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2017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_聚焦新媒体时代下的社会现实_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2017中国当代艺术-装置-尺寸-艺术

编辑:罗书银 来源:雅昌网
 
“2017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现场  “中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如今,只要你走出这儿(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在798艺术区周边,到处都会看到在使

“2017中国当代<a href=http://www.sinology.cn/mess/w18yish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艺术</a>年鉴展”现场

“2017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现场

  “中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如今,只要你走出这儿(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在798艺术区周边,到处都会看到在使用新媒体介入生活和社会,年轻一代自不必说,甚至还可以看到以“乞丐”为职业,自带二维码乞讨的人。这样的现象在目前任何一个所谓发达国家是没有的,这是我们特殊的社会现实和潜力,为我们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鲜活的土壤。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当代艺术年鉴所观察到的艺术家,尤其在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性的深层问题上,做出了许多动人的作品。”2017年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开幕前,策展人朱青生用一种肯定的语气对艺术网说到:“我们对中国当代艺术充满信心!”

“2017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现场

“2017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现场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两个突出的现象,朱青生谈到:“一是对社会与人性的关怀深入到更深刻的细节;比如这次展出的几位年轻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就体现出这样的特点。曹雨的作品《我有》其实表现出了一种社会的焦虑、失落和无望:通过不断地“炫耀”来保持自己的存在感。她讲的不是她个人,而是整个社会的状态,进入展厅,她的聒噪一直萦绕在你耳边,越听越烦,其实你烦的是每个人自己和自己的处境。另外一位艺术家冯琳,她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女性在资本的压迫下变成玩偶,色相变成消费展示出来,吸引窥视,却看到了无言控诉,她将社会经济急速发展过程中的代价与一代人,特别是女性的牺牲揭露出来。还有一位胡尹萍,她通过很长的时间,把自己催肥了30斤,与美容相反,变成了一个普通“村妇”的“丑的”形象,来表明她对于这个社会底层人的同体之心。而她自己形象在变成这个村妇的过程,也是她对自己身份进一步探讨的过程。里面蕴含着更加深刻的哲学问题:我是谁?这几位年轻的女性艺术家所进行的实验,与中国的当代社会息息相关,也对人性提出了关怀,这是年轻一代的进步,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推进。”

胡尹萍《身份》 彩色印刷 尺寸可变 2012-2017

胡尹萍《身份》 彩色印刷 尺寸可变 2012-2017

  “第二个大的特点是通过新媒体、新方法的探索,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生存的可能性。未来,新媒体会成为当代艺术的主要力量。尤其在中国,新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人民中间,这一伟大的功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碰到。这是后发展的国家的优势,也是它当下突出的地方,也必然会产生创造性。但艺术与新媒体的结合,一方面艺术家要寻找它的创造性;另一方面,也要批判性地揭示新媒体(和任何新技术)给人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对人性的异化。”

  “在我们社会发展进程中,依旧存在许多的问题。2017年年鉴展,呈现了艺术家针对不同问题发出的声音。有些问题现在无解,有些问题甚至永远无解。但成败不是关键,有人发声,有人记录,等待有一天,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通过那些值得被记录的艺术家的工作,通过我们的年鉴,通过我们的展览,通过我们的档案,通过时间的积累,意义将会彰显出来。”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2017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现场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2017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现场

  【带你看展览】:2017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

  导览嘉宾:策展人朱青生

  作品解析:朱青生、执行策划人滕宇宁

  朱青生:2017年,我们一共调查了 3776 个展览,阅读和分析了 4652 篇文,记录了 12780 位艺术家的材料,其中有 141 名被立案建档记录、调查  。在创作手法上,有许多具体的作品,值得专门来谈一谈,也是为什么这些作品会入选2017年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2017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现场

“2017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现场

  首先,每一件作品要对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做出一点点贡献。虽然在这个时代是比较难的,但做出一点贡献还是有可能的。比如童昆鸟的《艺术垃圾桶》,这个东西从来没有人看到过,哪有把垃圾箱拿出来让人进去看的呢?我们每个人都有垃圾箱,但是从来没有人注意过垃圾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精神的垃圾箱里而不自知,它就向我们敲起了警钟。

  一类作品按照当代艺术的标准,很多在我们过去的当代艺术史上已经做过,但关键要看做的有多好。《葛宇路》这件作品虽然能在当代艺术历史上见到类似的行为,但他做的比较地道,呈现的方式也很精彩: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一条道路,本来这像开玩笑一样,用一个名字、一个概念和社会发生结合和冲突,这种方法看起来是当代艺术中常用的方法,关键在于谁,做的好的人就觉得很有意思。

  还有一类,方法是比较普通的,但特别有针对性。比如雎安奇的《小心大货》,实际上就是用霓虹灯做了一个大牌子放在公路边上,看起来不是新的观念与方法,做的也不漂亮,但由于背后货车交通事故承载的社会行为,表面上是人的关心,实则是对社会真实问题的批判。在整个展厅里,几乎每件作品都蕴含了一定的社会批判性,这是当代艺术政治当代性的表现。

  另外一类,是非常出色的成功艺术家的新作,他原来做了很多作品很有名,但是这次他做出来一样东西和过去有所不同。比如傅中望的作品,他是老艺术家,五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他八十年代就做了很多,最近又有一些新的作品,这些新作品总体上来说,与年轻人的创作相比也许并不是很突出,但是作为长期以来有成就的艺术家,突然又有新作出来,人们还是应该关注这个现象。

