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明矾厂前留青山,工业遗产唤新姿_-博物馆-遗址-队员们

编辑:王超 来源: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7月19日上午,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赴周宁非遗实践调研队的队员们在林青老师和陈波老师带领,周

  7月19日上午,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赴周宁非遗实践调研队的队员们在林青老师和陈波老师带领,周宁县博物馆郑勇馆长陪同下,来到周宁县秋楼村明矾厂遗址,调研其保存现状和开发价值。1975年,秋楼深水岗附近发现了贮量丰富的明矾矿,1978年周宁县国营明矾厂在此创办,高峰期员工达到130多人,1986年因多种原因停厂。现在,在公路边、山顶上矗立着一座座废弃的红褐色炼矿炉,好像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遗落人间。

  明矾的开采沿用了半机械、半体力的采炼技术,具有生产工艺、采炼技术的独特性,明矾厂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对明矾的工艺的研究具有“活化石”的意义。过去明矾的开采产生工业废料,对周围的植被产生了很大的破坏,而对明矾厂遗址的保护要摘掉矿业污染重地的帽子,转而保护、挖掘和展示工业文化遗产,向着绿色发展的目标蝶变。周宁县切实履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做到“青山常在金银山,金银山前留青山。”在郑勇馆长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正在改建的秋楼村。秋楼村居民已经搬空,但原先居民古色古香的土楼建筑和生土夯筑技术却是人类宝贵的遗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进行,秋楼村也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建设特色民宿,与明矾厂遗址结合起来,建设现代工业遗址旅游区。

  下午,郑勇馆长带领队员们参观周宁县博物馆。周宁县博物馆成立于2008年,办公地点位于周宁县狮城镇桥南街36号(周宁县文体局内),现有馆藏文物900余件,其中三级文物7件套。展厅面积230平方米,库房及办公面积60平方米,现有编制4人。周宁县博物馆尝试将展品还原于历史情境,寻找日常生活之中的真实细节、日常生活之外的文化意涵,使展览兼具学术的知识性、通俗的趣味性、文化的承递性,拉近展览与观众的距离。从郑勇馆长如数家珍般的讲述和博物馆精妙绝伦的布局,队员们看出博物馆的建设饱含着馆长对周宁文化深深的热爱,他奋力投身于事业的精神值得所有队员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实践队员们通过博物馆的调研学习明白,强调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结合周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身的专业优势,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博物馆,遗址,队员们博物馆 遗址 队员们
下一篇: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党委领导赴泉州看望美丽乡村社会实践队师生_-自己的-临江-副书记||上一篇:我们做,大家说——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师生赴霞浦美丽乡村建设实践队_-磨盘-霞浦县-实践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