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鲁虹:立足于当下的家园意识——关于“水墨进行时:2000-2019”展_当代水墨-鲁虹--展出-艺术家-艺术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发布
 
编者按:2020年8月11日,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的“水墨进行时:2000-2019”即将开幕。本展由批

编者按:2020年8月11日,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的“水墨进行时:2000-2019”即将开幕。本展由批评家鲁虹策划,共邀请了57位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参展,是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水墨创作的一次学术清理。本文中,批评家、策展人鲁虹详细介绍了展览的契机、思路、艺术的选择等。

JX1QE7CtmS18hGiaCS6Z4bzg8WtgPnh2xf2auoiy.jpg

水墨进行时:2000-2019

展 期:2020年8月11日――9月12日

展 厅:广东美术馆1-4号

主办:广东美术馆

策展人:鲁虹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蔡广斌、陈淑霞、崔强、戴光郁、樊枫、方力钧、谷文达、郝世明、洪耀、花俊、黄一瀚、黄瑛、纪京宁、江衡、蒋世国、靳卫红、李邦耀、李津、李劲堃、李军、李云集、梁铨、林聪文、林蓝、刘庆和、刘子建、卢昊、南溪、邱岸雄、桑火尧、邵戈、史金淞、孙晓枫、田黎明、王川、王璜生、王迈、王绍强、王天德、王炎林、魏青吉、武艺、徐冰、徐累、徐勇民、杨国辛、杨鹏、杨平、张浩、张羽、郑强、周京新、周湧、朱岚、朱伟、朱振庚、左正尧

6月中旬,恰逢我写完《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9》一书并交稿给上海书画出版社之时,突然接到了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打来的电话,即希望我能近期策划一个展览。我自己也是做美术馆的,深知在疫情期间有如此之举实属不易,于是,我便按书中有关中国新水墨的章节稍做调整后递交了策展报告。令人没想到的是,广东美术馆方面不仅很快批复这一报告,还迅速组建能力很强的工作班子推进了展览工作。

其实,想做本展的想法始于前年我在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策划“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之时,因为那个展览的时间跨度太长,所以没可能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新水墨给予更加充分的呈现,而举办此展既能弥补当初遗憾,也能进一步推动必要的、深度的学术清理,并引发国内外学术界、收藏界对中国新水墨更深入的关注,故我要特别感谢王绍强馆长、广东美术馆全体同仁以及所有参展艺术家!很明显,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本展的成功举办是无法想象的!

不过,出于多方面原因,一些参展作品并非是艺术家的代表之作。比如要在有限场地里展出20年来5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这使一些尺寸较大的作品就没法展出;此外还有一些作品难以借到或部分艺术家没能联系上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本展的若干遗憾之处,好在本展图录和我的书出版后会相对全面一点,就算作是一种弥补的方式吧!但如果有观众想要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段、某一艺术家的创作详情,还需要阅读画册或查找相关资料。

eB7UbZEfGfVoPofM9CuORmfeCkgQJRxbAqOYd6cl.png

方力钧《2020 疫》 纸本水墨  48cm×48cm×9  2020年 

toOjIHMWarX4gRqzUrScf3o30Mqfn4RYaq4GB471.jpg

谷文达《简词典 - 东方志 拓片》 宣纸、墨、木镜框, 177cm× 96cm(每幅)  2006年 

e818CD474oYAOyUmWCj0gIpHA1aQP91BI6InVEtq.png

李邦耀《山水谱》互动装置  2001-2008年 

相信所有熟悉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发展历程的人都知道,所谓“新水墨”的概念乃是相对于“中国画”提出的。与后者主要在传统文人画框架或徐悲鸿写实框架中进行变革不同,其在有效借鉴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同时,已经大跨度超越了“中国画”固有的观念、图像与表现体系,并在不断蜕变的过程中建立了全新的地平线。

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新水墨”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出格做法似乎有些割裂传统、数典忘祖的味道,但还原到具体的时空中,我们并不难发现:大多数从事相关探索的艺术家当时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借鉴,乃是为了突破呆板、僵化、陈陈相因的水墨表现规范,以便寻找到与时代审美追求相吻合的创作突破口。

完全可以说,他们一方面在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批判吸收、改造重建和促使其中国化上做了大量工作;另一方面利用现当代意识重新发掘了传统艺术中暗含的现当代因子,结果也体现了一种立足于当下的家园意识,而这对促进古老画种的现当代转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正因如此,“新水墨”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传统,已逐渐被人们接受,进而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其过程足以表明:传统并不是守成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这就好像写实水墨从产生到被接受一样!

