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赵赵:成为一个时代的“证据”_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猫-观念艺术-弥留--不锈钢-艺术家-尺寸

编辑:罗书银 来源:雅昌网
 
在沙漠中间,一位艺术家打开了一台冰箱  从前有一个位于沙漠中的封闭村子,村长是受村民们爱戴的至高无上

在沙漠中间,一位艺术家打开了一台冰箱

  从前有一个位于沙漠中的封闭村子,村长是受村民们爱戴的至高无上的领袖,村民们相信村长会带着大家过上美好富足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村长离世了,没有留下任何子嗣继承他的事业。村里的长辈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他们决定修一条路通向外面的村子,看看别人都是如何建设的?路修通了之后大家才发现,原来别的村子已经比他们先进了许多倍。长辈们决定要带着村民们向这些村子学习,慢慢地帮助村子和村民发家致富。几十年过去了,长辈们也相继离世,他们的后嗣继续接管村子,但村里开始成长起一群年轻人,不再像他们的长辈那样爱戴新上任的村长了,关于村子的发展,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些年轻人也开始被视为村里的不和谐分子。

  故事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很难想象,有人会喜欢把自己的生活活成“悲剧”,对他们来说,这个世界有一种荒诞的不真实感,仿佛不与之较劲就过不好此生。那凭着信心一跃的勇气,让自己活得轻松起来,不是说做到就能做到的。既已改变不了自己,也改变不了现实,好像就只能变成一个“悲剧”的不和谐分子。

  赵赵恐怕就是这一类人。一个会在爆炸事件半个小时之后赶往现场,会把100公里的电缆拉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使一台冰箱工作,会到陌生人家里请求与那一家人相处24小时的艺术家······

赵赵 《弥留》  铜,不锈钢,铁,尺寸可变, 2018

赵赵 《弥留》 铜,不锈钢,铁,尺寸可变, 2018

  从2016年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举办了自己十年创作的总结性展览之后,赵赵的速度就没有停下来。2017年9月份,他继续在画廊举办了“沙漠 · 骆驼”个展;今年的7月14日,连续的第三个展览“弥留”开幕。慢慢地,艺术家的框架与线索呈现出来,通过每一年的展览/作品抛出一个话题便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今年的个展“弥留”是从一只猫开始的。赵赵并非爱猫人士,却在十年前开始养猫,那是2007年,他和爱猫动物组织在高速公路上拦下了一辆装满500只猫的车,这些猫即将被送往广州的餐厅成为人们的食物。当打开车门1000只猫的眼睛盯着他看时,赵赵感到一阵害怕。他们救下这些猫后开始疏散,当时送走了很多只,赵赵自己也领养了两只,一直到现在。

赵赵 《弥留》  铜,不锈钢,铁,尺寸可变, 2018

赵赵 《弥留》 铜,不锈钢,铁,尺寸可变, 2018

  也许是身边有这个动物,就会开始留意到它们。2015年的某个午后,赵赵在工作室外面的沥青公路中间看到了一只猫的尸体。被多次碾压后仅存下一些印痕和毛屑,基于其多年创作的高度敏感,他用粉笔描摹下了这个形状,后用金属重新锻造。几千块材质、大小各异的碎片,组成了20多只猫的图形,镶嵌在铺满展厅地面的沥青之中。碎片由四种物质组成,黄铜的闪烁,不锈钢的反射,黑铁的凝重,蓝铁的迷幻。均有具体的指向与多重的隐喻。

赵赵在地上描绘下猫的尸体形状

赵赵在地上描绘下猫的尸体形状

赵赵在地上描绘下猫的尸体形状

赵赵在地上描绘下猫的尸体形状

  在这件作品里,公路是人类文明、工业发展的象征,这里包含着规则,制度,权利。为什么是猫?一方面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动物,另一方面,很早之前,人类就有对猫的崇拜,这是一种象征着高贵生命的物种。而那些反射出不同光的四种物质,精确地拼凑成了被碾压后的猫的尸体的形状,从黄色、白色、蓝色,最终指向的是所有颜色的集合:黑色,揭示出了赤裸裸的残酷现实。

