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艺术区
继艺术网7月30日推出了“2018年上海画廊生存调研报告”之后,我们在北京地区发起了同一份“2018年上半年北京地区画廊调查问卷”,对近半年举办过展览的逾50家北京地区的画廊展开调查,回收有效问卷超过30份。结果显示,接近75%的画廊认为当前最大的挑战是整体经济下滑。超过60%的画廊表示过去三年收支平衡或偶有盈利;50%的画廊表示今年整体销售数量与去年持平。
与此同时,90%的画廊参加博览会的数量达到并超过了去年,超过60%的画廊平均比去年多参加2场博览会;在画廊关注新的艺术领域方面,除了对新媒体、数字媒体有持续性的较高关注度,有近40%本地画廊开始将目光转向西方当代艺术,这一数据与“更国际化”的上海相当,是北京地区上半年呈现的一个新趋势。
除了北京地区本身的纵向对比,我们也试图通过北京、上海两个地区画廊的横向对比来观察各自的特点。整体而言,北京地区的画廊在各方面有较明显优势。对上半年北京地区画廊运营数据的具体分析,从中反映出在当前艺术市场下行趋势下,画廊应对的策略、背后原因及其实际获得的收益。
北京地区画廊创办时间对比图
一、经济下行趋势下的新突围:西方当代艺术成北京地区画廊关注新趋势
此次选取了50家样本画廊,对它们创办时间,空间情况,艺术家合作代理情况,画廊关注领域,及运营成本等全年运营基本数据分析对比,可以看出今年与往年呈现出的一些纵向变化,以及北京与上海之间的横向差异。
(一)画廊创办时间上的变化趋势
此次调研囊括了2000年创办,拥有近20年历史的画廊,也有2017年刚刚创办的全新画廊。其中大部分画廊都属于中坚力量,拥有10年以上经营年限的占比达到了60%,它们同时也代表着全国高水准的画廊。在2015年(含)之后创办的画廊占比为12%,相比前一个五年(22%),明显有下降;与画廊创办最火热的黄金五年(2005-2009年)相比(48%),则足足有4倍的差距。
上海与北京则在近十年逐渐形成不同的发展趋势,不仅在2005-2010期间是创办的高峰,由于上海从博览会到美术馆的火热,大大推动了本地画廊业态的发展。尤其去年以来,多家海外画廊入驻,引领上海画廊行业越来越向国际化靠近,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增长态势。
北京及上海地区画廊空间面积对比图
(二)画廊空间与合作艺术家变化趋势
与上海不同,北京地区画廊平均空间个数为2个,超过60%的画廊有2个及以上空间,这些空间主要分布在香港(唐人、站台、艺门等)、上海(亦安、玉兰堂等)、深圳(蜂巢、桥舍等),另外,在乌镇(势象空间)、成都(艺琅国际)等地有空间或项目空间。也有少数画廊(如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在北京地区就有2个空间。
在空间大小方面,北京地区有近7成的画廊经营面积超过500平米,20%的画廊面积达到了1000平米以上;上海地区的画廊运营面积则主要集中在200-400平米,超过6成,低于100平米的小型画廊是上海区域的一个特色。
今年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北京地区画廊空间出现了一些变动。除了杨画廊有计划要更换新的空间,据悉林大艺术中心也即将在798艺术区麦勒画廊旁开设新空间;另外,也有艺术区拆迁的突然变动导致画廊空间暂时关闭的情况(艺琅国际、德萨画廊)等。
北京及上海地区画廊代理艺术家数量对比图
北京地区画廊代理艺术家的地区范围分布
北京地区画廊代理艺术家数量超过20位的占比接近50%,而上海地区画廊代理的艺术家则主要集中在10-20位之间。对比画廊代理艺术家数量、画廊创办时间、以及画廊的空间大小发现:2005-2010年期间创办的画廊在几方面的数据都有较明显优势,尤其体现在代理合作艺术家方面,单家画廊代理合作艺术家达到了15-20位左右;紧随其后的是在2005年之前创办的画廊,艺术家数量在10-15位。另外,两个时期创办的画廊在空间数量上平均为2个;而2010年之后创办的画廊在艺术家资源上的优势相对较弱,单家画廊合作艺术家数量为5-10位左右。其中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画廊在2018年合作艺术家数量有所减少,对于艺术家资源的流失,画廊主表示很无奈。
北京地区画廊代理艺术家的年龄分布
(三)画廊关注领域变化:
相较去年,70%的北京地区画廊表示今年有新代理的艺术家,86%的画廊表示今年有涉及到新的经营艺术领域,其中,影像和摄影、数字媒体艺术、西方当代艺术三大块是画廊主要关注的领域。
相较2017年,今年画廊是否有新合作、代理艺术家
北京地区画廊经营范围
比起近几年来对新媒体领域的持续性关注,今年北京地区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关注趋势明显。
画廊关注哪些新的艺术领域
