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领导学者合影
()201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暨“中国传统绘画研究中心”2019工作年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参加了本次盛会。年会期间举行了一系列学术活动。
两场专题展览
30 日夜参会嘉宾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参观了两场专题展览:“吮毫描来影欲飞——明清写意人物画的象与神”(这是北京画院携手多家博物馆合力打造,展览从写意角度入手,旨在寻找中国绘画绵延千载的内在精神,并以此为当前的人物画创作提供借鉴与思考。)和 “步履寻幽——何镜涵的写意楼阁艺术”。
四场学术盛宴
2019年,两个中心将工作重心放在最能紧扣时代脉搏,反映社会变迁的人物画。31日全天,百余位嘉宾分四个会场同时举行学术研讨会,56场高质量的学术演讲和深入的讨论,涉及“齐白石与20世纪人物画”“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叶恭绰与中国书画鉴藏”。本次年会还特别召开“中国人物画创作专题研讨会”。针对20 世纪以来中国人物画创作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等问题,在与会专家的个人发言与圆桌讨论的过程中,各家之言与不同认知的碰撞,越辩越明。链接传统,面向未来,期待助力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新气象。
会议现场
关于年会,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讲到:“今年的年会,无论是探讨齐白石还是中国明清绘画,都是以人物为中心展开的,比如齐白石的研究,我们举办了‘齐白石与20世纪人物画’这样一场展览,呈现了齐白石人物画的视觉来源;而展览‘吮毫描来影欲飞——明清写意人物画的象与神’则展示了明清时期人物画的基本面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被人们称为人物画比较弱的时期,其实人物画并不弱;此外本届年会还推出了‘叶恭绰与中国书画鉴藏’专题论坛,去年年会的时候,我们提出叶恭绰是一位非常值得研究的人物,他也是北京画院的首任院长,我们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做一整套叶恭绰的研究,希望在叶老的纪念日推出来相关的展览以及论坛,今年是一个开端。”
在谈到为何关注中国人物画的研究时,他表示:“中国人物画进入到21世纪,尤其是当下,写意进入了一个新的困境,在这时候推出人物画的研究,是想要通过展览急活大家对人物画的认识,今天与会的很多学者针对当下中国人物画尤其是写意人物画的问题,给出了他们的思考,这也是北京画院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式,明年我们会考虑进入对中国园林的研究,大家将可以看到中国画中园林的当下阐释。 ”
会议现场
北京画院研究部主任吕晓则讲到:“今年画院的工作重点是中国人物画的研究,我们是想通过齐白石的展览以及明清人物画的展览,来探讨中国人物画的精神和传统,以及我们可以从传统中借鉴什么,也想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所以此次年会设置了四个分会场,进行分别的讨论,比如‘齐白石与20世纪人物画’专场,大家对于齐白石人物画的研究是非常深入和细致的,并且也非常的全面,齐白石人物画题材的来源,风格的来源以及在20世纪人物画中的地位,还有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启发等等,都一一进行深入的探讨,包括齐白石的生平,有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对于齐白石的研究是非常有推动的。”
她还讲到:“此外像‘叶恭绰与中国书画鉴藏’专场,是今年我们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叶公绰先生作为北京画院的创始人,他涉猎的方位非常的广,尤其是鉴藏方面,中国关于鉴藏史的研究就是从叶公绰先生开始的,所以从今年开始到后年他的诞辰期间,我们会做一系列的展览及研究活动,探讨他在中国鉴藏史上的作用,并且叶先生也是一位政治家,对于他的研究,也可以使我们北京画院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书画和美术领域,可以扩大到政治、文化甚至是经济方面,这也是一次让我们研究更具广泛性的开始,所以这是一个亮点。”
六本新书首发
新书发布现场合影
新书发布现场合影
现场展示图书
年会期间,北京画院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首度合作出版的六本新书举行了首发仪式,分别是:《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人物画精品集》《吮毫描来影欲飞——明清写意人物画的象与神》《齐白石研究》(第七辑)《中国书画研究》(第二辑)《大匠之门》第23、24辑。这些图书以齐白石和中国历代人物画为研究中心,反映了北京画院在人物画研究上的最新成果,必然会在学界引发对人物画创作与研究的广泛关注。
法源寺寻踪 “齐白石寓居处”挂牌
11月1日,北京画院组织与会嘉宾前往北京法源寺,探寻齐白石的南城遗踪及“衰年变法”的社会背景,并举行了“齐白石寓居处”挂牌仪式。
坚守传统,笃力前行,认真做研究、踏实办展览、勤勉搞创作,一直以来是北京画院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态度,2020再出发!
关键字: 内容标签:人物画,北京画院,年会,齐白石,,研究,北京,中国,年会人物画 北京画院 年会 齐白石 研究 北京 中国 年会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