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国美术史而言,20世纪无疑是跌宕多变、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时期。20世纪初,随着封建王朝的衰亡和国门的开放,中国从相对稳定的农耕文明向现代社会形态转变。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掀起了西学东渐的风潮,又历经从清末、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更替,在激烈的社会变革和古今中外文化的交织影响下,一大批致力于通过美术改良中国传统文化、救国救民的美术先驱应运而生,中国美术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时代风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海报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关心下,广东美术馆接收了省政府有关宾馆的名家字画作品718件(套),这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美术作品得到更为专业的保存、修缮和研究,并作为国家公共文化资源,有机会更广泛地进入公众视野。本次“时代风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从中选出160件精品,其中有33件广东美术馆的馆藏作品,涵盖了20世纪中国画坛京津画派、海上画派、长安画派、新金陵画派、岭南画派等新时期以来几乎所有重要流派的代表艺术家及其作品。本次展览呈现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发展线索和大家风貌,广东美术馆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引发人们对于中国20世纪艺术史更为积极的讨论和思考。
“时代风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根据艺术作品所呈现的时代特征分为三大部分——“传承 革新(清末-1949)”、“转型 建构(1949-1978)”、“开放 多元(1979年至今)”。
第一部分:传承革新(清末-1949)
自清末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技术引进,到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的相互冲突、碰撞和交汇,改变了中国画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状况,也成为推动中国画转型的强大力量。艺术家不同的出身经历和思想倾向,对于坚守传统和现代转型也有着各自不同的选择,无论是“融合中西”或“借古开今”,都以各自的实践努力地建构“新中国画”,以求实现中国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理想。
仿米芾山水图 吴石仙 中国画 91cmx48cm 1902年
春风传鸟语 唐云 中国画 108cmx367cm 1962年
春风传鸟语 局部
春风传鸟语 局部
埃及风光 吴作人 中国画 136cm×68cm 1947年
太白醉酒图 吴镜汀 中国画 102cm×33cm 1944年
太白醉酒图 局部
山水图 周元亮 中国画 100cm×34cm 年代不详
山水图 局部
山水图 溥儒 中国画 100cmx32cm 年代不详
山水图 局部
拟陆包山棠上白头图 颜伯龙 中国画 94cm×33cm 1942年
晚凉洗马图 倪墨耕 中国画 133cmx67cm 1907年
桃李图 陈半丁 中国画 101cmx34cm 年代不详
桃李图 局部
梅花 陈树人 中国画 71cmx35cm 1932年
猫 孙菊生 中国画 100cm×34cm 年代不详
猫 局部
玉兰棉图 陈半丁 中国画 88cmx46cm 1934年
风雨渔舟 王一亭 中国画 154cmx41cm 1916年
竹 王个簃 中国画 123cmx35cm 1940年
花卉 吴昌硕、王一亭 中国画 150cmx61cm 1914年
花鸟图 王雪涛 中国画 98cm×35cm 年代不详
花鸟图 局部
花鸟图 齐白石、陈半丁、萧逊、周肇祥、凌文渊 中国画 135cmx69cm 1943年
苏髯词意 吕凤子 中国画 68cm×61.5cm 1916年
鸡冠花 陈师曾、王梦白 中国画 137cmx35cm 年代不详
鸡冠花 局部
鸡冠花 局部
第二部分:转型建构(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的文艺方针的确立,美术创作走上了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道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画创作的传统价值取向、评价体系和审美趣味也在发生着演变,随之带来的是题材内容、表现方法的适应性改造。面对这一新的课题,艺术家以真诚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创作出大量紧扣社会脉搏、反映时代精神的美术作品,体现了一个时代、几代人集体的理想,留下了有着深深时代烙印的文化记忆。
