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湖北省博物馆“礼乐学堂”带你“清明踏春”__节日礼乐馆内

编辑:洪镁 来源:湖北省博物馆社教部
 
  2018年清明节期间,湖北省博物馆“礼乐学堂”开展系列教育活动7场次,带领公众“清明踏春”。  一、走进校园  清明节前夕,&ld

  2018年清明节期间,湖北省博物馆“礼乐学堂”开展系列教育活动7场次,带领公众“清明踏春”。

  一、走进校园

  清明节前夕,“礼乐学堂”走进武汉市东湖小学,为三年级(2)班的40位同学带去“清明踏春”传统节日课程,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活动开始是“节日讲堂”。同学们通过节日课件和视频资料了解到,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兼具节气和节日双重属性的日子。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外,还有踏青、放风筝、蹴鞠、荡秋千等丰富多样的节日习俗。

  瞧,课堂上,同学们竞相讲述介子推“割股奉君”、晋文公血书赐树“清明柳”的故事。

  接下来是最为引人入胜的互动环节,同学们体验了“清明插柳”、“五彩纸鸢”等节日习俗。大家一起编织美丽的花环,分工合作绘制出各式各样充满童趣的风筝。

  最后,大家来到操场,在放飞风筝中,感受春天的气息,放飞自己的梦想。

  二、馆内踏春

  清明小长假,江城气温骤降,但观众热情不减,馆内游人如织。为了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礼乐学堂”特邀大家在湖北省博物馆内踏春。

  3天中,共40组家庭不仅在活动中了解清明节的由来,而且在“清明插柳”“欢乐蹴鞠”“五彩纸鸢”等环节中体验节日习俗。最受孩子们热捧的环节莫过于“欢乐蹴鞠”了。请看,同学们分成两组,一场小型蹴鞠比赛开始啦,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节日期间,还为公众举办3场《乐享编钟》教育活动,吸引了众多不同年龄层的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活动通过文物课堂、演奏体验,绘制手工等环节,让人们真切感受到编钟之王的魅力。

  文/编辑:刘晓琪;图:许筠、刘晓琪


关键字: 内容标签:
下一篇:湖北省博物馆“礼乐学堂”走进武汉传媒学院__武汉播音博物馆||上一篇:听音触形感知历史文化——湖北省博物馆第三__声音眼睛云梦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