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浙江宝藏奇幻史诗级大片上映!4个月超常待机_看1万年前的多功能食物料理机_越地宝藏-浙江西湖美术馆--文物

编辑:邹萍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这是一个远古的传说这是一幕震撼的史剧这是一段永恒的传奇这是一方祥和的乐土这是一座别致的都城浙江的艺术故事在这里和你相遇展览时间:2018年6月8日&m

这是一个远古的传说这是一幕震撼的史剧这是一段永恒的传奇这是一方祥和的乐土这是一座别致的都城浙江的艺术故事在这里和你相遇

展览时间:2018年6月8日—10月8日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西湖美术馆主办单位:浙江省博物馆主办媒体:浙江之声

  2018年6月-10月,是注定属于浙江的艺术故事讲述时间。

  浙江省博物馆年度大展“越地宝藏——100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将在4个月时间里(6月8日-10月8日)在浙江西湖美术馆与世界见面,展览汇聚全省39家文博机构100件(组)文物,以史为线,用文物讲述浙江的艺术故事,展示的是浙江先民从探索世界直至探索内心走向自省的一路历程。也正在这漫长过程中,越地个性逐渐清晰。

  这个展览中,100件(组)文物是核心。

  平时,它们多散落于不同文博机构,不仅公开展示的地域多样,而且时间也多不统一。这次,借《国家宝藏》等栏目刮起的社会东风,而有了这场百年难遇的相聚。

  一眼万年,只在此间。

浙江省博物馆

  可一提起文物,大多数人在敬畏之时,也滋生疏离之感,自感若无相当专业知识似无法理解它们。实际上,大可不必。要知道,现在我们所认定的文物在当时大多只是日常物,是因时间洗礼和某些偶然因素的加持,使其得以流传至今。

  但请一定要明晰,万物都置身历史轨道,时间留下的实物都附着了珍贵的文化基因,在心态轻松注视它们的同时,心底的敬畏之心与向往之情一点都不能少。尤其是在娱乐至死的当下,虽未来不可期,但在面对历史缝隙传送的这些礼物时,你我都需保住底线,这不仅是对它们的尊重,更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

  开篇,先看两块石头。

  哦,它们的学名是:石磨盘、石磨棒。

 

石磨盘新石器时期 上山文化( 距今11400—8600 年)嵊州小黄山遗址出土通长45 厘米,通宽42 厘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嵊州文管处藏

  人类究竟是何时、何地将野生稻驯化成为栽培稻,是中外考古学家探索了半个多世纪的话题,最有说服力的当然是找到古代稻种的炭化种子。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钱塘江上游的金华浦江发现了上山遗址(距今约1万年)。令人高兴的是,这里的土样里发现了大量水稻植硅体。经科学检测,判断出距今1万年前此地已出现驯化稻,而且开始一定规模的栽培。

  要知道,当年在河姆渡发现的大量出土时还金灿灿的稻谷粒曾震惊世界,一举改写水稻起源于印度的说法。而这次发现则将我国稻作农业历史再次上溯3千年。

  那么,这两块石头便成为当时人工栽培水稻的重要辅证。不过它们最初出土时,人们并没有及时认识到它们的价值,当地村民只觉得这么块平平整整的石头当垫脚石挺不错。但当时的领队—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蒋乐平觉得可能没这么简单。他发现这些石头表面弧度规则,中心低凹,四周稍凸,而且有许多坑坑洼洼的斑点,像是故意凿出来的,不会是碾米机吧?试试就知道啦,他拿来半斤稻谷,现场用石磨盘和石磨棒进行稻谷脱粒。果然,那些人工凿出的凹凸和坑洼增强了脱壳取米的效果,短短5分钟,大部分稻壳成功分离!后来,科学家又认真提取分析了磨盘磨棒上的淀粉残留物,发现上山先民们还用这些磨石加工过橡子、薏苡、菱角…原来这两块石头竟然是1万年前的多功能食物料理机!真是一物多用,物尽其用的典范。

  讲真,当周围的人都热衷于那个拥有吹风机头的粉色小猪时,我心中是非常稳当的,因为俺有黑陶猪猪!

