨睿2016个展《1080x360》华侨城华悦荟全界艺术中心

  作为王晨睿2015年首个展《实.魇》的青年策展人李菲见证了他这一期间的艺术轨迹,并对笔者说:“王晨睿其实一直在努力的去做一些与商业结合的尝试,他的作品很视觉化,有狂放的宣调。他在试图去找那些最本质的东西,有点宣泄情绪、疯狂和执拗。他通过他自己发明的图示和样式大量的重复个人经历中有意味的形式,他这种个人经历是切合我们当下很多90后气质的那种生存状态的一种感觉!”

  

  2014年前在重庆黄桷坪工作室

  如若不熟识王晨睿,用青年策展人李菲的话说就是纯粹的所谓的艺术家的感觉。不善言辞,不接受正面拍照。一问就是“不知道”、“不晓得”,“真的不知道”,“你觉得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吧”,笔者也在一次采访中无果而归。熟识之后,就如他现在的妻子所言:“你认不到他,屁话都不说,人熟了之后批话多的很(重庆方言:话多)”。笔者在经历三次采访对话后,本文梳理出其 “创作轨迹”、“人生经历”和“市场考虑”三大方向,带观众一起走进90后王晨睿独有的艺术世界。

  

  2015年在华人当代美术馆的个展《实.魇》

  一、从私密到大众,用“线条”联结艺术与商业

  艺术网:从2015年在华人当代美术馆的个展《实.魇》带来了300余幅“梦”系列作品到与可口可乐品牌跨界合作的旅程,可否总结下个人经验?

  王晨睿:个展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而为可口可乐百年历史展的其中一个展厅墙体进行创作,需要融合可口可乐品牌的标志性元素或颜色。跨界合作有的是现场展示,有的要有互动过程,有的是看结果。如前期的制作周期不长的300多平的华侨城空间,3、5天就要把现场创作完成。现在的创作是与大众间的沟通更多了。其实考虑的都很多,只是考虑点不同。

  

  王晨睿在可口可乐世界·成都悠方展现场创作

  艺术网:相比纯粹的艺术创作,商业跨界合作你觉得有难点吗?

  王晨睿:跨界与纯艺最难的共同点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跨界的难点是要在不违背自己的创作意图下,去达到合作品牌的需求并结合完成。如果是自发的创作,暂时没有想法可以放一放,但是跨界不行,大部分要在短时间内拿出方案,会焦灼一点。

  

  可口可乐世界·成都悠方展

  可口可乐是给我的一个空间,其他随便我来。当时我拿来这个空间的时候,是完整的。到了现场之后发现还有产品,已经受影响。因为考虑展示品,我用粗线条,密一点的方法,整体的感觉就出来了。

  

  INSTINCT FESTIVAL(全球电子音乐组织)创作现场大型空间涂鸦作品

  艺术网:说说你的第一次跨界合作吧?以及让你印象深刻的一次跨界活动?

  王晨睿:为某个全球电子音乐现场创作墙体作品。 印象最深的是在798现代汽车艺术中心那一次,因为这是拖欠我费用最长时间的一次,长达10个月。

  艺术网:在与商业合作中,拖欠款项的事情多吗?

  王晨睿:这是我唯一一场。

  

  艺术网:798现代汽车艺术中心的展览中是你“怪相盒子”创作的延续?

  王晨睿:798是唯一次将盒子放大的,是户外。因为是商业合作,必须要吸引人,要带来流量。我就做了个全玻璃房,房子15平米,我在里面。效果很好,来的人非常多。主办方将现场做的非常规范,现场还有礼仪。只是一个尝试,我在里面、人也在里面。在现场创中一直喜欢和关注不同的人的不同的好奇心的点。

  

  怪相盒子巡展第八站:AIN’T NO FUN MARKET(北京798现代汽车艺术文化中心)

  艺术网:有看到你会为各种人创作风格各异的人物头像,你是如何很快速提炼人的特点并呈现的?

  王晨睿:我刚好对人的长相特别敏感,也喜欢画人,见过的人,记不住名字,但是长相我一定记得。如果看过我的早期作品,其实每一幅画里面都有人,所有的形象是出现在现实生活或者梦境里的。 画人没有捷径,需要长期的观察,积累和练习。

  

  怪相盒子巡展第二站(重庆北城天街“霓虹艺术季”)

  艺术网:你如何看待在你创作的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怪诞风格?

  王晨睿:作品中动物、舌头、身体这些都是我特有的元素。用我的方式来画动物、嘴吐东西、人的身体扭曲肢解的状态。只是喜欢,卖的好。

  

  艺术网:找你画肖像的人群都是?

  王晨睿:从老到小,每个人都好奇,我画出别人眼中的他们是什么样子。怪相盒子最早期在我脑海是有冲突的,作品正在创作过程中,恰巧看到国外一个“头像贩卖机”作品。艺术家也是给观众画画,有隔断的纸板,有很多洞,他是人和人面对面。观众看的到画家本人,观众在他对面,投币之后,你的画就出来了。而我是全封闭一个人在里面,外面的人看不过程,我看的到他们,画的过程中观众各种表现都有,拿到之后会发生各种感叹和表情。以后还会尝试人工智能和多媒体的形式。

  

  艺术网:你与部分品牌合作中会选择现场涂鸦?

