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推出了知名油画艺术家周春芽以“东南形胜”为名的个展,展出作品中包括其近期的新作以及龙美术馆收藏的十六组(件)艺术家于1978年至2013年间创作的多个系列代表作。据了解,这是周春芽近10年来首次举办个人作品展。
在这次画展上,周春芽在第一展厅首先挂出了新作。新作品反映出艺术家近年来对“元四家”之一王蒙的艺术精神的理解。尤其三组新作《太白山图》(四联画)、《具区林屋图》(组画)、《丹山瀛海图》(组画)都是研究王蒙画作和实地进行考察后,带有实验探索性质的作品,而且皆以王蒙原作的衍生地点实景为蓝本,其中《太白山图》是周春芽关于家庭身世的自传性作品,更是画家的新尝试。
参展作品《太白山图》(四联画)
参展作品《具区林屋图》(组画)
本次画展上的16组由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王薇夫妇收藏的周春芽作品,主题广泛而丰富,囊括了艺术家四十年来的多个系列代表作:“藏族题材系列”的《剪羊毛》、《十二月》和《若尔盖草原》,“石头系列”中“山石风格”的《红石》、《山石图-红石》和《石头与杂草》,“太湖石风格”的《太湖石》,“桃花系列”的《桃花》、《大乔小乔》和《春桃》,“豫园系列”的《豫园一景》等。
参展作品《豫园一景》
周春芽先生1955年生于中国重庆,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留学德国并于1988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四十多年来,周春芽不断在各种绘画风格上进行艺术探索,其作品各种风格之间的题材和视觉差别也十分明显,反映出他对于艺术的不断尝试和追求。
“藏族系列”(1977-1990年)是周春芽的第一个探索系列。这当中涵盖了他在四川美院的求学时期。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藏族风情的的作品。其中,1981年创作的《剪羊毛》后来被龙美术馆收藏,这次也出现在展览中。1990年,他留学回国后完成的作品《藏女》,是画家将其在德国学到的新表现主义风格体现在自己作品中的尝试。
从1992年的《山石图》开始,周春芽进入了新表现主义的创作领域——“石头系列”时期(1992-1995年)。在“石头系列”中,艺术家同时创作了两种“石头”类型:山石和太湖石。“山石系列”作品进入拍卖场的很多,自2000年秋季首度亮相拍场之后,计有近七十件/次上拍,成交率高达90%以上。其中,创作于1992年的“石头系列”作品《山石图》曾在2018年拍出了4370万元。
曾拍出4370万元的《山石图》 1992年创作
在单纯描绘“石头”的同时,周春芽也画了不少新表现主义风格石头内容的风景画,而这些风景画最为受到收藏家们的追捧,比如,周春芽作品在市场上曾拍出最高价4427.5万元的一幅《中国风景》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中国风景》 1993年创作
1997年,周春芽开始了“绿狗系列”作品的创作(1997-2005年)。他画狗是因为他曾养过一条德国牧羊犬叫“黑根”,于是便产生了用画笔表现狗的念头。一开始周春芽使用黑色描写爱犬的千姿百态,然而一次偶然的尝试,鲜艳的绿色跃然成为主要的色调,“绿狗”便成为了周春芽独具代表性的标志。其于1997年创作的以绿狗为主题的《月下情人》曾在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中拍出978万元。周春芽的“绿狗系列”作品除了油画题材外,他还创作了版画、雕塑等多种形式的作品。
“黑根”在周春芽身边只活了六年多,狗的离世让他伤感不已,画狗更会引起这种伤心。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绘画题材。2005年3月,周春芽看着满山遍野的艳红桃花,惊叹于大自然的华丽,由此便展开了他持续7年的“桃花系列”作品(2005-2011年)。“桃花系列”是艺术家步入中年后日臻成熟的心境写照。这次展览中就有多件“桃花系列”作品,比如《大乔小乔》。
参展作品《大乔小乔》
从2012年开始,艺术家周春芽又放下了“桃花系列”的创作,此时,他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因此也就开始了名为“豫园系列”的全新创作。本次画展中,一幅龙美术馆收藏的《豫园一景》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周春芽作品最早出现在拍卖场上是在1994年,在中国嘉德的秋季拍卖会上,一幅当年创作100×80厘米的作品《石头》拍出了5.5万元。
第一件拍卖成交的作品《石头》 1994年创作
如今,经过二十多年的拍卖市场锤炼,周春芽的作品已经能够拍到四千多万元的价位。以下根据艺术网的拍卖纪录整理出周春芽作品拍卖最高成交价的前五名。
TOP1. 1993年创作的《中国风景》,194×130厘米,在2017年嘉德秋拍中拍出4427.5万元;
TOP2. 1992年创作的《山石图》,149.5×129厘米,2018年嘉德春拍4370万元成交;
TOP3. 1993年创作的《中国风景》,194×130.5厘米,2018年嘉德秋拍拍出4255万元;
曾拍出4255万元的《中国风景》
TOP4. 1981年创作的《剪羊毛》,170×236厘米,2011年嘉德秋拍拍出3047.5万元;买家就是刘益谦夫妇,作品也参加了这次画展;
参展作品《剪羊毛》
TOP5. 1994年创作的《石头系列——雅安上里(三联画)》,150×120厘米×3,2012年匡时秋拍2990万元拍出。
《雅安上里》(三联画)
从周春芽作品在二十多年中的拍卖成交结果可见,其卖的最贵的作品是九十年代初创作的“石头风景画”、“石头系列”、“藏族系列”,而“绿狗系列”和2012年后创作的“豫园系列”主要占据了市场上的百万元级的价位。
更多内容尽在[季涛专栏]
季涛简介:
理学硕士,留英学者,注册拍卖师。目前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拍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拍卖术语标准化起草小组组长,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曾参与编写《拍卖师论谈集》1、2集、《中国收藏20年》、《中国收藏年鉴》、《中国拍卖二十年》、国家拍卖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拍卖通论》、《拍卖经济学基础》、《拍卖基础教程》、《拍卖实务教程》等,主编了《拍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拍卖策划书精选》,著述有《拍卖师主持理论与技巧》、《当代北京拍卖史话》、《拍卖师主持教程》等书。主持过数百场艺术品、土地、房产等的拍卖会。
关键字: 内容标签:创作,拍卖,豫园,周春芽 拍卖创作 拍卖 豫园 周春芽 拍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