猪纹陶钵新石器时期 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000 年)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高11.7 厘米,口边长21.7 厘米,口边宽17.5 厘米,底边宽13.5 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最初,是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的“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里见到这只萌萌小猪的,第一面便被那个跨越千年的“河姆渡陶猪的微笑”吸引,脑海中始终念念不忘这个七千年不变的侧面免冠证件照形象。

  它的学名叫:猪纹陶钵。高11.7 厘米,口边长21.7 厘米,口边宽17.5 厘米,底边宽13.5 厘米,整个器形呈长方形,四角弧圆,平底。什么概念呢?大致类比一下,它大概比一个儿童鞋盒小一点(请原谅一个已婚已育作者对参照物的首要选择)。

  黑色钵外壁上,不知是谁用写实手法刻绘了一头猪(其实有一点偏写意),头向前垂,双目圆睁,似乎正在觅食,长条形腹部微微发鼓,身刻圆圈纹和叶纹,鬃毛簇立,小尾下卷与腹上的图案混为一体,相当协调。虽画风颇为稚拙,但已扼要地捕捉住对象的形态特征。

  当然咯,它首先是一个陶钵,是件朴质的实用器,早期先民可能是用来放置物品或盛食物,不过,因为装饰了花纹,也因此具备了早期的艺术构思和淳朴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这个猪的形象让后人认识到河姆渡时期动物的驯化和家畜的饲养已得到一定发展。而动物考古学家经过研究,根据猪头与身体的比例,确定这是头家猪。可见,7千年前浙江人民就开始养猪啦,现在我们还在养猪,原来大家一直都是养猪人,哈哈。

  除最原初的视觉感知,我们还需知道文物身上蕴含的其他重要信息。如设计和造物实际上是种造型活动,这种活动是建立在对形的感受和认识基础之上的。从打制石器到制造陶器,人类就经过了这样一个对形的认识、塑造即造型的漫长进化过程。

  同时,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技术,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代表了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两个领域的一次复杂融合。

  提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良渚文化是不可绕过的关键点,那么,那件玉琮王就十分重要啦,它不仅是我国文明史的力证实物,也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玉 琮新石器时期 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 年)余杭反山12 号墓出土高8.9 厘米,上射径17.1-17.6 厘米,下射径16.5-17.5 厘米,孔外径5 厘米,孔内径3.8 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玉琮,余杭反山12 号墓出土,这是当时等级最高的一个墓葬,被称为“惊世王陵”。与其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件目前最大的玉钺和精美的玉权杖等。玉琮王重约6500克,也就是13斤左右,类似一个大西瓜。

  实话说,这件玉琮最初并没有吸引我,因为第一眼并不惊艳。可一旦细看,就不得了啦,要知道琢玉不易,琮王上那些断断续续并不太连贯的阴刻简直就是奇迹般存在。那个时候是没有金属工具的,有些细线是在看上去比头发丝还要细的空间内完成,那么完成整幅图案至少需要上百条线刻。先民们能在如此坚硬的玉石上刻下如此繁密的线条,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再细看,会发现有些神秘纹饰,即广为流传的“神徽”: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有神人兽面图像,共八个。这个纹饰十分有意思,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中间那两个圆圆的可以看做大眼睛,也可以看做…胸…

  实际上,只有火柴盒那么大的神人兽面纹饰有两个部分,上面是人,下面是兽,神人头戴高耸宽大的羽冠,脸是倒梯形,圆眼重圈,三角形的眼角,宽鼻,用弧线勾出鼻梁,阔嘴,内刻两排平齐的牙齿。四肢也被用阴纹细细地刻了出来,上肢抬臂、弯肘,五指平张,手臂和胸前都还有卷云纹饰。下面是一只伏在地上的神兽,重圈为眼,外框还有椭圆形的眼睑,两眼之间用桥形凸面相连,有鼻梁和鼻翼,阔嘴,内有尖利的牙齿,两侧还有两对獠牙。神兽下肢是蹲踞状,锋利的爪子卷曲,身上有着和神人一样的卷云纹装饰。

  这件玉琮整体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间对钻圆孔。其功用目前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通天的法器,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宗教权的象征。不过商周以后,玉琮就不常见了,后人只知“琮”字而不知其形。而这件玉琮的现世便为后世解答了这一问题。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一首《越人歌》牵引我们回到那年那日,雨后江岸。

伎乐铜屋春秋(前770—前476 年)绍兴坡塘306 号墓出土通高17 厘米,面宽13 厘米、进深11.5 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伎乐铜屋是一个至今也无人准确知晓其功能的奇特物品。

  1982年,浙江省考古工作者在绍兴市坡塘公社狮子山遗址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墓葬,即306号墓。该墓出土了一批青铜器,这件铜屋是其中做工最珍贵精美的,也是目前唯一一座先秦时期的青铜房屋模型。

  这个迷你铜屋只有巴掌大小,有三间房,6位裸体乐师跪坐,嗯,为什么不穿衣服?呵呵,我也不知道,知道也不告诉你。不过他们的造型实在很酷,放到现代,也是一支超级酷的乐队好嘛!