有接近40%的画廊表示今年有关注西方当代艺术,尤其在上半年画廊周北京期间,几家画廊都带来了国外艺术家的个展:北京公社呈现的特纳奖获奖艺术家理查德·迪肯的雕塑,这是画廊首次与艺术家合作;常青画廊呈现的卡斯滕·霍勒个展,亦是艺术家在画廊举办的首次个展;博而励画廊展示的是5位正处于创作生涯中期阶段的德国艺术家,这是画廊首次带来德国艺术家的群展;偏锋新艺术空间带来欧洲颇具声望及影响力的抽象艺术家之一约翰·麦克林与王剑的双个展;另外,5月份,麦勒画廊推出了瑞士艺术家Michel Comte在画廊北京空间的首次个展;AYE画廊推出了鲍勃·博尼斯(荷兰“具体主义艺术”风格艺术家)与陈文骥的双个展;在6月份,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呈现的七户优个展,也是画廊与艺术家的首次合作;艾米李画廊在7月初推出的以色列写实风格的艺术家伊格尔·奥泽里的首次个展;芳草地画廊呈现的西班牙知名插画家Joan Cornellà的个展引起了不小的网红效应。另外,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艺·凯旋画廊、站台中国、桥舍画廊、北京798艺栈等画廊均表示西方当代艺术会成为画廊关注的新领域。
画廊成本
2017年北京地区画廊全年运营成本
(四)画廊运营成本变化:
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画廊一年的运营成本大部分在100-500万,占比38.71%,约25%的画廊运营成本在100万以下,有接近20%左右的画廊运营成本在1000万以上。
在画廊的主要支出项目中,日常开销(租金、水电费、员工工资等),以及展览的支出,是画廊的主要花费,占到画廊整体开销的80-90%。另外,有接近一半的画廊表示为艺术家提供展览的材料费,包括工作室、生活费等也是画廊开支的一部分。
2018年上半年北京地区画廊举办的展览数量
较2017年上半年,展览数量变化情况
相较2017年上半年,2018年制作一场展览的平均成本变化情况
在各项开销中,对比2017年上半年举办的展览数量,70%以上的画廊表示基本持平。数量主要集中在3-5场,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但超过25%的画廊表示2018年制作一场展览的平均成本比2017年有所增加;而只有不到10%的画廊在今年展览支出方面缩减了费用。
2018北京地区画廊参加了哪些博览会及博览会的情况
二、博览会资源向北京区域集中 画廊参加博览会数量增势明显
(一)2018年北京地区参加博览会变化趋势
今年上半年国内新兴博览会呈爆发增长趋势,仅今年一年,全国各地就出现了6场全新的博览会,其中有3家出现在北京。除了已经举办的艺术成都、JINGART艺览北京、艺术西湖·国际水墨博览会、北京城市(酒店型)博览会(AFIH),还有即将于8月底在农业展览馆开幕的北京当代·艺术展,以及将于10月份举办的南京扬子当代艺术博览会。北京地区的画廊均有参加这几场新的博览会。
数据表明,在北京地区画廊今年参加的全球20多家博览会中,今年最新创办的博览会数量是最多的,为6家,创办4-6年的博览会数量为8家,10年以上的是3家,15年以上的2家,20年以上的2家。可见新兴博览会的出现是今年画廊参加博览会数量增加的最直接原因。
2018年北京地区各家画廊参加博览会数量的增长比例
对参加博览会数量增加的画廊进行分析,发现,平均每家画廊相较去年多参加了2场博览会。有些画廊甚至比去年多参加4-5场。
在本次调查的画廊中,有50%的画廊参加了艺术成都,有超过40%的画廊即将参加北京当代·艺术展;另外有37%左右的画廊参加了JINGART艺览北京。其中不少画廊参加6场新博览会中的3场及以上。比如长征空间今年新参加的两场博览会正是首届JINGART艺览北京与艺术成都。亦安画廊同时参加了水墨西湖、AFIH;亚洲艺术中心即将参加南京扬子当代艺博会等。
2018年北京地区画廊共计划去几场艺博会?(包含已举办的)
(二)北京地区画廊最喜爱参加的博览会
今年新增的6场博览会中,有3场都选择了北京。然而有意思的是,接受问卷调查的画廊反馈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画廊最钟爱的博览会意外地既不在自己的家门口;也不是规模最大的香港巴塞尔,而是上海的ART021,其次是艺术深圳。分别占比达到了67%及57%左右。
就规模而言,两家博览会都属于中型博览会,参展数量在100家上下,且都走过了5年时间,在品牌影响力、市场容量、藏家群体、展商服务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尤其是艺术深圳,自2015年转型之后,品牌影响力越做越大,且在画廊中享有很好的口碑。
另外,鉴于其他国内几场博览会:西岸艺博会、艺术成都、JINGART艺览北京、北京当代·艺术展等本身的规模:30家上下,以及邀请/甄选上的要求,北京地区参展(入选)的画廊比例相对不高。参加香港巴塞尔博览会的画廊占比在50%左右,在数量上较往年没有太大的变化。
相较2017年,画廊参加艺博会的数量变化情况
(三)市场仍不明朗的前提下 博览会提供的新可能
今年以来,很明显的趋势是博览会资源向北京的集中;与此同时,北京地区的画廊也有向二、三线城市及其他区域的博览会的试水行为。比如参加首届水墨西湖的北京画廊达到了17%左右,另外艺术厦门,艺术台北、香港水墨艺博会等也有不少北京画廊参加。
如此多的新博览会在北京创办是否表明该区域有足够的市场容量,与此同时,是否能在之后推动北京画廊行业的发展?有待观察。至少目前表明,无论是博览会挖掘北京市场,还是北京画廊往其他区域的市场拓展,都是市场还未明朗的当下一种可能的尝试。
上一页 12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术博览会,西方当代艺术,调研报告,北京,画廊,,北京,艺术家,数量艺术博览会 西方当代艺术 调研报告 北京 画廊 北京 艺术家 数量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