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岸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系主任、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当前,我国提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旨在选取并重点支持一批具备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推动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案例,带动全国范围内传统工艺的发展和振兴。这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手艺传承体现文化自信
谈及传统工艺,陈岸瑛认为,历朝历代的工匠在服务宗教、礼制、人们衣食住行的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中华物质文明,留下了诸多珍贵的文物。对于大部分文物,今天的工匠、非遗传承人可以仿制,并在此过程中,对于用到的工艺和材料还能因生活所需而创新,制作出适应当代生活的产品。由此看来,传承人的造物活动连接着古与今,既能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古代物质文明,也能让广大民众在生活中去享用与工业制品截然不同的传统工艺创新产品。陈岸瑛认为,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直接的体现。这比阅读经典或参观博物馆要更直观、生动。“看文物,人们大多只会为祖先的成就感到骄傲,但是将蜀锦、蜀绣穿到身上,将汝瓷餐具摆到桌子上,用宜兴紫砂壶喝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的茶叶,由此产生的便是一种更深刻的文化自信。通过日常接触到的用品体会文化传承,这样才能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否则就成了盲目的自大自夸。”
与此同时,陈岸瑛还提到高校在振兴传统工艺、增强文化中的职责和作用。他说:“高校,尤其是艺术、设计类高校,与传统工艺有着很深的渊源,也最能帮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实现其当代价值。比如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2015年以来推行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充分调动了高校在振兴传统工艺方面的积极性,提升了当代工匠群体的传承水平和研创能力,该计划为振兴传统工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018年7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书记马赛、教师张宝华及陈岸瑛与玉树传承人合影
以高校力量助推研培计划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恢复发展传统手工业、继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而创建。陈岸瑛介绍道,学院成立迄今,对传统工艺的兴趣一直浸润在其骨髓里,形成了一系列的艺术教育体系和设计、创作方法。自2015年承接研培计划以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全体教师积极支持,迄今为止已培养了200余名新生代传承人,与众多非遗社区建立了深入的联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在2016年底获批成立了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六个方向的探索研究,以及产学研合作,参与了哈密、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以及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还对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重点区域予以了支持。在课程建设方面,一些设计学科的专业教师,已经将传统工艺类非遗纳入课程教学或毕业创作;2017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还将GID(全球创新设计)项目与非遗研修班做了有机的融合。在推进研培计划的过程中,一些感兴趣的在校学生自愿加入进来,有的甚至以传统工艺再设计为创业方向。振兴传统工艺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如爱传统工艺的设计师,懂传统工艺的艺术管理人才等,这样的人才正在学院中不断涌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研培计划致力于培养新生代传承人(如70后、80后和90后),期望能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学院对每一个研修班(20人),从主题定位、招生对象到课程设置,都精心策划、精密实施,把国家的拨款和教师付出的时间、精力用到刀刃上,实行最大化的效果。研培工作队伍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全院各系教师对授课、讲座的支持;另一个是各专业年轻教师的深入参与;再一个是学生志愿团队的组建。由此形成了一个效率高、机动性强的工作团队。”陈岸瑛说。
他还介绍道,在研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学院的主题定位和招生方向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精准。例如,第五期研修班和第九期研修班都是整建制培训,为振兴佛山传统工艺和玉树藏族传统工艺,培育出年轻的带头人和整建制的队伍。今年秋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还将专门针对哈密、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开设研修班,为工作站解决相关人才匮乏的难题。
以开放心态开展非遗“扶贫”
当前,如何将传统的非遗手工技艺有效融入国家“精准扶贫”大战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人认为应将传统工艺产品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并予以继承、创新和转化,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更好地开展非遗扶贫工作。陈岸瑛向记者介绍道,目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结合研培计划开展了诸多项目,如大凉山彝族服饰再设计、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纹样整理与再设计、玉树藏族传统工艺传承能力提升等,都涉及到国家大力提倡的文化扶贫、精准扶贫。不过,在此过程中,令他印象更深刻的不是“扶贫”,而是“扶志”和“文化建设”。他说:“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中央财政的倾斜,温饱和医疗等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是生活的幸福感、劳动的喜悦感和文化的自豪感却不是那么容易实现。在哈密,散落在村庄中的维族绣娘,并不仅仅是靠外来的订单挣钱,更多的是找到一份民族文化的自信。同样,彝族人过赛装节,并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旅游,更多还是为了自己美、自己快乐。如果能把传统彝族服饰振兴起来,无论是节日的传统款,还是适应都市生活的改良版,只要彝族人能够穿得高高兴兴、漂漂亮亮,彝族文化就能走出博物馆,依然在日常生活中延续。”
玉树作为三江源,是长江、黄河等母亲河的源头,文化非常丰厚,也适合发展传统工艺。陈岸瑛曾两次深入探访玉树,他认为玉树的藏族同胞更看重文化而不是温饱问题。在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亟待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和促进传统工艺走进本民族的当代日常生活,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为昂贵的工艺品卖给外来的游客和收藏家。“我们期望那里的藏族手艺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手艺人,能够把眼界放开,为适应本民族新的生活方式而创新。这不单是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问题。因为外来的设计师较难在短时间深入了解藏文化,最好是本地的工匠能自己研发好产品、包装和品牌设计,本地的大学生学习了现代设计后回去工作,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就此而言,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的、战略性的工作。陈岸瑛表示:“这是我们致力于通过培训、交流、展览去推动的一个大的发展方向。玉树在古代是青藏高原上的交通、贸易要道,今天也应该同样保持开放的心态,在交流中向世人证明民族文化的优秀与伟大。”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杂志2018年9月上半月刊| 策划/郭晓 统筹/李明珠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化,彝族,传承,工艺美术文化 彝族 传承 工艺美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