  赵赵将作品及展览命名为“弥留”,这是一个生命最后“回光返照”的状态,那是一种肉体已经死亡,但精神却还是清醒的独特体验。这种体验,对赵赵而言,如同他所处的现实,也如同他看到的生活中大部分人的现状。借用一只猫的尸体,赵赵在展厅里呈现了生命的挽歌,亦转化成为一个具有抽象美学意味的现实社会挽歌。

  三年来,赵赵每一年都借着展览抛出一个话题,在连续的几个展览中,我们看到艺术家所探讨的主题从沙漠到骆驼再到公路的演变过程,彼此之间看似没有关联,但某种程度上,它们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赵赵的个人身份,当下的现实与他本人亲自参与的实践行动在作品中产生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使置身展厅的观众无所适从。

赵赵 《弥留》  铜,不锈钢,铁,尺寸可变, 2018

赵赵 《弥留》 铜,不锈钢,铁,尺寸可变, 2018

  在亲自参与了每次展览的策展人崔灿灿看来,这正是赵赵艺术创作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赵赵是个敏感,也有能力的艺术家。这种能力不是停留在想法上,而是付诸于实际的行动。比如让一位艺术家拉100公里的电缆到沙漠深处,听起来很简单,却要具备各种知识及能力。首先是如何筹集经费,其次要解决团队的问题,甚至本人穿上中石油的衣服跟当地的人交涉,在沙漠中拉电缆等具体工作,都是要面对的挑战。同样把骆驼运到北京,在展厅里呆十天,以及把整个展厅铺成沥青的地面,镶嵌上千块碎片······都体现出了艺术家极强的综合能力,他不单是在做一件艺术作品,而是在完成一项工程。这不只是简单的技术问题,更关乎一个人的浪漫与天真程度。当所有人都说你干不了的时候,你不仅把它做了,还做成了,这些人会马上反过来说你真厉害!今天我们不再简单的以具体的’物’来判断艺术家的好坏,而是衡量他全面的形态。”

赵赵《塔克拉玛干计划》 实施现场. 2015

《骆驼》,展览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2017

赵赵 《弥留》  铜,不锈钢,铁,尺寸可变, 2018

赵赵 《弥留》 铜,不锈钢,铁,尺寸可变, 2018

  正是因为赵赵这样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其作品需要大量的文本阐释成为辅助条件。在创作时,观众并不是赵赵考虑的因素,而当观众开始寻求理解时,也许作品就已经成功了。更重要的是,艺术家一直在持续性地推进这样的工作,而每次推进又会面临新的构思、技术操作及资源调配等问题。从一个点如何触发其他的点,再从这些点归纳到个人创作的主线上来,作为一个观念艺术家,赵赵不仅要从艺术史的角度与自己较劲,也要有勇气与所有反对的人较劲,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里,要有智慧地与看似不友好的环境较劲,这些都不容易。

  为什么要在两年前实施《塔克拉玛干计划》,为什么要把一只骆驼从新疆拉到北京的画廊展厅里,又为什么要关注一只死在马路上的猫?或者说,这和我们正在生活的现实有什么关系?赵赵的一句话道出了背后的意义:“我想,前两年的展览如果是在今年就不一定能实施了。”

  作为本该自私的人,艺术家可以选择活得轻松,也可以把自己活成了一出不友好的“悲剧”。赵赵的路径似乎是在有目的的打一场“游击战”,也许他不过是为了争取成为一个时代的“证据”,不知这应该称为聪明有余,还是智慧不足。


关键字: 内容标签:赵赵,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猫,观念艺术,弥留,,不锈钢,艺术家,尺寸赵赵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观念艺术 弥留 不锈钢 艺术家 尺寸
下一篇:育人育师为核心的美育之路_美术教师--素养-中小学-师训||上一篇:世界杯大结局原来是红白蓝格子和蓝白红竖条之间的决斗_克罗地亚-世界杯--世界杯-法国-斯拉夫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