  王晨睿:涂鸦是被误解的,很多人一提起涂鸦,想到的就是要带着面罩、穿着工作服,于我而言随手画就是涂鸦,自然而然的表达就是涂鸦。是放松的,没有定义,就是从事绘画中没有边界的随意创作。

  艺术网:第一次尝试现场涂鸦是什么时候?

  王晨睿: 2014年。在黄桷坪的工作室楼下有十几面墙,每天下楼就能看见上面那些很丑的涂鸦,有一天晚上没事儿做,实在忍受不了,就提了几桶漆下去把墙刷白然后画满了。

  

  王晨睿在黄桷坪涂鸦

  艺术网:你大学读的是水彩专业,到肖像的油画创作、插画、涂鸦、电子设备的创作方式,画面都离不开线条上的探索?

  王晨睿:我用普通话,重庆话,英语,日语,泰语等等哪种语言说话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说的什么。材料决定性质,我喜欢随性的材质,到最近电子设备,更随意,更方便了。在肖像上有我习惯性的画法,现在线条上的创作是从我的肖像画作品中提炼出来的,还是线和面的展示。我喜欢用线条,最擅长的是颜色这一块。

  

  跨界合作经过很多环节,每个环节时间都不长,必须要考虑时间。在现场创作是即兴的,有表演性质,因为有看的观众,对造型就有要求,线条创作时间快,是不错的选择。头像也运用了线条,只是颜色全部去掉。布面和电子部分创作都是有线和面的,都是不违背自己的习惯和喜好去结合的。

  

  在采访中,王晨睿表示三岁开始画画,4,5岁就开始画人,家住九龙坡从小学到高中在川美附中少儿绘画班学习,到考起川美,他在黄桷坪生活了近20年。一直贯穿的便是肖像画,但自己从不看日本漫画,业余爱好漫威,正是长期的绘画创作,他随手便能画出一幅肖像“涂鸦”。谈起对自己艺术经历影响事件,王晨睿对艺术网一 一道来:

  二、老师说,你又不是天才,凭什么借鉴自己?

  大三创作课,老师让学生找一个喜欢艺术家并按他风格来作肖像画。王晨睿在采访中说起这件事依旧很是气愤“我非常反感,这不就是鼓励来借鉴、来抄袭嘛?”王晨睿选择了将自己7,8岁画的头像用来借鉴创作,“当时我将幼时画的鼻子、嘴巴这些进行了提炼。”课程结束后,他作为最后一个上台讲自己作品的学生。对于当时与老师的对话他一字一句都记忆犹新:

  老师问:你借鉴的谁?

  王晨睿答:我借鉴我自己。

  老师说:你又不是天才,你凭什么借鉴你自己。

  王晨睿回忆当时脸憋红的回击道:天才死的早,幸亏我不是天才。

  有了这次让王晨睿“气愤”的经历,“从那之后,我只画自己的东西。不在意别人的想法了。”他对笔者说。随后他休学一年,9个月创作近“梦”系列200余幅。

  

  王晨睿早期作品

  艺术网:2012年休学的真正原因是?

  王晨睿:借由生病,毕业创作不知道画什么。休学一年,9个月在黄桷坪的电厂工作室。精神状态不好,睡眠不是很好。情绪不稳定,经常做梦。开始画梦,当成日记。没有任何目的性去还原梦。9个月画了近200张。后面搬到501工作室,也为了看展方便。持续了一段时间,一直在创作,周围的状态不是很好,生活状态也不是很好。受不了这种生活,对生活还是一点点要求。

  

  王晨睿在黄桷坪的涂鸦作品

  艺术网:你如何评价在大学时候的创作状态?

  王晨睿:就是懵逼,不知道想干什么,尝试都不能谈起。大一在老校,只要不上课都在黄桷坪。活动范围就是朋友工作室、茶馆、铁路边。黄桷坪不大,大部分的时间在工作室。大四的时候,水彩老师龚玉看了我的画说:“你画这个到底是为什么?”她的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简单来说就是绘画的目的性,对我来说很震撼,印象很深。

  三、艺术家说,无法带来收益就不合作?

  艺术网:2014年是你的创作的转折年?

  王晨睿:是的。2014年前主要是呈现在纸本、架上、石头等材质。大幅的墙体是2014年的自发行为,自我行为的一个尝试。最先是在自己家,后来是黄桷坪。14年,跟女朋友去泰国一边旅行,一边给旅行中觉得有缘的的人画肖像并当之礼物。还摆了两天肖像地摊,当时就是好玩一边画一边卖,画了几百张还赚了些钱。女朋友将我画的几张肖像画在她运营了几千人客户的微信朋友圈,客户中有是做公关的,结果一回重庆就找上来了,便开始了第一次商业合作,在那次活动中我把画卖给了逻辑思维的罗振宇。

  

  2014年在泰国给有缘人画的肖像作品

  艺术网:自此开始了艺术与商业的跨界合作,你有意识的将作品卖出去了?