  “2017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民生当代美术馆展出37件作品全导览:根据作品展出顺序排列

童昆鸟 《艺术垃圾桶》 钢结构、铝皮、霓虹灯、电机、感应器、视频、杂物等各种艺术垃圾 390×390×560cm 2017

童昆鸟 《艺术垃圾桶》 钢结构、铝皮、霓虹灯、电机、感应器、视频、杂物等各种艺术垃圾 390×390×560cm 2017

  童昆鸟  《艺术垃圾桶》

  童昆鸟的《艺术垃圾桶》是一件“好玩”的艺术作品,既是一件公共艺术装置,又是一个沉浸式的艺术体验空间。这是此次展览唯一一件放在展厅外面的作品,也是为了符合作品本身的公共性。作品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很光洁的、白白的垃圾桶,人是可以进去的,里面有各种玩具、现成品的东西,人们不断进入垃圾桶里面,造成了拥挤感,本身也成为了垃圾桶里的“垃圾”。作品既很好玩,又很荒诞。这件作品曾经在798艺术区内露天放置,又展示在草莓音乐节现场,经过各种涂鸦,外观变成了如今花花绿绿的样子。

  在一楼有两台电视:一个是会现场收集一些现场的观测材料,把一些有趣的情况呈现出来;另外一个是此次参展艺术家的访谈

  一楼展厅呈现的作品整体是比较理性的,充满未来感的形式的作品。

栾佳齐 《震波与浮沉系列》《528赫兹》 浮雕,铸不锈钢 直径120cm 2016《克拉尼-涟漪》 装置,金属纳米水、声音振动装置 1.20×120×30cm 2016《震波与浮尘》 装置,振动装置、金属纳米粉末

栾佳齐 《震波与浮沉系列》《528赫兹》 浮雕,铸不锈钢 直径120cm 2016《克拉尼-涟漪》 装置,金属纳米水、声音振动装置 1.20×120×30cm 2016《震波与浮尘》 装置,振动装置、金属纳米粉末

  栾佳齐  《528HZ》

  作品“震波与浮尘”系列作品由浮雕《528HZ》、液态金属震动装置《克尼拉-涟漪》以及纳米粉末爆破装置《震波与浮尘》三部分组成。这是一件全新材料的作品,在浮雕《528HZ》中,栾佳齐将声音的 528赫兹频率做成可见、可触摸的具象雕塑。528赫兹频率被遗传学家认为可以修复受损的 DNA,让人更好地吸收宇宙能量,因此这个频率被看作是“爱”的频率。作品这一部分向人类传达了“爱”这一永恒主题。在《克尼拉-涟漪》中,液态金属纳米水在不同频率下产生变幻莫测的水波,液态表面泛起的“克拉尼图形”的涟漪会引发观众对于神秘与未知的想象。在《震波与浮尘》中,如艺术家自己所说:“利用原子弹爆炸的声音来振动纳米级的金属粉末来模拟了一场虚拟的爆炸。当声音的强度与粉末的分量达到特定值,在装置箱里将形成一朵迷你的蘑菇云,而这样的振动强度也将让观者产生一种关于毁灭与恐惧的思考。”

廖斐 《单向雕塑1-4》 扎带 尺寸可变 2017

廖斐 《单向雕塑1-4》 扎带 尺寸可变 2017

  廖斐《单向雕塑1-4》

  作品分为两部分:墙上是一件,还有桌子上是一件。从作品形态可以看出作品的理性特点。有点像我们用的数学公式。作品包含了数学的算法:“穷举法”,罗列出从1根到4根扎带在彼此连接时的一切可能方式,这些方式随着扎带的数目上升而增多,共出现45种排列组合。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一直以来探索的哲学命题:如何认识物质、空间和我们所处的世界,以及如何在无限中认识到自身的有限和边界。作品的扎带材料是我们打包用的固定带,是日常中经常会遇到的。通过比较理性的方式重新呈现艺术,在国外也有这样的思潮,实际上有一点结合科学、数学表象上是艺术的形态来进行展现。

焦应奇 《认知和表达的基本结构》 数字输出、木板、钢架、LED灯、亚麻布 直径10m 2006—2018

焦应奇 《认知和表达的基本结构》 数字输出、木板、钢架、LED灯、亚麻布 直径10m 2006—2018

  焦应奇《认知和表达的基本结构》

  焦应奇既是一个艺术家,也是一个学者、思想家。他的“造字”工作自90年代中期开始,延续至今,不断追问“作品信息的表达力”、“汉字如何更好地直述思想” 等问题,从文字出发,探讨文化与思想。此次展出作品呈现了540个部首,源于东汉的许慎《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研究。

  按照许慎的意思,540个部首指代的是汉代生活中540个不同的生活经验,艺术家将这样的生活经验不断重组成一个个汉字。经验越多需要具体表达的越多,部类字就会越来越大,这样就构成了所谓中国人认知世界和表达世界的地图、数据图。 艺术家将汉字和当今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创造新的文字来描绘今天的生活,比如今天所面临的污染问题等,是许慎当年没有接触过的情况。在今天可能还有不断生发的文字,这也是焦应奇艺术创作的一个分命题。