假日 杨之光 中国画 106.5cm×141cm 1964年
兰蝶图 谢稚柳 中国画 140cm×38cm 1960年
兰蝶图 局部
大痴秋山图意 黄宾虹 中国画 52cm×33cm 1954年
始信峰 周怀民 中国画 33cm×45cm 年代不详
山水 何遂 中国画 151cm×83cm 1962年
山水图 黄宾虹 中国画 82cm×37cm 年代不详
山神庙前 石鲁 中国画 53cm×33cm 1963年
延安颂 钱松岩 中国画 96cm×56cm 1960年
忆师图 王青芳 中国画 64cm×44cm 1953年
报春图 关山月 中国画 173cm×370cm 1975年
报春图 局部
报春图 邓白 中国画 175cm×421cm 1975年
昆仑道班 刘济荣 中国画 203cm×145cm 1972年
晴雯补裘 关良 中国画 136cm×68cm 1978年
最坚强的人 方人定 中国画 163cm×80cm 1959年
松树图 刘海粟 中国画 181cm×97cm 1978年
毛主席词意图 黎雄才 中国画 135cm×245cm 1966年
消灭害虫 魏紫熙 中国画 134cm×68cm 20世纪60年代
珠江月夜 苏华 中国画 42cm×69cm 1978年
矿山新貌 黄安仁 中国画 181cm×127cm 年代不详
秋牧图 李可染 中国画 70cm×47cm 年代不详
绿色长城 关山月 中国画 232cm×396cm 1974年
荷花 谢稚柳 中国画 137cm×68cm 1960年
荷花 局部
莲湖春游 赵望云 中国画 63x93cm 1956年
莲湖春游 局部
菊花图 何香凝 中国画 86cm×33cm 1955年
驴 黄胄 中国画 69cm×47cm 1950年
第三部分:开放多元(1979年至今)
思想解放带来了艺术创作的空前活跃,形成了美术领域较为自由,注重个性表达和艺术修养的新局面。艺术家秉持着一贯的前瞻性视角,开始对于美术领域的自身规律以及本体关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艺术语言的探索方面,逐步出现了中西艺术相互融合、传统与现代 自由汲取、各种风格与流派并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少女图 林墉 中国画 70cm×135cm 1994年
少女图 局部
芭蕉荔林少女 林墉 中国画 67cm×275cm 1988年
芭蕉荔林少女 局部
千里江陵图 杜应强 中国画 82cm×50cm 1981年
向太阳 陈永锵、方楚雄 中国画 67cm×67cm 1985年
圆寂 苏百钧 中国画 143cm×179cm 1994年
圆寂 局部
大吉 林丰俗 中国画 37cm×53cm 1997年
富贵春 周彦生 中国画 81cm×244cm 1988年
富贵春 局部
春柳何处来 黄永玉 中国画 188cm×496cm 1982年
春柳何处来 局部
春秋 吴冠中 中国画 148cm×192cm 1986年
榕荫曲 伍启中 中国画 68cm×275.5cm 1988年
榕荫曲 局部
水乡人家 王维宝 中国画 67.5cm×274cm 1988年
水乡人家 局部
秋溪图 亚明、郑乃光 中国画 69cm×69cm 年代不详
竹园清溪图 赖少其 中国画 66cm×58cm 1990年
粤山叠翠 林丰俗 中国画 210cm×696cm 1998年
粤山叠翠 局部
红棉 黄志坚 中国画 191cm×97cm 1981年
踏雪寻梅 陈政明 中国画 82cm×56cm 1981年
鱼影 吴作人 中国画 130cm×63cm 1979年
鲤鱼图 陈永锵 中国画 79.5cm×241.5cm 1988年
鲤鱼图 局部
作为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亲历者、参与者、承接者,这批艺术家将个人视角与生存现实的关系转化为艺术主题与时代语境的关系,展现了特有的时代敏感度,使艺术作品对应新的时代特征;并针对不同时期社会形象及意义追寻的不同面向,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发展历程。展览作品既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串联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缩影。
“时代风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8月18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广东美术馆,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年代,风华,时代广东美术馆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年代 风华 时代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