DiZ9Npk0tcbCd2iAeqqgZNh3xvHseW8d87P0AM3k.jpg

李津《禅在竹间》纸本设色  34.5cm×45.5cm  2019年

UioRCdF2MMLuAf29GS6q2jkKbblljsi3fRBjAHLj.jpg

李劲堃《欧洲写生之七》  绢本重彩  93cm×62cm 2015年

NEPAEmZIvwgFCZe1hfrAsc6XqX92otp0BpWTOVHy.png

卢昊《无人的上河图》(局部)绢本设色 50cm×1500cm 2009年

20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着“新水墨”的发展,既出版了相关专著或一些文章,也策划了一系列展览。[1]在此过程中,经常有人会问我,即如今的国际艺术界,无论是在办展方面,还是在讨论艺术问题方面,显然都不太注重画种与媒体的区别,为什么在中国当下的文化情境中,人们要反反复复的讨论水墨问题,并围绕其要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出版各类画册和书籍?

对此,我想回答的是:水墨在中国已经有二千多年发展的历史了,与油画、版画、水彩等相比,其并不纯粹是一个画种的概念,既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参与国际对话的重要文化资源。如果在当代艺术发展的大格局中,竟然没有水墨的参与,无疑将是我们文化生态上的巨大灾难。而此次展览的举办恰恰是为了促使相关艺术家在今后的创作中,更加主动、严肃地面对传统文化;更加积极的介入当下,进而寻找到将过去或现在转换为艺术作品的有效表现方式!

纵观世界当代艺术的格局。我坚持认为,在西方艺术思潮居于主导地位的当下,在世界当代艺术有同质化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的新水墨艺术家倘若不与传统文化或当下现实建立必要的联系,进至完全照搬西方的艺术观念与风格,不光很难保持自身文化的连续性、独特性与自尊原则,也很难与西方当代艺术展开真正平等的对话。因此,对于一切具有使命感的新水墨艺术家来说,如何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来建构我们的主体、身份与艺术史是至关重要的!也由于相关努力尚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之中,故本展的命名,除重在强调新水墨的动态因素外,亦对其寄予了更大的期望!

BjCKKHHxAHeguN3yJmWYzEedomYdNt66zTKa4bjp.jpg

邱岸雄 《新山海经》水墨动画  30分 2006年

wcBM9FkzLLjKlqhf3Qr18fvW9awTezFvVj6JA23o.jpg

史金淞 《心经》手工宣纸  188cm×189cm 2020年

rXHiYKAm9z4PeMPhJGf8fpU7SCbu9r8Ctmxfh9Cw.jpg

徐累 《虚妖》 纸本水墨 103cm×65cm  2001年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新世纪以来新水墨的具体发展状况,本展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新老传统的借鉴”,其中,老传统特指1911年以前就存在的古老文化传统;新传统则特指民国已有的传统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形成的“红色传统”。毫无疑问,在后者之中,1949年以降的时间段显然占有更加重要的成分。而在此一部分中推出的一系列作品则从不同方面体现出了相关艺术家的努力;第二部分是“另类水墨”,实际上,此一部分的参与者有来自两方面的艺术家,即首先是个别虽然还在使用水墨媒介,但在创作观念与手法上与传统中国画距离拉得特别开的艺术家,此外也邀请了一些尽管是用非水墨媒介,如油画、装置、影像等进行创作,但对传统水墨有着明显借鉴的艺术家。相信此一部分的设立对于加强中国当代艺术与新水墨的互动关系会产生积极健康的作用;第三部分是“对现实的积极介入”,而通过展出的作品,人们将会明显感受到,由于许多新水墨艺术家在对现实的介入中能够自觉地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于是使他们在成功寻找到了适合自己表现的艺术主题与观念时,也很好转换出了具有个人特点的图像与表现手法,其成功之处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但愿此次展览的举办不光有利于理论家们深入研究相关艺术规律,同时能够与艺术家们进行平等的学术对话!