冷广敏 《温床1》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0×300cm 2016

冷广敏 《温床1》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0×300cm 2016

冷广敏 《温床2》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0×300cm 2016

冷广敏 《温床2》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0×300cm 2016

  冷广敏《温床》

  在这一展厅里,冷广敏的作品显得更加理性。因为“年鉴展”强调艺术创作的新方向,所以架上绘画特别少:冷广敏是这次展出的唯一一件架上作品。其作品主要画的是钢丝床。作品由两幅绘画组成:《温床1》和《温床2》,分别表现了席梦思床垫的内部和外部形态:席梦思的外层是供人平躺的,红色的带有纹路的外部织物显示出带有温度的柔软质感,而在黑色背景中以白色勾勒出来的内部金属弹簧框架则传达出一种坚硬的材质特征,具有冰冷的、几何的以及机械的属性。两幅画作充分显示出一种互为表里的关系。红色床垫边缘以白色绘制的破损部分又暗示了未呈现在画面上的“解剖”动作,昭示出床垫是被撕碎的,里面抽离出来的弹簧是一种骨头的感觉,构成平和与暴力的对比。作品的名字《温床》也让人联想到从“温床”里会滋生出许多东西。

李怒  《广场》  装置 尺寸可变 2017-2018 (

李怒 《广场》 装置 尺寸可变 2017-2018 (本次展览草图)

  李怒《广场》

  2017年李怒做了很多次展览,基本上都是把人放在不同的空间里进行挤压。这次的作品李怒是根据美术馆邀请他来参加“年鉴”展以后,根据美术馆的空间又新做了这样一组作品。这组作品缘起于艺术家在南京射乌山户外艺术项目中的在地创作《我不知道水有多深》。那片地块曾为中国最大的石膏矿厂,在现今凋敝残败的厂房里,28具与真人等大的石膏人像以各异的“跳水”姿态破窗而出。探讨人个体生存的经验和社会整体环境的体验之间的紧张感。

何翔宇 《5月14日》  单频影像装置(彩色、有声)77’38”/42’47/49’49”   2016

何翔宇 《5月14日》 单频影像装置(彩色、有声)77’38”/42’47/49’49” 2016

  何翔宇《5月14日,7月14日,8月27日》

  何翔宇影像装置作品《5月14日,7月14日,8月27日》记录了三组“游戏现场”:第一个游戏中,参与者在啃咬罗马柱时都想咬出自己心中完美的形状,但这个完美的形状很快被下一个人破坏,他们逐渐达成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把柱子咬断;第二个游戏是参与者模仿上一个人的声音,这个声音不能带有语言文化印记,只能是人类共通的拟声词,后来的参与者不仅模仿上一个人的声音,还自发模仿上一个人的动作;第三个游戏是第二个游戏的进阶版,参与者被要求模仿第一个人的表情,环绕一圈之后,由第一个人选出最不像的人,大家向他或她脸上挤蛋黄酱作为惩罚,参与者不能看见自己的表情,却可以主观评判和惩罚别人。三组作品看起来是都独立的,但实际上艺术家做成了一个整体,他用这个方法其实是在探讨人类社会的结构和体系是怎么样建立的。人到底是怎么样建立的社会关联性,这是艺术家要表达的主要意义。

毛晨雨 《稻电影2003—2017》 文献、视频 尺寸可变 2003—2017

毛晨雨 《稻电影2003—2017》 文献、视频 尺寸可变 2003—2017

  毛晨雨  《稻电影》

  毛晨雨的电影是跟乡村、乡土、社会,包括社会学调研集合在一起的,类似于田野调查的方式。“稻电影”项目实践是从2003年就开始,早期会有一些影像、纪录片的拍摄,比如到湖北神农架这样的林区探讨当时的野人,包括农村里面关于神的想象,关于迷信实际上是民间宗教的形成等。2012年,毛晨雨的创作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折,他真的找一片田地去种田,用最原始的方法——古法种稻子,产生没有任何化学污染的稻米,而且用稻米做酒。其实在探讨剥离开今天所有的现代技术,和传统、乡土、故乡,还有历史之间的关系。这次相当于他的文献展,是从2003年一直到2017年的整理。艺术家独特的地方是说真正亲身种田,去尝试怎么样恢复古代的造酒技术,现在可能在网上都能买到他酿的这些酒,也基于其社会实践做了许多纪录片。

胡晓媛 《刹隅》 废旧钢筋与混凝土,室外陈放过的绡、丝线 尺寸可变 2015—2017

胡晓媛 《刹隅》 废旧钢筋与混凝土,室外陈放过的绡、丝线 尺寸可变 2015—2017

  胡晓媛  《刹隅》

  胡晓媛2017年的作品《刹隅》乍一看轻盈、优美,但是支撑起作品的废旧钢筋本是从附近被拆毁的民用建筑残垣中捡拾而来,覆盖其上的绡则历经一年多的风吹日晒,细看则残旧破碎。作品以建筑废弃物搭建的帐篷式的形象隐喻着飘零、脆弱的栖留之所。作品看起来有很美的形式感,但是背后有记忆的流逝、感情的消逝和残破的、破败的感觉在,造成远看很美,但是近看很残酷、很伤痛的感觉。

杨千  《梯子》 LED灯带,废弃方钢 110×1050×10cm 2017

杨千 《梯子》 LED灯带,废弃方钢 110×1050×10cm 2017

  杨千 《梯子》《风从北京刮过》《切口》

  杨千的作品与胡晓媛的作品形成关联,他的作品同样是用一些建筑的废料来做的。这组作品是对艺术家群体自身面临的工作室拆迁、因城市改造而被迫迁移等社会现实的反应。作品的材料大多是拆迁的废弃物,一方面陈述对当下的处境的焦虑,另一方面也传递对美好栖身之地——艺术家为人类营造的精神乐园、家园和田园——的共同向往。六个字的《风从北京刮过》是艺术家通过GPS定位软件,记录下自己在地图上的行走轨迹创作而成的,但是每一个字都缺少了一笔。《切口》对废弃的方形钢柱进行切割,排列方式“一刀切”,但每个切口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梯子》则向上延伸,喻示从低向高的攀爬。顺着梯子往上爬就能爬到一个出口,但你又不知道那个出口在哪里?作品想要隐喻的是:不光是艺术家,今天的人何处可以栖居?

