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21空间美术馆五周年系列大展开幕_为东莞_当代艺术21空间_复线作品现场

编辑:陈峰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东莞21空间美术馆5周年庆典暨系列展览开幕式现场  ()2018年5月16日下午,二十一空间美术馆五周年系列大展——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东莞21空间美术馆5周年庆典暨系列展览开幕式现场

  ()2018年5月16日下午,二十一空间美术馆五周年系列大展——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彦策划的“内观与外视:龙虎、邓箭今、胡赤骏、宋光智作品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策划的“低复线叙事:行进中的区域跟踪”,以及“石磊精品展”同时开幕,三个展览从不同角度将二十一空间美术馆的定位做了一个切片性的阐述。

东莞21空间美术馆5周年庆典暨系列展览开幕式现场

  此次系列大展共展出龙虎、邓箭今、胡赤骏、宋光智、陈丹笛子、林钰玘、蔡远河、袁泽强、李明昌等19位艺术家及啾小组等6个艺术小组约300多幅作品,包含油画、水彩、版画、装置、多媒体等多种类型,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7月22日。

广东宏达工贸集团、广东贰拾壹空间艺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斌致辞

中国油画院副院长、21空间美术馆特邀艺术顾问、本次系列大展参展艺术家之一石磊致辞

  众多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大展开幕式。其中,广东宏达工贸集团、广东贰拾壹空间艺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斌,中国油画院副院长、21空间美术馆特邀艺术顾问、本次系列大展参展艺术家之一石磊,策展人杨小彦,策展人胡斌,参展艺术家代表邓箭今和李明昌先后致辞。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策展人杨小彦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策展人胡斌致辞

  袁斌在致辞中说道,作为一家非盈利的民营美术馆,能走过五个年头,实属不易,期间经历了无数困难和挑战,但从未放弃,并一直以推广当代艺术为己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让更多的人走进美术馆,爱上艺术,享受艺术。

众嘉宾合影留念

  杨小彦认为,处于珠江东岸的东莞,在地理上和西岸的顺德一起,构成了南部中国至关重要的腹地,在改革开放中成为经济增长的样板,其中,东莞又以其独特的区域发展,更成为大湾区的先驱,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上也一样,东莞地区文化早就具备了全球化的因素,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区域特征,在改变本土文化性格方面,具有日益重要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东莞文化的先锋性是人们有目共睹的。  

  胡斌表示,三个展览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诉求,且是相互呼应的,既有对21空间美术馆过去五年的回顾,也有对现状的梳理和对未来的展望与期许。

展览现场

  “内观与外视:龙虎、邓箭今、胡赤骏、宋光智作品展”展出了四位广州美术学院教师的作品,其中三位此前曾与其学生们在21空间美术馆做联合展览,而胡赤骏与他的学生们的作品联展也将于今年9月开幕。

  此系列展览意图找到一个结构单位切入到艺术的教育和发展的生态中。“师生结构也具有某种团体性质,可以说是一种松散的团体。学生并不一定在风格上像老师,但老师的创作方法论可能影响到学生的艺术方向。中国目前虽然采用的是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不同于以往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但这种现代化并不彻底,老师和学生之间还是有各种情感或者一些复杂的关系,因此在中国的教育中师生结构仍然是一种可以考察的对象。” 胡斌认为,这种师生结构一方面连接个体,一方面连接社会和更大的机构,既不会过于宽泛,同时也比微小个体辐射面更广。

宋光智作品展览现场

  参与联展的四位艺术家,彼此风格差异极大。宋光智呈现的是“寻觅者”系列版画作品,作品以轻松、游戏的方式,以调侃甚至荒诞的手法,以新奇而陌生的视觉符号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社会的独特体验,宋光智以艺术中超现实的方法论,“体现了微观与宏观的冲突与变化,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反映了当代人的思索。”

龙虎作品展览现场

  龙虎对于现实具有独特的洞察力,作品具有高度个性化的面貌,“他的作品,一方面延续和传承了美院老一辈艺术家王肇民的艺术风格,但在细节和表情上也都进行了艺术的夸张化,从而作品会有一种荒诞雄奇的感觉。”

