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各系统功能尚欠成熟,孩子的中枢神经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毛细血管网很丰富,机体含水量本身比较多,体温调节功能不够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弱一些。“因此相对于成人来说,孩子更容易中暑。”吴冬梅说,如果再一味怕孩子着凉受风,闷热不通风的地方很容易引起中暑,出现发热、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正确,可导致脱水、休克、惊厥等严重状况,甚至危及生命。
我国每年夏天都有坐月子的产妇和新生儿因捂热过度导致死亡的病例,这与家人不科学的行为做法有直接关系,这些都是不该发生的悲剧。如果身处高温闷热(气温30℃以上)的地方有一段时间,出汗很多,又没有及时补充足量的水分和电解质,逐渐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潮红、口渴、尿少等不适,作为家长,一定要想到孩子这是中暑了。
吴冬梅表示,此时的状况还相对比较轻,如果继续下去,症状将会逐渐加重,出现发热甚至高热不退、精神萎靡、频繁呕吐和腹泻、尿液明显减少甚至无尿、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发绀、皮肤发花、四肢厥冷、惊厥或昏迷,提示症状已相当严重,必须立刻就医,抢救生命。
中暑后,如果孩子体温比较高,要让孩子迅速脱离高温闷热环境,首选物理降温,如温水洗浴,也可用凉毛巾擦拭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区(大腿根部)、腘窝、背部等大血管走行部位,再头枕冷水袋。同时还要补充糖盐水。
中暑后,机体处于高渗性脱水状态,水的丢失多于电解质的丢失,孩子会感觉非常口渴,在早期往往都比较想喝水,但如果只喝白开水而没有加入适当的盐分,则不能达到纠正脱水的目的,反而更容易诱发和加重腹泻。因为中暑本身就可以引起全身多系统异常,肠道黏膜对水的吸收能力降低而出现腹泻,此时若大量没有张力的液体进入肠道来不及吸收反而刺激肠蠕动导致大量水样便,同时排出电解质,更加重中暑症状,所以一定要补充糖盐水为宜,必要时及时请专科医生诊治,切勿以为中暑是个小事情。
吴冬梅表示,煮点小米粥,加少量食用盐补充电解质,预防和纠正脱水,少量多次分开服用,待有尿后可减少盐量,也可加糖和新鲜柑橘类果汁。
关键字:电解质,腹泻,脱水,温湿,孩子,惊厥,热天,内容标签: 电解质 腹泻 脱水 温湿 孩子 惊厥 热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