  二层作品:更多体现出对社会现实与人性的深层关怀

周斌 《365天创作计划》 影像、海报、文献 2017

周斌 《365天创作计划》 影像、海报、文献 2017

  周斌  《365天创作计划》

  是周斌自2016年8月7日起在终南山开启的为期一年的“自我改造”计划。计划缘起于2016年4月周斌在成都当代美术馆的个展,展览对于周斌20年创作的梳理让他开始思考如何改造自身。他也曾经于2010年创作过一个长时性项目《30天计划》,该计划的完成给艺术家一种全新的体验,他自己认为收获的不是作品,而是让自己知道在什么样的身心状态下可以激发最好的创作力。此次《365天创作计划》是此一想法的延续和发展,构成了持续整整一年、每日一部作品的庞大项目。可以说,这样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对于艺术家持续不断的创造性、意志的坚定性、身体力行的实践性,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考验和锤炼。虽然说365件作品有不同的指向,有不同的意味,但作品放在一起变成了一件庞大的作品。

李亭葳 《更好,更强》  装置、录像 尺寸可变 2016

李亭葳 《更好,更强》 装置、录像 尺寸可变 2016

  李亭葳  《更好,更强》

  这是一个年轻的艺术家,作品很有意思。由三个单屏幕录像和各种现成品组成,将消费品(健康补剂)、重新虚构的广告片、伪造的养生节目录像等一系列元素并置于类似于客厅的空间中。作品围绕着“健康”的话题展开,却是对当下大众市场营销和消费主义影响的嘲讽,也是对于充斥在每个人周围的“让自己感觉自己在变好”的质疑。

  比如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包括:你怎么样才能有一个更好看的脸呢?怎么样你的手指算是健康的呢?今天通过各种媒体,大家不断接收关于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美?但这个标准其实是不确定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讲述对这件事情,实则提出了讽刺。

冯梦波 《致远》 录像 41′45″ 2017

冯梦波 《致远》 录像 41′45″ 2017

  冯梦波  《致远Chih_Yuen.wtf》

  《致远Chih_Yuen.wtf》是作者2017年9月在今日美术馆进行的一次现场演出。此次演出作为一场“看”电子音乐的体验,将数字音乐软件产生的波形通过双踪示波器直接展示给观众。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电子音乐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是波形。正是因为有了示波器,电子合成器的开发者才得以观察和制造出纯正的方波、正弦波、锯齿波、噪声等,相当于绘画颜料中的原色,经过合成与调制,就可以得到千变万化的复合波形。在作品中,艺术家化身DJ,观察波形和聆听同步进行,紧密互动。声音的调制是为了获得完美的波形,而波形的改变是为了获得新的声音。这也是艺术家利用技术媒介本身进行的一次实验。

苗颖 《景观》 GIF动画、轮椅、懒人支架、iPad、Tpad、毛毯、抱枕、废纸、接线板、平板充电延长线、门前垫 尺寸可变 2013

苗颖 《景观》 GIF动画、轮椅、懒人支架、iPad、Tpad、毛毯、抱枕、废纸、接线板、平板充电延长线、门前垫 尺寸可变 2013

  苗颖  《景观》

  苗颖的作品是对商品化社会的排斥与抵抗。其作品中充斥着廉价山寨商品与网络时代的流行图像。装置中央摆放着两张躺椅,象征着当下生活中人们过度依赖网络和电视而逐步趋于怠惰。椅子上的毛毯印有网络符号、流行用语,躺椅周围是各种不同尺寸的“淘宝销量第一”的床上平板智能电脑懒人支架,支架上架着的是由“真假”iPad组成的智能平板,有iPad、Tpad和各类仿制品。这些智能平板里播放的是一系列通过移位拍摄的高清摄影融合低像素网络emoji表情符号、网络搞笑图片、8比特网络风景、淘宝gif产品照等。这一系列的低廉的图片格式作品都采用了一种近乎神经质的抖动方式,制造出一种刻意的“假3D”效果,与博物馆内的立体造景/diorama的“假立体”相对应,营造出现实与英特网之间的半真半假的缝隙—-英特网“景观”。这件作品与童昆鸟的作品产生呼应。

孙逊 《偷时间的人》 影像  9’3”、组画 2016

孙逊 《偷时间的人》 影像 9’3”、组画 2016

  孙逊  3D影像作品

  此次展出了孙逊2013—2016年间不同类型的创作。其中《偷时间的人》与《魔术师党与死乌鸦》这两个系列是由手绘、木刻版画作品一帧帧构成的3D动画影像,蕴含了大量的劳作,但艺术家将此过程看作自己与灵魂的对话,展现非常个人化的关于时间、空间、回忆、哲思等问题的理解和风格鲜明的图谱式表达。孙逊的动画作品并不强调叙事性,而是线条勾勒出的形象本身的张力。他笔下的世界,充满奇思妙想的怪兽、星球在“时间”纬度上的间隙、诡谲的魔术师团体政党……这些丰满又奇幻的图景传递着艺术家对于“存在”的理解。例如他曾经谈到:“时间有许多的界定方式……但生活中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因为我们永远都在此刻。……在时间中,任何人都是无奈的存在,唯有宇宙才能界定一切。”