  王晨睿:是,朋友圈传播速度很快。随之公关公司,活动公司、很多人都在找我。开始接触到商业艺术,这是另外一帮人在玩。因为女朋友从商,她给我的提示是画出来就要卖出去,以及龚玉老师给我的提示结合吧。

  

  罗振宇与王晨睿的作品

  2015年正式将作品融入公众,开始跨界合作,与重庆小动物协会、慈善机构等无偿合作过。2015年-2016年,还和英国伦敦的一个艺术中心、集合教育、文创衍生品、服装的画廊机构签约合作过一年,然后我单方面解约了。

  艺术网:中间是出了什么问题吗?

  王晨睿:如果无法带来收益就不合作,当时没选择国内的画廊机构签约,也是考虑到卖的问题,因为在此之前与国内的几个有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平台都合作过,见效甚微。结果发现,在国外也无法带来收益,然后就解约了。

  

  PEPSI百事(联名出品限量版“摩登可乐”)

  在此之后选择性的拒绝一些无法带来收益的展览,我宁愿自己卖,现在有了自己经纪人。然后观念进一步转变,不一定是架上,IP形象也可以卖。比如很多艺术形象,迪士尼、漫威等等。放在艺术里面,就是一个自己的语言。

  四、商业背景下,艺术家该往何处去?

  艺术网:该如何形成自己的语言系统?

  王晨睿:目前我这个阶段,问过关注我的朋友,是否能看出我的东西。他们说能分辨。经常有朋友在别人的朋友圈看到我的肖像画被设置为头像,会截图说“看到你的画了”,还是经得起这种考验的。我现在考虑的是提炼一个具体的形象出来。

  

  王晨睿的电子肖像绘画作品

  艺术网:在这过程中你有做关于语言提炼的尝试工作?

  王晨睿:只是我现在的头像和氛围能让人记住。我在老老实实的用线条画,其实画线条的画家太多了。比如 凯思哈林做了很多IP,他是平铺,我是堆积。这个作品形象的提炼到底是简化?还是复杂?这个问题一直在思考。

  其实要提炼出形象很难。发现有辨识度的我不喜欢,但简单的才能让人记住。张晓刚的画是也有辨识度,看一眼就能记住。比如运动品牌耐克、阿迪等。简单的只是我不喜欢,不代表不好。

  艺术网:实施到具体的创作案例有吗?

  王晨睿:现在我尽量就减少了元素堆积在一起,比如在可口可乐上就没有做复杂的东西,还加入我很喜欢可口可乐的瓶子形状。可口可乐是双方协商,百事是使用我版权来操作,性质不同,实际创作也有所不同。

  

  真人与作品对比

  艺术网:你觉得什么样的品牌符合自己的语言?

  王晨睿:年轻潮、时尚、快餐文化等。不同的品牌都会找我,做品牌的人大多不懂,他会问我你能不能差出一些火花。我会考虑品牌到底适不适合我,是否能融合,可口可乐、百事、匡威是答应比较快的。比较偏小的活动,朋友的帮忙也会做小型。整个过程出来,我还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王晨睿的“怪相盒子”

  四、尾声

  艺术网:你现在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与商业合作项目吗?

  王晨睿: 是的,现在的主要收入是商业合作。多的时候一个月几次,少的时候两个月一次。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合作又能与自己的作品结合起来的品牌。如果我对这个品牌无感,且不能结合自己的创作,也是不会接的。我对物质要求不是特别高,能满足自己想要得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少接商业活动,除非是自己特别喜欢的。

  

  8月27日结婚照也是王晨睿的“怪相”创作(来源:朋友圈)

  艺术网:现在在大学城川美周边的生活,与黄桷坪的生活不同的点在哪?周围艺术圈的状态是?

  王晨睿:大学城和黄桷坪生活,在状态上并没有不同。黄桷坪也是我喜欢的,只是黄桷坪规划了之后没有了以前那种市斤的生活气息。不管是在黄桷坪还是在大学城,我基本上都是宅在家,宅在工作室,很少与周围的艺术圈有交集,我认为我不在这个“圈子”里面。我是一个个人。

  

  艺术网:你觉得自己能走出一条可行的路最大的原因是跟什么有关?

  王晨睿:其实我并不确定今天的路是不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如果非要说我自己今天走的这条路是“可行”的,可能是自己很早从黄桷坪这群“黄漂”中脱离出来了。黄桷坪有很多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是有优秀的,但是生活上大多却很艰难,租最便宜条件恶劣的工作室,做好的作品,也办个展,但是却不能卖出自己的作品。我曾经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我的所知有限,但有一个力量在推着我走,告诉我,要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必须从中走出来。

  艺术网:好的,谢谢!


关键字: 内容标签:涂鸦,插画,怪相盒子,可口可乐百年历史展,王晨睿,,艺术网,艺术,作品涂鸦 插画 怪相盒子 可口可乐百年历史展 王晨睿 艺术网 艺术 作品
下一篇:“传承红色文化基因__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照金召开_陕历博-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保管专业委员会--革命-协会-红色||上一篇:以“宁晋现象”为例:数字化时代书法教育的危机与应对_书法--教学-书写-宁晋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