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红楼梦》的魅力:生动逼真表现出中国人的心理(5)

编辑:秋痕 来源:新华日报
 
相关链接


  国人的《红楼梦》情结


  有人说,只有知识分子喜欢看《红楼梦》,普通百姓不太喜欢看,就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楚琴喜欢看,而石光荣不喜欢看,实际情 相关链接 


  国人的《红楼梦》情结


  有人说,只有知识分子喜欢看《红楼梦》,普通百姓不太喜欢看,就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楚琴喜欢看,而石光荣不喜欢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掀起了研究《红楼梦》的热潮,上海的一些报纸发起了关于人物形象的大讨论,报纸上发问卷调查表,问你是喜欢薛宝钗,还是喜欢林黛玉。结果在市民中间争论极为激烈,茶馆里经常发生“拥薛派”与“拥林派”斗殴打架的事件。 


  “文革”期间,毛泽东主席号召大家阅读《红楼梦》。于是,在领袖的推动下,中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全民阅读一部小说的热潮。当时在农村,贫下中农成立了“《红楼梦》研究小组”,工厂车间有“《红楼梦》研究小组”,解放军的连队也有“《红楼梦》研究小组”。彼时的报纸上,经常刊登农民、工人、解放军战士写的关于学习《红楼梦》的心得体会文章。


  八十年代的电视剧《红楼梦》,更是将人们对《红楼梦》的热情燃烧到白热化的程度。那时,你若是一位省一级《红楼梦》学会的会员,到饭店吃饭,老板会坚决不收你的饭钱,他会认为你的到来使他蓬荜生辉,给了他面子。当时的火车票是十分紧张的,但你只要亮出《红楼梦》学会会员证,买一张票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就是现在,人们对《红楼梦》依然迷恋,刘心武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秦学”,为什么有那么高的收视率?其主要原因是,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有一个《红楼梦》情结。

关键字: 内容标签:红楼梦,表现出,逼真,生动,中国人,魅力,心理红楼梦 表现出 逼真 生动 中国人 魅力 心理
下一篇:新版《红楼梦》谁解其中味?抛“砖”引“玉”?||上一篇:返回列表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