张增增 《回信》 微生物、化学器皿、酒曲、细菌 尺寸可变 2017

张增增 《回信》 微生物、化学器皿、酒曲、细菌 尺寸可变 2017

  张增增  《回信》

  这件作品很有意思,这里面有一个挺动人的故事,是艺术家本身的经历,他跟他父亲之间一直没有很好的沟通,他父亲经常给他写信,但是他从来没有给父亲回过信,”明年我再也不回来了”,是他每一次回家都会说的一句话。后来逐渐成长,觉得这样的关系不大对,他也有愧疚感,想跟父亲来和解,但是不好意思,就做了这样一组作品把他想说的话表达出来。

  这件作品所有的材料都与父亲有关。比如他把父亲写的信件粉碎了,用微生物来发酵提炼出一种酒,名之为“绝情”,将父亲花白的胡茬在显微镜之下拼成“sorry”(对不起),将信件上的细菌扩大培养接种到美术馆的墙上,组成一句话语“明年我再也不回来了”,然后将这些作为多年来对父亲的第一次回信。在断绝和牵挂之间,在争论不休和无言以对之间,在亲密的情感和疏远的关系之间,一段典型的中国式矛盾而纠葛的父子关系被艺术家奇特地呈现出来。这个作品是为了“让完全不懂艺术的父亲,也能够看懂,让他感受到艺术家心中深深的歉疚”。

雷磊 《一个人的美术电影制片厂》 影像装置 尺寸可变 2009—2016

雷磊 《一个人的美术电影制片厂》 影像装置 尺寸可变 2009—2016

  雷磊  《一个人的美术电影制片厂》

  雷磊是1985年生的艺术家,从2007年开始制作独立动画,在三里屯和商城里面可以看到有很多标志的墙面都是请雷磊画的。他的图像带着80后的记忆,比如80后当时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天书奇谭》、《皮皮鲁与鲁西西》、《魔方大厦》等。《一个人的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一件集中了他近年来的动画作品展示的艺术装置。作品选用了12组传统显像管电视机,播放11组动画短片以及一组采访纪录片。作品颜色和形态主要来自80年代的旧书,或者是小学初期使用的田字格本,故事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这一风格形成于艺术家儿时用红蓝圆珠笔在田字格上涂鸦的记忆,带有雷磊所属的“80后”一代人浓浓的时代印记。十二个电视柜均为手工制作,外部贴着与动画风格相一致的贴纸。观看顺序路线可以由观者自行选择。

徐冰  《蜻蜓之眼》 影像 2’42” 2017

徐冰 《蜻蜓之眼》 影像 2’42” 2017

  徐冰  《蜻蜓之眼》

  徐冰的首部影片《蜻蜓之眼》,去年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素材全部来自公共渠道的监控画面,是一部“没有摄影师也没有演员参与的电影”。影片通过现实生活中隐藏的危机和超出人类逻辑范围的事件,揭示了人的私密情感的脆弱性与当代生活处境的焦虑不安。影片中真实的“监控”和虚构的“故事”交织,构成人们对真相判断的模糊性。在徐冰看来,传统哲学、思维、法律相较于世界变化的落后,使得对历史的讨论存在局限。而“监控时代”下体现出的社会现场感,实则是一种对“人类历史构成”的映射,这也是《蜻蜓之眼》想表达的。2017年,《蜻蜓之眼》成为艺术界讨论话题。此次年鉴展展出艺术家手稿、海报、宣传片等文献。

程然 《狂人日记——耶路撒冷:中国病人》 影像、摄影 尺寸可变 2017

程然 《狂人日记——耶路撒冷:中国病人》 影像、摄影 尺寸可变 2017

  程然  《狂人日记——耶路撒冷:中国病人》

  程然自2016年起持续进行“狂人日记”系列项目的创作,有三部曲,探讨人和城市之间的关系,这部是当时在以色列进行驻地计划的时候提炼的素材,拍摄的影片。艺术家在驻留当地时体会到耶路撒冷综合征的精神困扰,这启发他将城市视作一个病体,用感官去体悟这座城市,表达面对政治冲突时作为一个外来人的迷茫与困惑。

王兵 《15小时》 数字高清录像(彩色、有声)两部分,各7小时55分钟 2017

王兵 《15小时》 数字高清录像(彩色、有声)两部分,各7小时55分钟 2017

  王兵  《15小时》

  王兵的作品去年在卡塞尔有展出过,这个作品叫《15小时》,以超长的时长记录了浙江湖州的织里镇童装加工厂中的生活。这部影片不存在人为编辑的情节叙事,镜头不带过多的作者主观判断,如实表现了这些远离公共媒体和主流关注的人物,揭示了有别于风行的现代商业模式的另一套民间生产体系,拍摄了工厂工人“未经压缩的”一天(工作13个小时,吃饭2小时),将等时段的平常和平淡,提示和显现在当代注意力的中心。每个观众进来都是随机的看一部分,但他们观看到的都是工人实实在在生活中一天的场景,可能我们看一分钟就已经疲劳了,但现实的生活中,这些工人他们每年周而复始都是重复一样的工作。

