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曲水流觞”三月三__宴饮漆器东晋

编辑:洪镁 来源:湖北省博物馆社教部
 
  微课堂  农历三月三是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古人们要到水边盥沐(洗澡),希望洗掉往年的晦气,祈求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好的兆头。  汉代以后,人们在水边

  微课堂

  农历三月三是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古人们要到水边盥沐(洗澡),希望洗掉往年的晦气,祈求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好的兆头。

  汉代以后,人们在水边不仅举行沐浴祓(fú)除的仪式,还把它当成宴饮游玩的好机会。于是出现了水滨结伴宴饮,并引水环曲成渠的新习俗——曲水流觞。这个习俗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

  “曲水流觞”是众人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酒杯漂到谁的跟前,谁就取杯饮酒。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文人则将此俗发展成名士雅集,当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还得赋诗一首,其乐趣略同今人的“击鼓传花”或“丢手绢”。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是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的会稽(今浙江绍兴)兰亭集会。这次活动,王羲之和东晋名士孙绰、谢安等四十余人聚会兰亭,行令畅饮,各呈才藻,得诗三十七首,结为《兰亭集》,王羲之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觞”,也叫羽觞,即酒杯。原为一种带耳的漆器,通常为木制,底部有托,本身很轻,可浮于水面,与耳杯的形制极其相似。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了大量这样的漆器耳杯,请各位欣赏三件,它们制作很精美。


关键字: 内容标签:
下一篇:“天人长安”高雅艺术进校园书画国乐展演活__长安明德古琴||上一篇: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师生赴深圳大学__毕业设计方案观摩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