另外,关于挑选参展作品的具体标准,我大致是按以下几点去做的:第一、作品是否提出了当代文化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第二、作品所提出的问题是否从中国的历史与社会情境中提炼出来的,而不是对西方作品的简单转换与摹仿;三、作品是不是用中国化的视觉经验——如中国符号和图像等来进行表达,以突出了本土身份;四,作品的表达是不是很智慧;五、作品在语言上有没有创造性。但这些有关问题的标准需要放在具体的文化情境中,用比较与分析的方法结合具体作品来谈,因篇幅有限,就不做深入阐释了。

N9LCWt1jI6qU86WEeyUrEoJLHLr0npypZ0dgceAm.jpg

王川《2013A-No.4》纸上水墨 94×97cm 2013年

LMvwL8n6qtRr0pYqDisjtXOmzsDD3tGNyzNT0Unr.jpg

王天德《后山图——西山寺碑拓》宣纸、墨、火焰、拓片 177.5cm×105cm 2017年

cjxGw7AzSjvulRSNlZfEofx0Stw74jjPvaNXyZzJ.jpg

杨国辛《蛰》影像 7分40秒 2012年

mUD7DBJOAxLuF8XMwG8Mckb0D8dxIxFgsVxkgGWK.jpg

​张浩 《心灵旅行2011-2》 纸本水墨174×124cm 2011年

时代的发展,为新水墨艺术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更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们用自己的作品表明了他们的艺术敏感、历史责任感与艺术才华。这是可喜可贺的!在此,我谨衷心地祝愿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取得更大更高的艺术成就!

2020年6月29日于武汉东湖

(注:图片来源于“广东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注:

[1] 本人的相关著作有:《现代水墨二十年》2002年1月(湖南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水墨:1978-1999》2017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此外在《中国当代史1978-1999》2013年11月(上海书画出版社版)、《中国当代史1978-2008》大学教材,2013年7月(河北美术出版社版)的相关章节中对新水墨有所评介。本人策划的“新水墨”展有: “进入都市—中国当代实验水墨展”1999年(深圳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重新洗牌—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2001年(深圳雕塑院、湖南美术出版社,与孙振华共同策划)、“开放的水墨—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2007年(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与孙振华共同策划)、“与水墨有关—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2007年(深圳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坦克库)、“重新启动—第三届成都双年展”2007年(成都现代艺术馆,与沈揆一、林似竹共同策划)、“墨非墨—中国当代水墨展”2008年(该展为文化部与深圳文化局主办,2008年9月在深圳美术馆展出、2008年11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2009年5月在美国费城德雷塞尔大学美术馆展出、9月至2010年1月分别在波兰、匈牙利、罗马利亚、克罗地亚展出我还获文化部颁发的奖证与奖杯。)、“第四、五、六届深圳水墨双年展”(深圳市政府主办,2006年、2008年、2009年)“墨变—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此展由中国文化部举办,参加德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德国汉堡美术馆,2013年8月展出;10月中国关山月美术馆,与阿克曼共同策划。)、“再水墨—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湖北美术馆,12月展出;2013年4月在今日美术馆展出,与冀少锋共同策划)“水墨新维度—2013批评家提名展”(2013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宁静致远—中国当代工笔六人展”(2013年11月在深圳美术馆展出,与孙振华共同策划)、“新中国画VS新水墨画—第九届深圳水墨双年展之主题展” (2016年3月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出)、“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 (2018年12月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等等。一些研究文章亦在相关画册与报刊中发表。

      更多内容尽在[鲁虹专栏]

  鲁虹简介:

  鲁虹,1954年1月生,祖籍江西。198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合美术馆执行馆长、四川美术学院与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美术馆客座研究员。美术作品5次参加全国美展,出版多本学术专著,策划了多个学术展览与活动,有约四百多万字的文章发表于各丛书及专业刊物上。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展出,艺术家,艺术,广东美术馆 当代水墨 鲁虹展出 艺术家 艺术 广东美术馆 当代水墨 鲁虹
下一篇:马学东:欧美画廊运营模式的创新_画廊-运营模式--市场-艺术品-豪斯||上一篇:民间文艺的生机与活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_民间绘画--乡村-发展-时代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