邱黯雄 《新山海经》第三部 影像 30 2017罗银  07:24:50

邱黯雄 《新山海经》第三部 影像 30 2017罗银 07:24:50

  邱黯雄  《新山海经》

  《新山海经》是邱黯雄历时多年的艺术项目。2017年,耗时三年的第三部作品推出,标志着《新山海经》三部曲的完结。继第一部对能源危机的讨论、第二部对生物技术和太空技术的探讨之后,第三部主要着眼于互联网,剖析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新山海经3》中,人们的肉身生活在废土世界中,虚拟的全息图像成为感官刺激的来源,人们依赖着自我建造的乌托邦,但这个理想世界最后却因与现实生活中无法掩盖的矛盾而崩溃。灰暗、压抑、诡谲的空间,有机生物与无机世界的错置,既像是远古魔幻世界的写照,又像是末日来临之际苟延残喘的现代生活。然而,脸上吸附着章鱼的人从虚空坠入水泥丛林,汽车和摩托车变成了生物体,密闭房间里的人在乌龟的背甲上操纵键盘,这些虚拟的场景唤起的异样感,似乎比我们现实生活中封闭、麻木的感觉更加真实。《新山海经3》以荒诞的表现手法,提出一个辩证的逻辑:技术在成为人类延伸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人封闭,二者之间的挣扎,可能将我们的现实变成一个鬼怪的世界。

喻红 《她曾经来过》 虚拟现实艺术 7’47” 2017

喻红 《她曾经来过》 虚拟现实艺术 7’47” 2017

  喻红  《她曾经来过》

  喻红一直以绘画描绘自我的境遇和周围的人物事件。2018年初,她首次借助VR技术手段,进行新的形式的探索。《她曾经来过》延续了喻红的两条创作线索:个体与时代的关系、历史与当下的关系。作品以四个场景回溯了不同时期切合自我经验的个体女性的生活瞬间和文化历史的公共知识,其顺序是:1.当代医院的产房,一个女孩出生;2.“文革”时期,女孩在屋里百无聊赖;3.在明代民居中,一位中年女性把裹脚布一圈一圈打开;4.红山文化晚期,一位年老的女性祭司正在祭天。每个场景均使用穿戴设备(眼镜)的方式进入,编成的虚拟现实VR场景又是由喻红手绘完成。(此次年鉴展由于空间所限,仅展示其中一个场景。)

冯琳  《绝望的主妇:主妇写真集》 照片 100x66cm 2016

冯琳 《绝望的主妇:主妇写真集》 照片 100x66cm 2016

  冯琳  《绝望的主妇》

  作品以“这世上本来就有许多令人灰心的事。”讲述了艺术家冯琳的个人生活状态,2017年,冯琳把这些“灰心事”办成了一场题为“绝望的主妇”的展览,引起了很大反响。此次是将展览上的部分作品再现出来。模仿丈夫手机里色情图片拍摄的主妇写真集与77块用缝纫机勾勒出图案的布料,展现着婚姻生活的幻灭与无趣,暗示着身份认同的困惑与情绪的错位。艺术化的生活场景与生活化的艺术表达,是冯琳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是她处理艺术的方式,由此将“艺术与生活的界线在哪里”这个问题提示给观众。

戴陈连 《还是做个浪子吧》  剧场、单频录像 28’57” 2016

戴陈连 《还是做个浪子吧》 剧场、单频录像 28’57” 2016

  戴陈连  《还是做个浪子吧》

  戴陈连的艺术创作跨越很多领域,对表演、装置、影像、绘画等均有涉猎,而注重表演语言和剧场空间感则一直是他的特色。《还是做个浪子吧》是艺术家2016年的作品,此次年鉴展展出的是该作品演出现场的录像。这部作品中,艺术家利用实地采集的音像材料,再现了一个经典的排练现场,并将碎片化的排练作为自己表演成品的全部内容。除了表演性和剧场感,其对于故乡绍兴的地域文化的关怀与热爱也时时显现。通过他的艺术的表述,故乡也呈现为历史图景与即时日常生活的融合。

胡尹萍作品展出现场

胡尹萍作品展出现场

  胡尹萍  《身份》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作品,源于艺术家收到一个朋友微信发给她的一张照片,问她:“胡尹萍这是你吗?”,她把当时的微信截图展出来,可以看到她当时的反应:“这么丑怎么可能。”但她收到了这个信息,有了这个反映以后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陌生的丑女人被认为像我,那我又是谁?到底人的这种身份是怎么样界定的?所以她做了一个对自己很狠的事情,她一直在增肥、变丑,变成了跟这个原来不知道从哪来的陌生人很相似的形象。大家都知道减肥有多难,增肥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情。增肥之后,她找了一件和这个女人一样的衣服,就把自己变成了这样一个人。除此之外,她还把自己身份证的信息和身份证上的照片,银行卡全都替换了,她重办了一组银行卡,因为银行要拍照片了,她就拍了一个她变丑以后的照片。通过这样的改造让一个陌生人变成了自己,而她自己又去到了哪里?实际上是通过很残酷的方式来问我到底是谁,人的身份到底是怎么样界定的?

