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出逸事
“志-”这个名字,为父亲商承祚所起,“-”这个字典中查不到的汉字让商老颇为自得,有时银行工作人员读不出这个字时他还满是得意,也正因此有人劝 奇人奇名
引出逸事
“志-”这个名字,为父亲商承祚所起,“-”这个字典中查不到的汉字让商老颇为自得,有时银行工作人员读不出这个字时他还满是得意,也正因此有人劝他改名减少麻烦时反而让他生气了。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过海关时他要走特殊通道,因为电脑打不出这个字。
借助科技
研究青铜器
商志-的研究,把历史与考古材料综合起来,古文字成为研究的工具,这与父亲商承祚专注于古文字研究有所不同。周大鸣说,商志-对中商和先商文化有很多想法和创意,但因工作忙碌很多难以付诸实施。
上世纪80年代前期,商志-致力于吴文化研究,尤其着重于宁镇地区青铜器,经过文献整合和系统挖掘,他提出南京镇江地区是先吴文化发源地的看法,后来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他也是最早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对青铜元素进行分析,以证明吴文化青铜器独特性的人。
赴港挖掘
开内地先河
1989年,商志-率考古队在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进行发掘,此前这类研究主要是外国人在做,因此他也开创了内地考古机构赴港发掘的先河,成为沙丘贝丘海洋考古开拓者之一。延续到本世纪的赴港考古挖掘,他把内地考古挖掘的程序带到香港,也研究出一套独特的沙丘遗址的挖掘方法。
严师益友
老人掏腰包设奖学金
“外冷内热”,是学生全洪对商志-的性格概括,现在已是广州市南越王墓博物馆副馆长全洪回忆。商先生对妻子照料无微不至,近几年妻子屡次住院,照料妻子的重任商志-自己独力承担,每天往返于住家和医院之间送汤送饭。周大鸣说,在江苏做考古挖掘期间条件艰苦,商志-多次自己掏钱给学生加碗羊肉汤。
外冷内热与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不相悖。“我们是看哪位老师严格选哪位老师的课。”周大鸣回忆说,自己的本科论文做几百张卡片,描出商周青铜器的图像,为此他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天天在图书馆里面一张一张卡片地描,一张一张卡片地画,才写成毕业论文。
2004年,商志-和妻子王坤儒女士在人类学系设立“商承祚人类学奖学金”,每年从退休金中自掏腰包1万元,奖励品学兼优的人类学系学子。如今,斯人已去,周大鸣说自己会想办法让这个奖学金继续下去。
中大历史系的一位年轻老师妻子生病住院,医疗费不够支出,商志-拿出自己的存折给他,告诉他花多少就取多少。如今,这个康乐园里慷慨的老人已不在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最多,考古学家,病逝,家族,成中,商志香覃,国捐宝最多 考古学家 病逝 家族 成中 商志香覃 国捐宝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