  敲黑板!知道这六个人在干嘛不:前排二人双手相交于小腹,应是乐伎,似在吟唱,胸前明显塑出乳突,束发于顶,应为女性,其余四人或作吹笙状,或作抚琴弹拨状,或执槌做击鼓状,或执小棍作击筑状,当为乐师,均未见乳突,结发于脑后。

  三间屋子南面敞开,立圆形明柱两根。东西两面为长方格透空落地式墙壁。北墙仅在中心部位开一小窗。屋顶顶心立一图腾柱,柱顶塑一大尾鸠,柱身中空,但不与屋顶相通。屋内所见乐器共4 种:琴、筑、笙、鼓。鼓用一个架子悬于中间,演奏者右手执一槌击之。该演奏者面向西,处于独特的演出位置,在整个演奏中居于指挥地位。

  从残留痕迹观察可知,该屋铸造时应先将跪像、鼓架、图腾柱分别浇铸,最后合模铸成全屋。此屋实为仿自实物的缩小模型,虽有艺术加工,但多少反映了一些当时建筑的信息。而铜屋中的奏乐人则反映了越人音乐生活的生动场景,大尾鸠还传递了越人精神生活的另一类信息,那就是越人的鸟崇拜。此外,其背后还透露了关于越人与徐人的关系、族别与阶层的情况,以及青铜器铸造技术的传播、文化与政治的碰撞等诸多信息。

  不过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目前尚未定论。

  话说因为当年采用电视台直播的方式,鎏金银阿育王塔的“现身”可谓万众瞩目。

鎏金银阿育王塔吴越国(907—978)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通高36 厘米,底座边长12 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雷峰塔是钱俶为奉安原藏于吴越宫中的“佛螺髻发”而造的舍利塔,又称“皇妃塔”“西关砖塔”,约在北宋开宝四年(971 年)开始营建,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竣工。1924年9月25日下午倒塌,地宫于2001年3月11日被发掘,地宫被打开后,人们惊喜地发现埋藏千年的佛塔地宫从未遭到人为破坏,一切都保留着最初的模样。摆放在地宫正中央的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函,铁函下叠压有大量各种铜钱,并夹杂玉钱、玉龟、料珠、玛瑙饰件、铜镜、银臂钏等物,以象征供养舍利的“七宝”。铁函之外的地宫空隙处,堆满了文物。3天后铁函被打开,传说中的舍利塔(即鎏金银阿育王塔)夺目而出,光亮如新,透过塔身镂空部分可见塔内藏有佛螺髻发的金质容器,用薄金片包裹成棺状。

  不过,出于保护文物和尊重佛祖舍利的考虑,这座鎏金银阿育王塔至今没有打开。既然没打开,怎么知道金塔内藏的就是佛祖舍利?其实,当时雷峰塔地宫出土的诸多文物中有一份《华严经跋》碑刻,碑文是钱俶的手迹,上面就记载着金塔里面藏有佛发舍利的事情。

  此塔由纯银锤揲成型,整体铆焊套接。塔方形,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基座每侧各饰镂空佛龛及四尊坐佛,下有底板封护。塔身四面圆拱形龛内镂刻佛本生故事画面,人物外表鎏金,四角各有一护法金翅鸟。塔顶四角的山花蕉叶,每角的向外部分有两个面,各分上下两层,上面锤揲、镂刻佛祖一生事迹的佛传故事画面十六则,,每角的向内部分刻有坐像,为过去世迦叶佛(或燃灯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世弥勒佛的竖三世佛题材,释迦牟尼佛对面镂刻一宝瓶。众多画面生动地反映了诞生、在家、出家、成道与传教等展现佛祖生平的重要场面,只要仔细观察,还能清晰地分辨出佛陀胁下诞生、步步生莲、二龙灌浴、掷象出城、削发换衣、连河洗污、牧女献糜、初转法轮等生动细节。

  千年长河一晃而过,人事如浮云,只留器物精美。

上一页 123456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浙江省博物馆,越地宝藏,浙江西湖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 越地宝藏 浙江西湖美术馆
下一篇:冯峰谈广州美院实验艺术系:不教技术_只教工作方法_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冯峰--学生-广东-美术馆||上一篇:这不仅是一场馆藏展,更是被唤醒的湖美百年历史_湖北美术学院-馆藏精品展--美术馆-武昌-展览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