王拓 《审问》 单频高清影像(彩色、有声)18′35″ 2017

王拓 《审问》 单频高清影像(彩色、有声)18′35″ 2017

  王拓  《审问》

  王拓的作品常常探讨“预设情境下对他人真实生存经验以及文献行为化的介入”。此次展出的《审问》,是一部由胶片摄影、图像拼贴以及画外音组成的动态影像,于2018年获得第十届三影堂摄影奖大奖。作品由两部分叙述交织在一起:一部分是取材自艺术家对一位地方纪检委官员的采访记录,内容由他自己叙述成功面试该职位时所需的心理技巧,慢慢演变到描述他在日后审问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心理手段。另一部分以英格玛·伯格曼 (Ingmar Bergman)1966 年的电影《假面》为灵感,由艺术家本人写作了一个短篇故事。故事中,一个拒绝说话的演员和一个试图使其开口的护士在长时间的相处中,悄然变成了彼此,互换了身份。艺术家希望以“审问”与“被审问”、表达与拒绝表达这对冲突关系的建构及其中参与者的角色转换,作为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交往的隐喻——人由于沟通而产生交集和交流,但也在交流中发生境遇的转变。

曹雨 《我有》 单频高清录像(彩色、有声)4′22″ 2017

曹雨 《我有》 单频高清录像(彩色、有声)4′22″ 2017

  曹雨  《我有》

  此次展出的两件作品中,《我有》是艺术家2017年比较有争议之作:屏幕中,艺术家在聚光灯下,口念台词般重复四十句以“我有”开头的炫耀语句:“我有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我有两个儿子……我有北京户口……我有源源不断的展览邀约……”戏谑背后的每一句陈述都直戳当下社会最令人焦灼、最激起“羡慕嫉妒恨”的痛点,不禁令人反思现实的价值观建于何处。另一件作品《女艺术家》是曹雨本人的身份证件扫描放大,从而形成一幅极简肖像,而这种社会规定下的“身份”也成了对个体最本质的描述极大的质疑和嘲讽。曹雨入选本次年鉴展后不久,获得了第十二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

葛宇路 《葛宇路》  装置 尺寸可变 2016

葛宇路 《葛宇路》 装置 尺寸可变 2016

  葛宇路  《葛宇路》

  “葛宇路事件”是2017年艺术界引起巨大社会影响的事件之一,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影响到社会现实的作品。艺术家利用自己的名字,为北京市双井苹果社区附近的一条无名街道命名,并使这个并不符合“市政规定”的路名从2013年起进入公众视野并通过网络传播,逐渐成为一个民众心中的“既定事实”。虽然随着2017年此事被披露,该道路名被迅速取缔,路牌被拆除,取缔和拆除本身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但这一事件本身已经开启艺术介入公共生活的新方式,并且提出了一个问题,即网络时代公共话语如何被塑造、被影响,甚至改变公众认知和实际生活。而此事后续所引发的艺术界与整个社会的讨论和关注也充分说明,这一次葛宇路的艺术实践触发了人们对当下生活方式的广泛反思。

萧昱 《易位 No.18》 装置、竹子、钢筋、水泥 200×85×70cm 2017

萧昱 《易位 No.18》 装置、竹子、钢筋、水泥 200×85×70cm 2017

  萧昱  《易位 No.18》

  竹是萧昱作品中的常用材料,但在创作中,作者力图脱离传统对竹子的使用和表现方式,寻求不同的形态。“易位”系列常常是将竹子扭曲、挤压或撕裂至极端形态。《易位 No.18》的竹子上下两端都固定在水泥里,中部露出的部分在外部的压力下几乎裂开,一刚一柔的对比更增添了张力。这种组合从2016年的《水泥楼板》就已经开始。萧昱作品中的竹子已经不再是传统文化里的文人符号,而是以激烈的视觉方式体现当代人对于生命和社会境遇的思考。

傅中望 《迁徙》 木 尺寸可变 2016

傅中望 《迁徙》 木 尺寸可变 2016

  傅中望  《迁徙》

  傅中望自2016年以来新创作的一组作品仍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将木材拟作世间万物,形式上产生更多变化。正如其自述的:“就像道家说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从木到五行,从五行到万物,这些作品就像是从木头衍生出来了一个大千世界。”在作者看来,《迁徙》这件作品对于观众“会是最直观的大千世界的一个局部”。作品使用了众多类似于蛇形的树干、树枝,在地面上呈现出群体游走的动感,而方向上又保持一致 。作者寄托了一种现实的隐喻:“在我们这个匆忙拥挤的时代,人类和动物都像是这多足蛇一样,不断地朝着自己期待的或者更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方向去迁徙、去寻找,寻求一个舒适的空间或者适合自己的位置。”

朱小地 《容迹》 装置 10×10×14m 2017—2018

朱小地 《容迹》 装置 10×10×14m 2017—2018

  朱小地  《容迹》

  朱小地原来是北京建筑院的院长,但他辞了职,专门来做艺术家。他一直都在做水墨的尝试,此次展出的装置作品是根据展场空间特别实施的一次 “空间作品”。是其2017年个展上呈现的一组以“容迹”为题的空间装置和水墨绘画,该系列作品对水墨与线条关系的理解建立在对建筑空间及其光影的调动上,通过“线”与“光”塑造出变动而交替的层次。在不同地点展出装置作品《容迹》时,都会根据空间进行不同的调整,基本的方法是将1mm的线以2mm的间隔排列构成一个完整的面,这个面又与建筑的吊顶、墙体和地面形成不同的关系,进一步造成不同角度的块面关系。这样的排线方式与水墨绘画的线条结构相对应,将水墨带进空间呈现。通过空间建构,特别是把光影加入进来,这是建筑师才可以实现的状态。