邓箭今作品展览现场

  邓箭今几十年一以贯之不懈探索人性的隐秘情感,“他的作品,流动感特别的强烈,把内心里面的欲望和那种无法言语的意识流,都通过笔触表达了出来。”

胡赤骏作品展览现场

  胡赤骏把生活与艺术高度融合为整体,“他的作品,有着奔放狂野的情绪表达,而这些奇幻的作品,跟他本身的生活和文化世界密切相关。”

 

胡斌在现场为观众导览

  2013年,二十一空间美术馆曾以“视觉交叉体——首届广东当代艺术群落青年艺术家联展”作为开馆展,对广东地区的当代艺术群落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生态调研,从而也建立了区域艺术研究的办展思路。在此之后,美术馆从不同角度举办了与本区域有关的个展或联展。此次“低复线叙事——一种行进中的区域跟踪”对照开馆展以新视角进行区域观察。展览围绕“低复线叙事”主题,着重针对近几年艺术的新变化以及新产生的艺术组合,以此展开一种行进中的区域生态跟踪研究。

“低复线叙事——一种行进中的区域跟踪”展览现场

  参展此次展览的艺术家包括本广大画廊、蔡焕升、蔡远河、陈丹笛子、邓春儒、胡诚、黄成、黄几、啾小组、李明昌、林山、林钰玘、卢珊、卤味高清频道、卖力工房、裴丽、孙文浩、文皆俊杰、伍思波、西三歌队、袁泽强、阳江杰青小组、郑龙一海。

“低复线叙事——一种行进中的区域跟踪”展览现场

  古典艺术中的叙事性、文学性元素一度被现代主义者摒弃,但在又回到了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呈现出的非线性的、多元的新叙述特征。本次展览主题“低复线叙事”,拼合了“低文学”和“复线历史”两个概念来修饰当下的叙事性艺术。前者指文学当中的反崇高、消解正统、世俗化、庸常化的写作潮流;后者则源自印度裔美籍中国史学者杜赞奇提出的反线性历史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叙述结构。

“低复线叙事——一种行进中的区域跟踪”展览现场

  胡斌在展览前言中写道:我试图以这样一个新组成的词来对应越来越错综复杂的叙事性青年艺术。比如对社会生活的戏谑化演绎,对历史经典和记忆的重构,对日常景观的无节制想象,以及对个体感官和生存体验的别样书写等。在这些叙事性的艺术形态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所谓正统的意义和叙事脉络被颠覆,它们所设置的是充满内在矛盾和歧义的场域,主线不显,而歧路重重。因为特殊的地缘关系和文化形态,广东艺术家在叙事的丰富性和“崇低”表达方面无疑具有最突出的表现。而这无疑为我们更广阔视域的叙事性艺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低复线叙事——一种行进中的区域跟踪”展览现场

  开幕式当天,二十一空间美术馆邀请本广大画廊为观众做一场露天电影放映,电影放映的是珠江电影制片厂出品的16毫米彩色纪录片《广州街巷》,拍摄于1986年,片长49分钟。影片是一部关于广州的宣传片,其英文旁白是为了让西方人了解当时的广州,纪录了一些于今已消失的街巷,同时也纪录了延续至今的生活方式。

石磊作品展览现场

当代艺术的灵感培育实验室

  展览期间,21空间美术馆还推出了公共项目“当代艺术的灵感培育实验室”,展示并实践公共教育理念。观众将以一个实验者的身份与空间物体产生互动,或许获得灵感而茅塞顿开,或许在同样的情境中也能获得精神自由。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当代艺术,21空间美术馆,杨小彦,胡斌当代艺术 21空间美术馆 杨小彦 胡斌
下一篇:杨劲松: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触碰绘画可能的形_杨劲松绘画白盒子_系列作品艺术家||上一篇:龚良:多样性发展,把南京博物院打造成“超_龚良南京博物院博_公众文物链接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