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你我空间三周年_在“飙戏”中重现当代生活的荒诞和奇观_影像-戏剧-视频创作-你我空间-飙戏--都是-空间-礼堂

编辑:陈峰 来源:雅昌网
 
“飙戏”项目海报()2018年6月20日晚,你我空间·620计划“飙戏”项目迎来最后的压轴大戏“今古奇观大杂烩”,八部影

“飙戏”项目海报

()2018年6月20日晚,你我空间·620计划“飙戏”项目迎来最后的压轴大戏“今古奇观大杂烩”,八部影像作品以环形剧场的形式在广州小洲人民礼堂上映。该项目由你我空间两位主理人策展人胡震和艺术家杨帆联袂策划,从4月7日起,每周呈现围绕一个主题的旧影像放映,内容是一部样板戏加三部传统经典戏剧,逐回推进至6月20日,终于揭开庐山真面目。原来,这并非怀旧似的回顾戏剧经典,真正的作品是当晚呈现的艺术家杨帆的最新创作《人民影像档案》,样板戏、经典戏剧电影和当下普通人拍摄的小视频混剪、糅合,呈现出一种颇具荒诞感和反讽意味的新影像。

传统戏·样板戏·人民影像档案(视频截图)

结合“戏”这个主题,胡震和杨帆在展览形式上做了许多巧妙而有意思的创新。常规展览只呈现最终作品,创作过程则秘而不宣且并无展览必要,此次“飙戏”项目则采用了以往戏剧演出中“连台本戏”的形式,类似如今的电视连续剧,每一回的放映都相互独立又有关联,直至最后一幕,整出戏才达到高潮。前8回样板戏和戏剧影像的放映相当于最后作品的素材分析和影像“考古”的过程,整个作品的创作过程被拉长,完成之作的悬念留待最后一刻才揭晓。

展览现场

与展览形式配合,在公号的推文中,两位策划人又采用了古典章回小说的体例,9回内容详细解读对应9周放映的影片。每回推文的标题揭示此周放映影片的主题,譬如“疯子演戏,傻子看戏”“苟且·远方·诗”,黄底红字的海报充满历史感,每部影片的核心内容被概括为一句诗,后附胡震和杨帆对展映主题和每部影片的点评。

小洲人民礼堂外观

6月20日也是你我空间成立三周年的纪念日,这个由小洲人民礼堂改造而成的当代艺术空间一直关注影像作品的生产和传播,同时也非常注重与当地历史、文化的链接。在礼堂墙壁上五六十年代的大标语和口号的映照下,八部影片显得别有意味。

小洲人民礼堂内部

研讨会现场

当晚八点,胡震和杨帆还组织了一场在场论坛,围绕“规训与惩罚——一次有关中国戏曲影像的解码与重构”的主题,批评家、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樊林,批评家、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著名艺术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邦耀,艺术家、策展人、北京二楼出版机构发起人满宇,青年学者、影像艺术评论人吴毅强,戏剧评论家、一级编剧、广东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张晋琼,影像导演、香港杂志艺术评论人、漫画专栏作家、八十年代剧团监制崔莹,香港戏剧编导、诗人、八十年代剧团团长、明报专栏作家麦荣浩,青年艺术家辛未,你我空间PM3小组等嘉宾交流了观点和感受,论坛由三域 •汇创始人张委主持。

艺术网对话胡震和杨帆,听他们详解此次项目的由来、意图以及你我空间的主张和方向。

艺术网:发起这个项目的缘起是什么?

杨帆:大概2013、14年我玩手机的时候就开始收集在朋友圈、各种群里面传的小视频,到现在总共大概2000个,都是普通老百姓用手机拍的,手机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影像大部分都是生活中的第一现场,当时下意识拍的,没有经过修饰和刻意摆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生活上的,关于社会现实的,群体的、个人的,很有意思。

这些视频里面本身包含了戏剧的因素,因为普通人拿手机去拍的时候必定是因为眼前有东西吸引了他,具有了某种戏剧性,我就想做一个糅合这些小视频和中国戏剧的项目,在你我空间三周年庆的时候推出来。

胡震:6月20号是你我空间成立三周年的日子,俗话说“三岁看老”。你我空间从去年开始就在想能不能以创作的方式做周年庆,把生活本身变成一种艺术概念,一种艺术行为。刚好杨帆讲他收集很多网络上的这些视频,这些视频非常有意思,它本身是有“戏”的。这些戏通过什么能够连接起来,怎样通过艺术家的介入变成更有意思的东西?这个时候我想到样板戏、传统戏,因为这三者有一个共通的东西,戏剧冲突。

从宏观来看,世界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剧场。在这个剧场里面每一个人都是演员,生活就是在表演,一个人穷尽一生就是在演自己,所以这个概念和样板戏、传统戏其实是无缝对接的。过去的戏剧受到技术、时空各个方面的制约,创作者所了解到的都是有限的,但是今天是互联网的时代,手机自媒体已经让这个范围无限扩大了,我们过去很难了解到的,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可能就会在生活的某一刻通过某个人在场的记录让别人看到。

这三者的融合可以让我们对历史、对当下做一些新的解读和一些比较个人的思考。海报上讲的这三句话是很关键的:

一个充满历史记忆的人民礼堂空间

一次链接今古的戏曲影像经典再现

一场穿越时空的当代影像解构重组

我们一直做在地创作,针对空间做艺术作品,去年两周年庆时做的 “为小洲礼堂降温”也是这样,“彪戏”的整个内容、呈现方式也很适合小洲礼堂这个空间。因为礼堂以前也是放电影、群众聚会的地方,利用这个空间跟当下最普遍、最流行,也是相对比较新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做展示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形式。样板戏跟这个语境是非常吻合的,戏这个概念也是和这个礼堂过去的功能密切关联的,我们是把人民的东西还原到人民剧场这个空间里面来展示。

我们强调的在地跟一般乡建不一样,我们更强调通过长期的在地观察、实践,促成艺术家的作品跟空间实实在在的联系,区别于美术馆去语境化的一种作品展示方式,比如这个展放在一般的美术馆解读就完全不一样了,意义也很不一样。另一方面才是怎样通过生产、传播制造更大的影响,让更多人成为这里的一分子。

我们的项目跟一般的空间也不一样,我们从头到尾就是把空间当成一种修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怎样让你的每一天跟艺术发生关系,让这个空间做的所有东西都跟艺术自然而然发生关系,这是一个挺难的事情,但是我们觉得是可以去尝试的,在一步步往那个方向走。

艺术网:我们是如何挑选那些戏剧的?

杨帆:基本上都是建国后的戏剧影像,以50、60、70年代这30年为主,这是传统戏剧影像化的高峰期,也是在全国最流行的时候,等于现在的电影、电视连续剧,当时的人基本上都是看这个。样板戏更是文革期间人们唯一能够看到的电影形式,是那个特定历史的集中反映。传统戏、样板戏代表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传统的思维,他们对生活的向往,我们把样板戏作为传统和当下的一个串联,通过这样的形式带出历史的线索。这里面的人物也包含着中国人所有的寄托,诸葛亮,三国演义,水浒传里面的人物,杜十娘,包工,所有这些人物都是中国人的精神化身,都是中国人对人的一种想象,还有里面很多的剧情,可以说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史或文化史,通过戏剧影像可以集中体现出来,而且是通过一种非常中国化的方式,从视觉上很容易识别。

胡震:在电影技术还没有发明之前,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看戏,有了电影技术之后,戏和电影有了一个很好的融合。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拍的是《定军山》,而《定军山》是京剧名家谭鑫培主演的。后来很多经典传统戏都拍成了电影,因为电影相对戏剧传播面更广、更方便。后来的样板戏更是如此,集一国之力去制造这么几曲戏作为典型,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戏确实是一个国家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一种高度概括。如果想了解中国,不管是中国的当下还是中国过去的历史,从“戏”切入是一个非常好的点。

我们做的论坛“规训与惩罚”是一条暗线,每个时代的统治者怎样通过文化的方式影响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以戏为例是通过戏曲改革的方式不断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逐步理解统治阶层想获得的东西。当下的影像、样板戏、传统戏之所以能够串起来,就是因为这条逻辑自然而然在这里面。

艺术网:前八回每次选择四出戏同时放映,每一回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吗?

胡震:首先形式上我们用了不同的方式,实际上是一个影像考古和影像分析的过程,换句话说,我们不想按照过去呈现作品的方式,给一个现成的作品给观众看,再让观众在之后找背景资料,最后才说理解了这个作品。我们把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展开来给大家看,过去大家忌讳的东西我们不忌讳。

戏是一场一场推向最后的结局,分回看的话更像戏的结构,我们有意识地做了这样的排列和设置。当然没有办法像真的戏剧一样讲一个故事,我们从那么多故事中提取了的几个点来说事,在这么多片子中找到了一个连接点,这个点就是我们每一回要说的故事,我们要强调的重点。比如第一回,我们想要探讨的问题是,年轻人在不同的历史语境影响中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每一回公号的大标题就是主题,两个人的评语是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对这些戏整体的理解和对每一曲戏具体的理解,考虑到还有一个传播的功能,所以我们从不同的面去评论,希望通过我们的评能够带动更多的人也进来评,比如杨帆归纳地讲说现实比戏更精彩的时候戏就可以下课,这是一个总结性的。另外一个层面的总结是用毛主席的话来说人民影像才是真正的影像,才是艺术应该要往前走的地方,所有戏剧都是高潮来了之后基本是结尾了。我们会尽量把很多细节的东西做得很到位,从开始到最后是很完整的一个项目概念。

杨帆:我们当时做海报的时候也是作为一种观念艺术、文字艺术来呈现的,比如全部用的繁体字,没有英文,偏离了那种海报的模式,跟古代戏剧票的形式相似,更偏传统的形式,也把它作为一个艺术创作,通过文字、观念的呈现展现出来,可能会有一点反常,好像很难进入。

后面的评语很重要,我们很多对传统、历史、文革、样板戏的看法都在这个评语里面,通过文本的形式来讲述,通过这些评语来呈现我们的历史观、价值观、文化观。

胡震:我们的评语更多是想从一个当下的、带有某种批判性的眼光回看这些历史,回看这些戏曲电影里面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把历史人物拉平,看到一些人性的东西。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当代艺术,影像,戏剧,视频创作,你我空间,飙戏当代艺术 影像 戏剧 视频创作 你我空间 飙戏
下一篇:冰岛逼平阿根廷之后,你现在知道埃利亚松为什么叫埃利亚松吗?_冰岛-埃利亚松--利亚-作品||上一篇:一封首度面世的女人来信__再揭张大千晚年情爱细节_山田喜美子-出版文献展-五百年来一大千-浙江大学-张大千-二人-大学出版社-东京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