吴珏辉 《电血袋》 装置 尺寸可变 2017

吴珏辉 《电血袋》 装置 尺寸可变 2017

  吴珏辉  《电血袋》

  吴珏辉既是一位新媒体艺术家,又是活跃的策展人和艺术活动的组织者。2017年,他参与策划了很多有趣的新媒体艺术活动,探讨未来艺术的方向。

  此次年鉴展展出的作品《电血袋》也曾在吴珏辉本人策划的“.zip未来的狂想|小米·今日未来馆”展览上展出。在暗红光中,宛如病房的空间里,数个移动电源被艺术家放在伪装的“血袋”之中,一列排开,挂在输液架上,观众可以利用这些“血袋”充电救急。作品很直接地反映了当下社会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犹如“续命”般的依赖和需求。正如艺术家本人所言:“在视觉像素化的今天,生命也逐步电子化,各种电子设备已经无形地寄生于我们的身体,成为身体和意识的延伸器官。电子器官对电能的依赖,犹如身体对血液的依赖一样。如今,充电比输液更紧迫。”

刘昕 《轨道编织者》 2017

刘昕 《轨道编织者》 2017

  刘昕   《轨道编织者》

  刘昕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关注科技对人体感知能力的延伸和启发。2017年11月,刘昕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波音727机舱中的零重力环境下进行了多次《轨道编织者》表演,每次10—13秒,总时长为5分钟。飞机在32000英尺的高空中进行抛物线飞行,此时机舱内形成零重力环境,刘昕通过手持OW-BODY装置进行自由移动。装置可以射出拉线,通过拉线前端附着在目标上,然后对人产生拉力,使之向前方运动,由此探索一种全新的身体感知,探索人与空间新的互动,探索能量在宇宙中如何传递。刘昕通过这种探索,“尝试在科技和人文间建立一种感性的关联”,让科技手段“从以往对人剥削、物化的应用中脱离,反之用于对人性的恢复”。

  三层展厅作品:

雎安奇 《小心大货》 录像、摄影 、LED灯箱 尺寸可变 2017

雎安奇 《小心大货》 录像、摄影 、LED灯箱 尺寸可变 2017

  雎安奇  《小心大货》

  雎安奇2017年的作品《小心大货》的想法来自经常发生的大型载重货车司机迫于压力、竞争和疲劳而在夜间闯红灯,造成伤亡惨重的交通事故这样一个现实社会事件。艺术家将滚动着“小心大货”字样的LED灯箱放置在北京郊外的多处红绿灯路口,提醒出行的行人、普通车辆以及大货车司机遵守交规、注意安全。整个过程被艺术家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LED灯在现实生活中总被应用为信息传递的媒介,也是一种话语权力。艺术家将一句事关生死的警示标识放置在LED中不停滚动,来完成一种“交通协管员”般的责任。其方式看起来无助、微弱而荒诞,但是艺术家的作品正是通过这种荒诞感,充分表达普遍存在的对日常失序的不安以及时代的焦虑。

李然 《等待新装》 装置、雕塑、圆雕、单路视频、高清无声单频作帧录像、石膏雕塑 2017

李然 《等待新装》 装置、雕塑、圆雕、单路视频、高清无声单频作帧录像、石膏雕塑 2017

  李然  《等待新装》

  《等待新装》由影像和数个石膏雕像组成。作品以1979年春到80年代初上海服装厂的一组(服装生产)照片样本为基础,图像缓慢地交叠编织,表述一个有关“新”与“自由”的话题:“1979年春,国人换上了新装,迎来了变革之‘新’的昂扬时期。追求‘新’是一个非常现代主义的任务,它对立的是过去旧的、经典的东西。” 这部影像作品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新式”服装丰富的创新样式,“与(之前的)77年、78年的参考样本大不相同,这些服装生产形式的自由在79年春天突然被释放,在批量的模仿、生产之后流通” ,以此反映中国在那个历史时期勃发的生产状态和对未来的期许,而扭曲的模特肢体雕塑残破断裂,等待着新衣蔽体,展现出与期待并不相符的人的真实的现实心态和处境。

陈界仁   《中空之地》  蓝光光碟、黑白、有声、单频道录影 61′07″ 2017

陈界仁 《中空之地》 蓝光光碟、黑白、有声、单频道录影 61′07″ 2017

  陈界仁  《中空之地》

  2017年新作《中空之地》是陈界仁长期创作计划《她与她的儿女们》的第一部分,也是艺术家重思“空性”这个哲学命题后的初步的艺术表达。故事改编自艺术家本人及其家人的生命体验,但讨论的是金融/科技资本主义大背景下每一位“暂时的幸存者们”的生命状态,采用不确定的叙事形式和人物角色的多重意义,试图制造由多重叙事构成的叙事迷宫。因为这个作品,艺术家获得2018 AAC年度艺术家大奖。

朱青生 《文献与观念》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7

朱青生 《文献与观念》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7

  朱青生  《滚!》

  朱青生的反媒体观念集中发表在2017年喜玛拉雅美术馆的“‘滚!’在当下”展览中,此展展出了作者从1994年到20004年之间的11部《滚!》——用脚踢出来的影片。作者从90年代初期开始就对于新媒体、新技术对人造成的损害和可能的危机进行着不间断的质疑,朱青生的作品是对媒体本身所造成的根本问题进行的反省。


关键字: 内容标签:朱青生,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2017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朱青生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中国 当代艺术 2017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
下一篇:“版画的力量:500年世界大师经典作品回顾展”_以版画的力量还原历史细节_500年世界大师经典作品回顾展-荣宝斋-版画--绘画-艺术-美术馆||上一篇:当灾难电影成真时_艺术家能做些什么?_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当代艺术--里克-照片-每张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