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至23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一行到安徽调研民间工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现状。
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张甦、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穆仲夏,黄山市文联党组书记吴绍辉陪同调研。
潘鲁生调研中走访了位于屯溪黎阳老街的甘而可漆艺工作室,详细了解了漆碗、盒、茶罐、香炉等作品,以及漆器设计、制模、脱胎、髹漆、雕刻、打磨、推光等工艺流程。在洪建华徽派雕刻博物馆,考察了洪建华收集整理的千余件文物及展品。传承人甘而可、洪建华介绍了从业三十年非遗传承创新的经验。潘鲁生指出,漆艺是中华优秀传统工艺的代表,徽州传统髹漆技艺“犀皮漆”的恢复是当代匠师的杰出贡献,我们这代人应该坚守和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优秀的漆艺文化传承下去。
在紫墨轩工艺厂,潘鲁生考察了徽墨制作点烟、和胶、制墨、晾墨、整理、填彩、包装、墨模制作等工艺流程。了解到工艺厂创办人项德胜的儿子、外甥都在学习徽墨制作技艺,潘鲁生表示,年轻艺人的加入对民间工艺的传承十分关键,要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高度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将这样事业发扬光大。
在蔡永江、王祖伟、程礼辉砚雕工作室调研时,潘鲁生详细了解了砚雕艺人的生活、创作及行业发展情况。他说,传统民艺与民风民俗相互依存,是民间生活的有形载体,民间工艺无论是漆器、徽墨还是砚雕作品都会有时代印记、生活印记,工艺创新应该从当下生活需要出发,创作具有时代审美风尚的作品。
调研过程中,潘鲁生充分肯定了安徽民间工艺传承人在工艺传承、转化、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他说,在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当下,今天我们的民间文艺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徽州民间艺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坚守“本心”,追求“极致”,十分不易,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与坚守,才使得我们的传统民间工艺生生不息、充满活力。
潘鲁生谈到,安徽省市各级民协与民间文艺家密切联系,工作务实,发挥了沟通桥梁作用。当下“传统工艺振兴”已经写入了国家发展规划,民协的工作是要沟通学术、落地民生,直面社会转型中的民间文化发展问题,回溯民艺传统,探索民艺“生机”,在求解民艺现实、开拓民艺未来的过程中,续写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和对于生活之美的追求。
关键字: 内容标签:徽墨,文艺家,调研,潘鲁生 民间工艺徽墨 文艺家 调研 潘鲁生 民间工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